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高考優秀作文
我們的一生都是在面臨選擇,選擇不同,生活就不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選擇生命的色彩
生命本沒有色彩,但你的心靈會賦予它色彩。你的生命之色是什麼?用心靈去細細選擇,或絢爛,或清淡,或空靈,或凝重。
紅
岳飛選擇了紅色,不是鮮豔的紅,而是濃重帶一絲悲涼,但他的心靈是豔紅的,一生不變。當年的湯陰少年,一杆紅纓,掃遍南北,歷經三十功名塵與土的磨難,那紅一絲沒變。他用自己的生命灑下滿江的紅色,濃重的紅。也曾在夢中直搗黃龍與君痛飲,醒來卻是十二道金牌的班師令。無奈地離去,只留下夕陽晚霞映紅天邊,悲壯蒼涼。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白
不知屈原死時是否一身白衣。我想是吧,白是他的顏色。在那個斑駁陸離的時代,他是那樣的清高。披髮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飄飄遊於江畔。舉世皆濁,而你獨清,“終不能變心而從俗”。你是時代的先行者,看透政治黑暗,寧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汙。是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於是不甘與之俱黑的你選擇了死亡,汨羅江的清流收納了你,於是那白衣隨著你高潔的靈魂徜徉在江上、天上。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青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沒有藍的張揚卻比藍更空靈更憂鬱,也更無奈。哦,是你嗎?青蓮居士?他們說你是最偉大的浪漫詩人,擁有無數妙怪的思想,奇特的行為。但我卻看到了“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你與那杜姓兄弟擁有相同的感觸,但你不羈的性格決定了你將成為“謫仙人”。“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千古天地間,總有一枝隨風搖盪的青蓮。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黑
黑暗中你誕生,你覺醒,你戰鬥不休。偉大的魯迅先生,在那風雨如晦的年代,你忍受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苦痛。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用它尋找光明!你用戰鬥的文字喚醒愚昧的國人,撕破黑暗的統治。黑色決定了您凝重的性格,黑暗中永遠亮著您點燃的那一盞燈。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生命的色彩,紅色的為國奮鬥不計後果,白色的獨善其身不同流合汙,青色的不羈與憂鬱的藝術家氣質,黑色的擔負沉重壓力的戰士之心,多姿多彩,請你用心靈去細細選擇。
選擇錯過
我熱愛完美,但完美卻從不將我熱愛。因此,我只能無奈地選擇錯過,選擇一個有缺陷的我。
錯過一場綿綿的春雨,錯過一個夏日新鮮的清晨,錯過最後一片秋日的落葉,錯過今冬惟一的一場雪。錯過荷花池裡難得一見的小魚,錯過天空中擠作一團的雲彩。錯過一個動人的眼神,錯過一段熱烈的擁抱。一次誤會,錯過了一段真摯的友誼。一次誤會,錯過不會再來的機遇。一夜小睡,錯過曇花的美麗。人生就是這樣,在你選擇了某樣東西后,你就必須學會選擇錯過。
面對完美,我們總是選擇了太多的錯過,對於錯過,我們也總是說——算了吧!但我們何嘗不想目睹所錯過的完美?生命太短促,路太清楚,為了不要錯過一些不能錯過的事,我們選擇了錯過。正如維納斯因缺少了雙臂而美麗,我們又因為選擇了太多的錯過而發現了完美。
每個人都會選擇無數的錯過。選擇了財富,就會錯過健康;選擇了健康,就會錯過安逸;選擇了安逸,也許會錯過自由;選擇了自由,也許會錯過智慧;選擇了智慧,也許會錯過人格。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會遇到許多挫折與磨難。回首走過的路程,道路一片迷茫。也許,理想的風帆正擱淺在現實的堤岸;也許,人生路中夢幻已夭折……此時,我們必須選擇努力拼搏。只有堅韌與剛強,才是勇士的品格;只有奮發向上,才是強者的姿態。選擇錯過,也許並不是一件錯事。
這世上,有無數春雨,無數清晨,無數落葉,無數場大雪。錯過的不只這一個。無數完美,無數缺陷,不是每一個都完美,每一個都有缺陷。我們有時無奈地選擇了錯過,不過,這沒關係。我相信:只要我們從心靈深處認真慎重地選擇過,即使選擇了錯過,我們也無怨無悔。
選擇
我不是教育專家,高考這個話題本來對我是鞭長莫及,有關選擇的高考作文。之所以突發奇想,建議在高考中廢除作文專案,實在是從自己這麼多年的產業實踐出發,覺得現行的作文考試,測試到的考生能力,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將來生活中基本上沒有什麼用。
現代社會,基本上來說,是一個商業社會和技術社會。以作文技巧為取仕之道,這個是中國王朝時候的發明。那時的中國,是以道德倫理為基礎的社會。在那樣的社會中,除了鎮守邊疆衝鋒陷陣的武將以外,文官大臣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皇上遞摺子。如果大臣理論講得不夠巨集大,道德立意站得不夠高,摺子就得不到皇上重視,不能採納,對王朝、對國家也就沒有貢獻。所以科舉制度考試的核心,就是比賽誰更擅長把道理講得響亮。我們看千百年來,中國文人流芳百世的文章,包括選入今天中學古文教材的那些,基本上都是道理講得特別鏗鏘有力而取勝的。
商業社會和技術社會對寫作能力,卻有非常不同的衡量標準。除做廣告以外,在通常的生產、製造、經營、銷售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把一件事實描述清楚,把一樁事件的邏輯結構表達明白。而這種文章,在中國古代文人的傳統中,是極其不受重視的。除非是落魄文人,或是業餘時間,才會寫點這種所謂的“筆記體”。比如沈括的《夢溪筆談》、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等。既然不受重視,這類作品的數量便少,質量也不高。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人,最頭疼的就是研讀古籍中的技術性描寫,因為基本上都是一塌糊塗。比如對張衡的候風地動儀,其關鍵設計,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十二個字,想破了頭你也猜不出那究竟在說什麼。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足以傲世的發明,卻幾乎無一例外地湮滅失傳了,不能流傳下來。想一想吧,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國家之一,數千年形成的文字典籍浩瀚如海,記錄了無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講了無數治國安邦修身養性的道理,卻竟然連最簡單的一些技術發明也沒有記錄下來。
今天我們中國學生的語文訓練,高考的作文考試,不幸還是在強調講品格論道理的能力,還是連最基本的描述能力都不能檢測,中學生作文《有關選擇的高考作文》。能夠通過高考的大學生,都是經歷過高強度的“寫作”訓練的,但是他們大學畢業到了工作崗位上,卻連一份最簡單的產品說明都不會寫,連一個請假條都會東扯西拉出無數不相干的話題。更不要說讓他們寫一份商業計劃書或市場調查報告了。他們最擅長的“寫作 ”,常常是引經據典,浮想聯翩,攻其一點,誇大其詞——這也是從小學到高考一直能讓他們得高分的“技巧”。他們最不擅長的,是精確地描述現實,是誠實地表達思想,是縝密地論證推理,是對正、反兩種意見都能客觀中立地記錄。因為這種最實用、最有利於交流資訊的寫作方式,在我們的作文教育體系裡,將會被判成“ 枯燥無味、立意不高”而得到低分。
我不是說那種高講道理、巨集論天下的文章不好,不重要。恰恰相反,這種文章太重要了。正因為如此,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寫作方式是一輩子也用不上的屠龍之技。一個正常的商業社會和技術社會中,有百分之一的人擅長寫這樣的文章,足矣。讓哲學家們去談玄論道,讓政治領袖們去勾畫乾坤,讓企業的老總去發表戰略感慨,最後那些雞毛蒜皮的感想議論可以留給我這樣的專欄作者、寫點豆腐乾文章來發發。如此,足矣。剩下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他們掌握一種語言,無論母語還是外語,最重要的還是能做到準確無誤地和他人交流溝通。為了百分之一人口提高講道理、發感慨的能力,而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陪綁,跟著苦練“作文”,還要因為高考作文分數不夠,而拖累了整體成績——這實在是對智力資源的浪費。
無論高中還是大學教育,根本上都是普及教育,應當以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為最高目標。語文教育也不應當例外。我的建議是:除了少數專業如政治、哲學、藝術、廣告等的考生可以選修、選考“作文”外,對絕大多數考生尤其是工商類和理科類考生,完全可以廢除這個科目。不要用一道題目來逼迫學生長篇大論,而應當用若干道甚至十幾道小題目,對學生運用語言描述事件的準確程度、邏輯結構的嚴密程度等等,進行多方位的考核,從不同角度測試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水準。對了,這個科目,不妨就叫做“語言綜合運用”,而不是現在常講的“作文”。
寫傳統文化的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