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建議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常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建議,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摘”是翹舌音;“倆”應讀 liǎ,不能讀 liǎng;“且”字讀第三聲。這些都是要提醒學生注意的地方。

  2、本課要寫的字都是左右結構,“球、玩、跳、桃、樹”應該寫得左窄右寬,“剛”字應寫得左寬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導學生區別“王”字與王字旁的異同;“跳、桃”二字結構一樣,字形相近,可以結合起來指導書寫,“足”字的捺變提,“木”字的捺變點,“兆”字的筆順及筆畫“豎撇”,都要仔細指導。“兆”的筆順是“撇、點、提、豎彎鉤、撇、點”。

  二、朗讀感悟

  可以參考下面的教學步驟引導學生自學:

  1、揭題匯入。

  小猴子、小兔子用手摘桃子、採蘑菇吃,吃得可香啦。可是今天,它們卻不用動手摘桃子了,因為地球爺爺已經用自己的大手替它們摘下來了。地球爺爺的手是什麼樣的呢?請大家讀課文,看誰最聰明,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2、討論:地球爺爺的手是什麼?

  這裡,教師可以用磁鐵給學生作個簡單的演示,以幫助理解“引力”一詞。

  3、分組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後檢查。

  4、分組分角色進行表演朗讀,準備比賽。

  ⑴練習讀好小猴子的話。

  ***①歡快──第二自然段;②請求而且有禮貌──第四自然段;③奇怪──第八自然段***

  ⑵練習讀好小兔的話。

  ***①有禮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然段***

  ⑶練習讀好猴爸爸的話。

  ***慈祥、和藹──第七自然段***

  ⑷練習讀好地球爺爺的話。

  ***聲音緩慢、粗壯有力***

  5、表演性朗讀比賽。

  ***自編自演***

  三、實踐活動

  小試驗: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組討論,舉出一些說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討論並試驗:一大一小兩個東西從高處落下,哪個先落地?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札記

  《地球爺爺的手》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通過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常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找準話題,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朗讀是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讓學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那就要找準一條教學的主線,由此切入。課文的4-9自然段比較瑣碎,教學時容易出現一問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課堂中始終圍繞“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爺爺有手的呢?”這條主線展開,在引題時就提出這個話題,讓學生回顧第10自然段,然後再次提出這個話題,讓學生讀文***4~9自然段***感悟,學生很快發現從小猴摘桃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爺爺有手,然後圍繞這個話題開始學習4~9自然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被充分發揮,我也顯得不那麼羅嗦了。

  此外,課堂中小兔對猴伯伯說感謝的話,我用了一個句式:小兔*** ***說:“猴伯伯,謝謝您!”讓學生多元體驗,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並把這種感悟融入朗讀之中。對於課文的難點——什麼是“地心引力”,我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故事,並結合句式訓練:“地球爺爺的手能讓能讓還能讓。”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感悟,初步瞭解“地心引力”,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祕產生興趣。

  二、適度拓展,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樣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在複習鞏固的環節裡,我設計了過詞語河的遊戲,讓學生來複習詞語。課文的難點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地心引力,但如果過分注重對地心引力的講解會讓沖淡語文課的味道而演變成科學課,在這一難點的突破上,我採取適度拓展的方法,用短短半分鐘的實踐做了磁鐵靠近回性針的實驗,讓學生感受引力,再通過看一幅圖來直觀感受什麼是地心引力,又找了一段很段的錄象讓學生感受沒有地心引力會產生什麼變化。平時學生對扔上去的東西最後都會落下來,已經是習以為常了,誰也沒去考慮過其中的“為什麼”,就像課文中寫到的桃子熟透了會自動掉在地上一樣。現在,老師又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課堂上,調動了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積累,啟發他們架設並建構新知的平臺,教師巧妙的“強調”,使學生開始興趣盎然地注意這些平時沒去思考過的熟悉的現象。這樣,他們在對課文的探究性閱讀必然是主動、積極的。不需要多餘的講解,直觀和形象的詮釋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地心引力,也為進一步朗讀奠定了情感基調。

  當然,教學設計只是課堂的一種預設,真正的課堂是生成的。執教完這節課後,我覺得這堂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課文4——9小節的學習雖然藉助了一個話題,但我的牽還顯得多了一些,可再放手一些,讓學生自己區讀懂課文。再如讓學生在舉出地球爺爺有手的例子時,有一位學生講到了把餐巾紙從窗外扔出去還是會落到地上,這時教師應對學生適當進行講衛生,不亂扔紙屑的教育。總之,課堂是靈活的,是多彩的, 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處理好生成和預設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和前提。

  ↓↓↓點選下一頁檢視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建議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課棉花姑娘教學建議
相關知識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四課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建議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二課蘭蘭過橋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二課蘭蘭過橋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四課小蝌蚪找媽媽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二課蘭蘭過橋詞語盤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四課小蝌蚪找媽媽詞語盤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一課地球爺爺的手詞語盤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四課小蝌蚪找媽媽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