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前十章讀書筆記
讀《紅樓夢》論現代人之擇偶觀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首詩無疑是整個紅樓夢這出愛情悲劇的寫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林妹妹,寶姐姐,同時金陵十二釵之首;同時大觀園裡最奇異的兩個女子,同時深愛著寶玉的兩個人。但她們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和性格。關於黛玉“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道《葬花詞》寫盡了黛玉的才情,卻也寫盡了她的悲情。似水的她,卻沒有水的那份靈動。喜怒無常的性格,愛哭的脾氣,刁鑽的言語讓她成為眾矢之的。黛玉啊,黛玉你肯否留心一下,你的那一聲哭泣,讓多少人為你揪心;你的那一片言語,又讓多少人暗地罵你。黛玉啊,黛玉你若肯留心一下,寶哥哥豈不是你的囊中之物?劃過天空的流星最為璀璨,但終會消失。黛玉啊,你就好似那顆流星,匆匆的來,匆匆的去,卻帶走了寶玉心中唯一的愛。關於寶釵介於寶黛愛情之間的她,不是所謂的第三者,她有著自己的愛情,她愛寶玉,儘管她沒有得到寶玉的心,但因“金玉良緣”使她最後和寶玉在一起。他的冷眼旁觀,適時展現;讓她贏得了賈府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評,也使她最終成為了這場愛情遊戲的勝利者。這就是寶釵,如山一樣沉實穩重的她,卻也有著水的那份靈性。但命運並沒有完美她的人生。背過身去,寶玉出家。她是這場遊戲的勝利者,但也是孤獨者。關於我和紅樓初讀紅樓是在小學六年級。那是,對它沒有任何好感,有的只是一個個令人晦澀難懂的章節。
憑著一股新鮮勁,連續看了三個晚上,可連第一章都沒能看完。於是我毅然決然的將它丟棄在書櫃的最深處,不願再次觸碰。那時,我不愛她,她亦不愛我。再讀紅樓夢之時,我已上初二了。當撥開重重小說之後,它安然躺在那兒,身上已蒙了一層灰,但這些都不能成為阻擋它散發光輝的絆腳石。輕輕的拿起她,就像拿起一個失散已久的心愛的布娃娃。儘管我還是不能完全理會它的內容。但與上次不同,那時我似乎能隱約看到一位孤苦的老人,伴著青燈,在那兒寫著一個個與他相似的故事,控訴著這個社會亦或是這個民族的不幸......那一次,我為黛玉焚詩稿以斷痴情而哭泣,為寶玉出家而哀嘆。那時候,我看上了她,她亦看上了我。但隨著中考的來臨,我與她還未相會多時,她便又被我束之高閣了。今年,我再一次的拿起她。當手指觸碰到書扉的那一刻,我知道,他在思念我,我亦思念她。於是,整個暑假我便義無反顧地沉浸其中。這一次,我看到又是一番風味。有人說,一千個觀眾,會有有一種哈姆雷特。不敢說紅樓亦是這樣,至少在我不同的年齡歲讀紅樓,是有著不同的體會。或許等我再過幾年讀紅樓,她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篇二
美人何處——閱《紅樓夢》有感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緑水悠悠。——《紅豆曲》去年初夏,初讀紅樓,只覺心中一絲隱痛,傾慕於黛玉之才華,絕代之美貌。更為她慘美的一生而流淚。但我仍不喜歡她,作為一個紅樓的女子,她沒有堅強的心,沒有樂觀的心境,竟永遠只淌些小女子的淚,也許是為寶玉前世的灌溉之恩,但且問一句“春恨秋悲且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花謝花開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儂是誰?試問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她含淚吟出的無調的歌,曾幾何時,黛玉在我眼中僅是一個深鎖閨中、多愁善感的絕代美人,僅是一個“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孤傲小姐,僅是一個花自飄零水自流掩面而泣的抑鬱之人。他在心中悄悄嘀咕的一句“何等眼熟到此”,寶玉脫口而出的一句“這個妹妹我見過”註定了一段千古絕唱,可惜最後寶玉的新娘不是她,戀情不了了之。我曾質疑過本性“喜散不喜聚”的黛玉值得寶玉如此長情嗎?她終究脆弱,易傷。
今年,隨著聒噪的蟬聲,我重讀了那“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紅樓一夢,重讀了那讓我愛而不能,舍而心碎的女子——林黛玉,也許是心境不同,我漸漸理解了她。黛玉自幼喪母,寄人籬下,她不得不小小年紀,就謹守處事規則,紅樓中這樣寫“她步步留意,時時小心,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沒有勇氣如湘雲醉臥芍藥叢中,卻總是“嚴嚴實實裹著一床紅綾被子”也許是她缺乏安全感吧;她更無心像寶釵,寫出“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閒情,卻只想著“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她高雅如蘭,汲取了文化藝術之精華,有著異於一般女子的靈慧秀氣,她沉醉於詩文翰墨,有著恢弘的詩情。可以說黛玉的才華是與世無爭的,可在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才情飛揚的壓卷之作只能屈於人下,“可嘆停機德,堪稱詠絮才。”釵黛,一個重德,一個重才。德可攏人,而才人多不識散發著“美人香草”韻味的她卻被寶釵責為“移了性情,不做分內的事”也難怪那些潔身自好,多情詩意的女子在那鐘鳴鼎食,溫柔富貴的大家族中時時處處感到了“風刀霜創嚴相逼”她與寶玉,一個是良苑仙疤,一個是美玉無瑕。
木石前盟怎比不過那金玉良緣?像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能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縱寶玉“終不忘世外姝寂寞林”,黛玉還是乾乾淨淨地離開了,回到了世外的“太虛幻境”,欠淚的,淚已還,她繼續做自己純潔的絳珠仙子,正如詩云: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泥陷渠溝。她焚稿斷痴情,靜靜地死去,“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一面是洞房花燭,鑼鼓喧天,一面卻是生死離別,哭聲震天,“紅顏彈指老,天下若微塵”初入賈府,她那“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之態早已不復。其實細想,若初,黛玉未亡,面對賈府被抄的人間慘劇,豈不是要把淚流盡,以她脆弱敏感的心,如何承受這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若是被抓,被打,甚至被辱,以以她高傲純潔的天性,怎樣面對這樣汙濁的世界呢?紅樓中,美人何處,美人何在?“一種相思,兩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篇三
讀《紅樓夢》論現代人之擇偶觀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首詩無疑是整個紅樓夢這出愛情悲劇的寫照。
細讀紅樓不禁為寶玉和黛玉的悲慘愛情而惋惜心中也難免生出絲絲淒涼,同時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著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而這種真實也就難免不讓人將自身置於此書之中,領略其中的風韻。
然而有誰注意到薛寶釵在這悽婉動人的愛情背後心中流的種種辛酸淚。薛寶釵與賈寶玉可謂是金玉良緣從小就被認為是天生一對,而似乎對這個寶姐姐少了些類似愛情的東西的寶玉卻對遠方來的林妹妹甚是喜愛,林妹妹天生長得令人憐惜雙眸中也飽含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思。她不滿封建社會的種種規矩和寶玉總是不按常理辦事,這位林妹妹的驕縱多情在寶玉眼中也甚是迷人。薛寶釵似乎也看在眼裡,而她卻大不同於林黛玉,服從於封建禮節辦事老練圓滑,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一句,是長輩眼中的好孩子。最終黛玉病死,寶玉出家,薛寶釵雖與寶玉成親而終只落得獨守空房,度過餘生,成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在整個紅樓夢中,賈寶玉可以說是"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的一個角色,這也令後人難以對他有一個合適的評論。
如果說林黛玉是浪漫主義的代表,那麼薛寶釵就是現實主義的象徵,賈寶玉心向林黛玉所代表的自由戀愛的浪漫,身體卻被薛寶釵所象徵的封建禮教的現實束縛著。現代人也不過如此,我們往往一邊期待一段美好的愛情,一邊用柴米醬醋鹽將愛情綁上現實的鉛砣,因而現實中我們往往選擇寶釵而放棄黛玉,所以黛玉也只能落個葬花而吟,香消玉損的下場。
說起紅樓中的女人,不得不提王熙鳳,一個女強人。經營著即將破敗的大觀園,可以說是他支撐著大觀園最後的光輝。如果說林黛玉是嬌弱的丁香,薛寶釵就是隱刺的薔薇,那麼,王熙鳳就是帶刺的玫瑰。
可現實中,林黛玉式的人可以為了愛情而辛苦自己,或是放棄自己的事業;而薛寶釵式的人卻只會把愛情當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擇手段得到愛情,絕不會因愛人的想法而退讓半步;王熙鳳式的人則是把愛情和事業放在一起,希望將兩者並重。那麼,現代人會選擇哪種人?
父母之命,或像賈寶玉一樣,成為愛情的犧牲品,同時葬送了愛自己的林黛玉的性命;又或像賈璉一樣,不滿足於自己的家庭,不斷沾花惹草,讓王熙鳳十分沒面子;又或者……
所以說曹大才子在紅樓夢中寫出的愛情觀,幾乎是代表了現代人的愛情觀,至於做出何種選擇,恐怕是隻有當事人才能決斷了。
紅樓夢前十章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