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資訊科技課後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主要功能是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提升資訊素養,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需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戲、上網聊天情有獨鍾,而對於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卻覺得“不好玩”。作為一名初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麼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麼課,掌握這門課呢?

  一、重視問題設計

  課堂教學中,在匯入新課、學習新知等不同階段,學生的思維狀態是不同的,提問要注意時機,引導學生去積極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同一個問題,應善於從不同角度向學生提出問題,運用條件的增設變化及結論的延伸和條件與結論的互換,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等方法設計出新的問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自學,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三、讓學生有成就感

  課堂中多展示學生作品,利用成功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課堂上多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表揚鼓勵,會使學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從而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更為強烈的興趣。在伴隨著老師和同學們的讚美,這些同學都會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之中。課堂中我讓每個同學都把作品上傳到區域網中,這樣,只要進入網路上的芳鄰的同學都能看到,當看到有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充滿成就感。用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合適的方式,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項,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儘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資訊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資訊,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資訊,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篇二

  在擔任整個初中階段的資訊科技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我覺得,資訊科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資訊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對資訊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他們使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以下就我對初中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作一淺談:

  一、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都陸續建成了新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幾十臺多媒體電腦,從而形成了一個功能較為強大的多媒體網路教室。我們教師在上課期間,可以藉助多媒體網路教室的廣播系統,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作出適當的演示並加以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Windows98系統操作時,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上機實踐***當然上該節課前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各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在他們預習後自己再在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看自己的自學能力有多強,從而證實自己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後我運用了“躍龍門”多媒體教學軟體,將正確的操作過程通過教師機演示給學生,並一邊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樣做就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們對自己預習後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我又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的接受能力,製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內容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二、強化練習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內容。例如,在講完 “Word”軟體中的文字錄入及排版知識後,要求學生課後準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節上課時使用Word軟體進行錄入、排版,並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講完IE瀏覽器的使用後,就讓每位學生運用IE瀏覽器瀏覽本市的網站和其他教育網站。這樣,每教學一項新內容,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的新課內容,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三、進行網路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路教室的出現,上級領導對培養學生的上網操作能力非常重視,因此,我們學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網這項功能。 在計算機教學中,網路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資訊知識環境。學生可以通過上網獲得豐富的資訊知識。我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體,收集各類學習網站以及學習資源,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培養了他們的資訊收集、處理、吸收能力;讓學生在節日時,傳送***給親戚同學問好、祝福;讓學生在因特網上閱讀新聞、參加各網站的BBS、收發***等。採取各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

  四、採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

  寓學於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裡,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網的教學中,我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上瀏覽資訊、在因特網上查詢資訊、從因特網上下載資訊、在因特網上收發***、閱讀網路新聞、參加BBS、在因特網上進行實時交流等等。對於“在因特網上收發***”這個大任務又可以分為:寫信與發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訂閱電子雜誌、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信”這個子任務,又可以劃分為:寫信、發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傳送一個或多個檔案、傳送一段錄音、傳送一個影像、把同一個檔案傳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送信件等子任務。

  五、實現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上機操作時,學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一一解答操作,不僅教師感到忙碌、時間緊迫,而且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可以避免諸多弊端,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根據上課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要太多***控制 6--8名***,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並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 充當小 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起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小組成員的動手能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六、實現課堂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整合

  利用資訊科技學科工具性的特點,可以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絡,不僅能使學生更紮實的掌握課堂所學內容,而且還能讓學生對資訊科技課有更完整的認識。 例如:我讓初中二年級學生運用所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和上網技能,到因特網上查詢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製作一個以 “環境保護”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查詢有關環保資料,精心製作出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幻燈片。這樣,讓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內容的同時,還增長了課外知識,實現了與其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會到資訊採集、處理、加工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資訊素質和資訊實踐能力。

  七、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

  資訊科技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利用資訊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關鍵在於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利用資訊科技,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各班要出手抄報展覽,我就提示學生可以利用學過的資訊科技知識,使用 Word2003軟體來製作更美觀的電子手抄報,然 後交給 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內展出,學生積極性大大增強了,部分學生做出版面新穎、內容豐富的電子手抄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畫圖”軟體來出版班上的牆報。這些實際運用不僅有利於學生靈活掌握所學過的知識,還能使學生認識到資訊科技的優越性,增強了資訊意識。

  八、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在二零零四年五月,我到雲浮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課改學習,在學習期間,令我最深刻難忘的就是,廣東省資訊科技科科長要志東同志說過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 “資訊科技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資訊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一般不宜採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機操作中真正體現出來”。她所說的正好與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所學內容不同,採取了不同的評價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在教學“畫圖”軟體後,我採取了“作品展示,開放式評價”的方法,由其他學生一起來打分評價。在教學“寫字板”、“Word”一類的軟體後,採取“指定內容、單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體考試要求,並限定時間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學生使用“Word”軟體輸入一篇文章,規定排版要求,完成後上交到教師機,由教師當堂給分。

  總之,資訊科技學科由於其實踐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採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才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資訊科技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篇三

  資訊科技課與其它學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上學期學科進行了課程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它給了我們更多的教學空間,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困惑,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驅動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保持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高一新生剛開始接觸資訊科技時很有興趣,慢慢的興趣就沒有了,學生對計算機感興趣,但是對《資訊科技》課卻沒有興趣。通過和學生溝通,我發現很多學生都通過計算機來上網聊天、玩遊戲、聽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首先轉變學生的認識。根據學習的內容適當的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實現教學,選擇性的安裝一些電腦軟體,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操作電腦的基本技能。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是教育的主題,只有充分發掘學生的主動性,自覺參與教育活動,才能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計算機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比較喜歡計算機,我們可以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瞭解,所以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知識的銜接,在學習到與以前資訊課知識相似的內容時,不需要詳細說明,教師只需要適當的提示。特別是講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類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異,這時教師可以適當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看書,或上網查詢資料來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用超級解霸對視訊進行剪輯時,就可以只講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可以由學生結合課本和老師的提示自學完成。學生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訓練能力的過程,也是師生感情交流,思想碰撞的過程。營造一個師生心理相融,創作交往的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促進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面,和諧的師生情感交融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催化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以“師愛”激發學生情感,把“師愛”寓教於教學之中,通過體態、語言傳遞給學生,就會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馨的情感,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促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中愉快地學習。

  總之,要上好資訊科技這門課,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的素質,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的有趣生動,使學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資訊科技課反思
資訊獲取的一般過程教師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初中資訊科技課後反思
關於資訊科技課後反思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
有關初中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策略論文
初中資訊科技課反思
初中資訊科技課反思
高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報告
資訊科技課堂反思
高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初中資訊科技優質課評語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