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病因是什麼
骨髓炎一般急性發病,也稱血源性骨髓炎,多由於兒童幹骺端血流豐富而且流速緩慢,使細菌更易在此處沉積,導致感染。那麼你知道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骨髓炎的病因分析。
骨髓炎的病因分析
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汙染性骨折及骨手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氏陽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於吸毒者,鐮狀細胞血症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侷限於骨,並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
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藥。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過程都可能誘發骨髓炎。
骨的感染伴發血管阻塞時,會引起骨壞死和區域性感染擴散。感染可穿過骨皮質播散至骨膜下,並形成皮下脹腫,後者會自發性穿透面板引流。
導致兒童骨髓炎的原因
兒童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經血行感染引起骨、骨髓的炎症,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原發病灶多為各種炎症引起敗血症侵入骨髓所致。
兒童骨髓炎破壞性大,發展快,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如脛骨或股骨的兩端。當兒童出現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狀***高熱、寒戰、頭痛、噁心、嘔吐甚至昏迷等***及區域性炎性表現***紅、腫、熱、痛***,患肢活動不利,易發生病理性骨折。
急性骨髓炎一旦發生則病情進展快,在1~2周內毒力較強的菌種很快將整個骨幹侵蝕,不但可引起肢體壞死,久治不愈,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確診是兒童急性骨髓炎後,應該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療,必要時對膿腫進行外科清創引流,去除壞死組織,術後應繼續應用抗生素3周以上。
同時施行全身支援療法,包括高蛋白飲食、維生素、輸血等,患肢進行牽引或石膏制動,達到減少痛苦,防止病理骨折。
對兒童急性骨髓炎的預防首先應增加機體抵抗力,防止機體受到細菌侵襲。做父母的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營養。如果孩子患上了癤、癰、急性扁桃腺炎等疾病應及早治療,阻斷細菌進入血液迴圈。
吃零食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還有可能帶來疾病,所以家長朋友愛惜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讓孩子過分的吃零食。平時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對身體有幫助。
骨髓炎的分類
1、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表現為一段骨幹或整個骨幹的進行性、廣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變。因炎性反應的刺激,導致骨髓腔內發生廣泛纖維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迴圈發生障礙,有竇道形成等。這是常見的骨髓炎的分型。
2、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
這種骨髓炎的分型常繼發於開發性骨折,隨著現在的交通事故和大型建築的工傷事件的發生,呈上升趨勢,屬高能量骨折後的常見併發症。其特點是,感染的病灶始終以骨折部位為中心,向兩端發展蔓延,同時多在骨折部位形成死腔。而在其骨與軟組織形成膿腫,常反覆破潰,成為長期不愈的竇道。這也是慢性骨髓炎開始的標誌。
3、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大多發生於手術中,由於醫務人員過分依賴抗生素而放鬆無菌操作,使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細菌的侵犯。複雜大手術的實施,使患部有機會接觸細菌,而抗生素的不正確使用和不及時有效的治療所造成的骨內感染,就是醫源性骨髓炎。中內板較外板易受侵蝕。外板穿破後可形成骨膜下膿腫,內板破壞則可併發硬腦膜外膿腫,甚至腦膿腫。這也是常見的骨髓炎的分型。
骨髓炎的病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