幼兒心理健康問題淺析的論文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兒心理髮展達到相應年齡組幼兒的正常水平,情緒積極、性格開朗、無心理障礙、對環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當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分析》
摘要:我國社會處於急劇變化之中,家庭結構與養育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增加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致使兒童的心理問題較以前明顯增多。據全國22個城市的調查發現,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達12.97%。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而且其所打下的烙印甚至會影響兒童終生。維護與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已成為幼兒教師、家長,以及全社會日益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5-0258-02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兒心理髮展達到相應年齡組幼兒的正常水平,情緒積極、性格開朗、無心理障礙、對環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應該看到,幼兒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問題,但是,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當前有必要強調重視積極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來,並切實抓好。
新《綱要》明確提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有利於人們克服對幼兒健康的片面理解,對幼兒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健康是人類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項最重要的社會目標。然而,對於什麼是健康,人們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在許多人腦子裡,一提到健康就理解為身體沒病,體格健壯。這種單純的身體健康觀,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兒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缺少幼兒心理衛生教育方面的內容,這種傾向不利於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克服傳統健康觀的片面性,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完全將健康剝離到衛生保健工作的管理範圍,是當前我們工作中需要著重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所謂正確的“健康觀念”,不僅指幼兒身體的健康,而且還包括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健康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有機統一。“正確的健康觀”強調一種健康的整體,這種健康觀是與國際社會對健康的新認識相一致的。
二、幼兒園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存在知行脫節現象。《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保護幼兒的健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何謂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完全處於良好狀態,而不是單純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會道德方面的問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個方面共同構成健康的整體定義。在幼兒園內,很多教師已經明白健康的新概念,並且也知道維護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視並未化作行動上的體現。在幼教實踐中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現象並不少見,他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係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
2.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目前,在幼兒園的課程設定中,並無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更不要說構建心理教育體系了。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或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卻沒能紮實地實行,當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出現時,教師們或熟視無睹,或束手無策,進一步加劇了幼兒不良的心理。
3.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崇高的特殊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職稱評定,業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係,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會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顯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心理髮展成長起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4.家園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現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們呵呼備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嬌寵溺愛,有求必應;另一方面,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大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幼兒在物質的極大滿足中卻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部分家長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環境不良,人際關係的緊張,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常會引發幼兒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行為問題,如愛發脾氣、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任性、退縮、易哭泣、過分敏感等;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聳肩、咬衣服、攻擊性強等;而家長們並不認為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明顯滯後。
另外有些家長過分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一味地欣賞鼓勵孩子,造成幼兒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老師糾正幼兒不良習慣的嚴格要求也當成不尊重孩子,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正常心理髮展。
三、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1.知行統一,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活動。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視,而沒有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系統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和教育內容相支撐,是不能很好落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視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當中。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主要內容與途徑,同時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教育技能技巧,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如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我是健康小明星”,從各個領域有意識地滲透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紮紮實實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強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因此,就要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邀請專業人員系統培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內容、方法。掌握幼兒的心理健康內涵:積極的情緒特徵;良好的意志特徵;對現實***包括社會、集體、他人、自己***的良好態度特徵;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幼兒年齡及心理髮展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情緒、性格、意志品質。教師逐步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定期交流應用心理學知識、管理教育幼兒的經驗和體會,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減少孩子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3.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心理素質。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俞國良博士打比方說,心理問題就像煮餃子,可能在幼兒園就“下鍋”了,但到高中、大學才浮上來。心理問題一旦產生常常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由此可見幼兒心理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師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他們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心理髮展。工作中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師,激發教師們工作積極性,讓每位教師都能夠體驗成功,激發教師主人翁意識和職業幸福感;生活中真誠地關心教師,切實解決教師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師的自我調控,增強自我修養,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4.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注重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承擔著對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質的培養。因此家長也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實施者,同樣需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種形式對家長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普及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對家長來說更顯重要。
總之,加強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的聯絡,廣泛利用園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幼兒園、社會、家庭合一的教育環境是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賀銀才.淺談親子關係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S1***.
[2]張麗清,林黨柒,趙瓊,尹紅.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淺論[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6,***02***.
[3]蘇成安.兒童心理衛生問題及其干預[J].衛生職業教育,2005,***01***.
[4]張錦.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考試周刊,2008,***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淺析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