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的議論文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7日

  生與死,是人生起止的兩個端點。人生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是,才會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敗和遺憾,只有正確的瞭解生命的意義,才能夠正確面對生存和死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僅供參考。

  篇一

  屈原投江自盡,留下了千古傳誦的“離騷”;海子臥軌而死,呤出了優柔感傷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生”這個字在他們的心中猶如蒼穹白雲一片,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不過,切不可說他們是“輕生”,無視上帝賦予他們的寶貴生命,那是大不公平的。他們也許是參透了人生的某一內涵,某一意義,或許是看破了人生的某一本質吧!用這種或那種方式結束了生命,去過他們想要的那種生活。那些飽含哲理的詩句,便是最好的見證!

  其實,生並不是對每個人說都是一件快樂的事。相反,死也許會讓人獲得幸福,獲得解脫。因此,當一個人悄悄離去時,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去批判他們,這也許是他們最正確的選擇!

  也許,又有人要產生疑問了。照那樣說,人生豈不是隻有死才是最偉大嗎?不,當然不是!其實,人世間又有幾人是看破人生的呢?大多數人還是覺得生著好。他們其中一些腳踏實地地活著,用雙手創造生命,創造快樂,在這個世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們與屈原,海華考|zk168子是同等的,即使,不在同一個空間。

  但是,遺憾的是有些人裝著看破紅塵的樣子,打著“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旗號,到處尋歡作樂,虛度光陰,那簡直是混蛋。只有軀殼,沒有思想,沒有精神,與行屍走肉有何區別呢?他們對待生命也是平淡,對死也是無所畏懼,可那不是英勇!我敢說,他們活著比死還要難受!縱觀歷史,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提人生的“短暫”與“漫長”了!

  其實,人生中的“短暫”與“漫長”並不是對所有人而言的。簡單地說,他們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誠然,有些人的生活豐富而多彩,是他們感慨人生短暫。但有些人的生活單調而死氣沉沉,他們便呻吟著漫漫人生路。對前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天;而對後者而言人生猶如百世!不過,真正的人們又何必在乎這些呢?人生多彩,我們度過了;人生苦悶,我們經歷了。驀然回首時,誰能說那不是一種享受呢?

  生,是一種人生;死,亦是一種人生。人生無阻,便無所謂人生的!

  篇二

  生與死,向來是人們常討論的問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所以便不得不談之。

  有的人,一生下來,似乎便是為非作歹的。為何為非作歹?原因很簡單。為了在這短暫的一生中享盡榮華富貴。榮華富貴是很多人所想的!可就是有些人,把它看得太重了點!這些人,大都是愚昧的。

  但凡大徹大悟之人,絕不會如此,在他們看來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

  李太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是啊!人生易老,何必過於追求權財?就算你得權得勢,富可敵國,權傾朝野,日子又能有幾何?最多不過百年罷了,終究是“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又何必苦苦求之?

  當然,“生是也,死亦是也。”這絕非我的本意。生無所求,死必憾!做“活死人”,一生碌碌無為是不可取的。我們不但要活著,而且要活得長久,活出精彩。正所謂“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古往今來,多少名垂青史,萬人景仰的人,大多窮困潦倒,絕非大富大貴之人。而那些貪得無厭的權貴們,要麼是遺臭萬年,要麼在歷史長河中煙消雲散。就那麼幾顆星在歷史的天空中閃爍。

  著名詩人藏克家的一首詩中說得好:“有的人他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為什麼呢?這在他的另幾句詩裡便可找到答案……說白了,這就是所謂的“永生”吧!道理很清楚,你是想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還是象和申為榮華富貴而不擇手段?想要得到“永生”,就得為後人留下點什麼,而不是隻懂得“索取”。

  是的,有一雙眼睛,時刻在盯著我們,就像我們盯著古人一樣,這就是“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杜牧對秦之滅亡發出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秦人不正是為鞏固其霸業,而施以暴政,終為後人所唾棄嗎?

  寓形宇內復幾時,若無所為枉此生!拋開榮華富貴,喚醒內心深處的最原始的本質,把一生過得轟轟烈烈吧!等到那個時候,你便清楚地明白“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篇三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在諸子百家中,儒家與道家的生死觀各不相同,儒家強調“捨生而取義”,道家強調:“道法自然之逍遙”。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過的,在這匆忙的過程中,對於即將逝去的年華,每個人都心生畏懼。

  生與死,是人生起止的兩個端點。人生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是,才會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敗和遺憾,只有正確的瞭解生命的意義,才能夠正確面對生存和死亡。

  縱古觀今,多少英雄豪傑精忠報國、戰死沙場。又有多少文人義士棄筆從戎、殺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奧祕的人,從來不覺得擁有的生命有多麼可喜,也不會感覺死亡來臨又多麼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從不問自己從哪裡來,也不擔心到哪裡去。對待生死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國,正是戰國亂世之中,國家被攻佔,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國家已經萬劫不復了,而生命最好的終結就是與這一同去。於是屈原投江自盡,屈原的死即是一種殉國,也是一種無奈。而他留給人們的,是他的不朽之作——《離騷》。屈原是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沒有實現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結固然值得讚美,但苟活也未必可恥。司馬遷的志向,全然寫進了他的《報任安書》,自己受了宮刑,卻忍辱負重,周遊列國、遍訪名家,最終完成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而這,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也許,這就是他對待生死的態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裡能夠寧靜淡泊,才能夠對於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在生命中,每個人對生命的解讀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個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對待生死的問題上,態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當生死的大難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聽到古人穿過歷史滄桑傳來的迴音,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人若如此,則此生無憾了。

讚美的力量的議論文作文
自信就是力量的議論文作文
相關知識
生與死的議論文作文
描寫苦與樂的議論文寫作優秀範文
人生目標的議論文作文
初中生愛與憂的議論文
與小學生相關的讀後感作文
關於人生道路的議論文
關於上網的利與弊的議論文
關於快與慢的議論文
關於生與死的散文
人生如樹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