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的意義是什麼
在我們平時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體育運動到底有何意義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體育鍛煉的意義
體育運動是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但並不是每項運動都適合不同病人。寧夏運動醫學診所姜少偉醫生提醒,體育鍛煉應該對症下“藥”。
高血壓:適於散步、騎自行車、游泳等鍛鍊專案。這些運動可通過全身肌肉的反覆收縮,促進血管的舒張與收縮,使血壓下降。運動量為最大負荷量的50%左右,即運動時脈搏保持在每分鐘110次左右,每天1次,每次30分鐘至60分鐘。
心臟病:心臟病患者應根據心臟功能受損的程度來選擇。健康人要提高心臟功能,宜採用較大的運動量,運動時脈搏至少達到每分鐘135次以上,持續15分鐘方才有效。但心臟病人切忌運動量過大,一般來說,一二級心臟功能不全的輕症病人,可從事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醫療體操等鍛鍊專案,運動時脈搏限於每分鐘104次至120次左右;三四級心臟功能不全或心絞痛發作頻繁的病人,不宜參加體育活動,以休息為主,可適當做些氣功等保護性的輕微活動,原則是不增加心跳次數。
糖尿病:適合運動。不少輕微糖尿病人只需堅持體育鍛煉和注意飲食控制就能康復。運動要循序漸進,從輕微活動開始,逐步提高運動量,散步、做操、打太極拳、打球、游泳、滑冰、划船、跑步均可。注射胰島素後,飯前及患心絞痛時不要運動,以防低血糖或加重併發症。
哮喘:游泳、打棒球、滑雪運動可改善哮喘症狀。瑞典一位專家用“游泳法”治療48名哮喘病人,結果50%情緒好轉,72%發作減少且程度減輕。
尿失禁:可選擇強化骨盆肌肉的鍛鍊方法,步驟是:先做骨盆肌收縮運動10秒鐘,放鬆10秒鐘,再做收縮運動10秒鐘,交替進行,每天做90次至160次。
腦衰:凡能促使身體充分吸收與利用氧氣的運動皆有健腦功效,但須達到一定的強度,一般以脈搏維持在激烈運動時的70%至85%,並至少持續12分鐘以上,不感到疲勞為度。美國貝魯奇學院丹馬拉博士的解釋是:鍛鍊能使大腦處於最初啟動狀態或放鬆狀態,使人的思維更敏捷,更富於創造力。赤腳走、慢跑、彈跳、手指操等都是健腦益智的運動。
各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特點,鍛鍊也必須根據不同年齡段而有所不同。
20歲左右的人各項身體功能處於旺盛時期,鍛鍊可隔天進行一次,方法可採取試舉重物,每次做10至12次,使主要肌群都得到鍛鍊;20分鐘的心血管系統鍛鍊,方法是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強度為脈搏150-170次/分為宜。
30歲左右的人身體功能已過頂峰期,為了使關節保持較高的柔韌性,應多做伸展運動,鍛鍊仍是隔天一次。其中20分鐘增強體力鍛鍊,與20歲時相比,試舉的重量要輕一些,但次數可多一些;20分鐘的心血管系統鍛鍊,強度不像20歲時那樣大;5至10分鐘的伸展運動,重點是背部和腿部肌肉。
40歲左右的人與20歲相比,體力逐漸下降,肌肉逐年萎縮,身體開始發福。超過40歲的人選擇運動專案不僅應有利於保持良好的體形,而且能預防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鍛鍊減少為每星期2次,內容可包括:10至15分鐘的體力鍛鍊,最好用健身器。25至30分鐘的心血管鍛鍊,中等強度。5至10分鐘的伸展運動,尤其要注意活動各關節和那些易於萎縮的肌肉,網球、游泳、慢跑、跳舞、散步等是可選的運動專案。
體育是人們發展體能,獲得運動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的重要途徑。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關鍵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培養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主動鍛鍊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對學生當前的成長以及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種物質的基礎,沒有好的身體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體育鍛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終身體育,終身體育是人們在一生中,為了多種需要不間斷地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總合。它還蘊涵著應該使家庭、社會、學校的體育緊密聯絡起來實現一體化的解釋。
體育鍛煉的效果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