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發書法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程十發***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人。有“上海書畫三傑”之譽。名潼,齋名曾用步鯨樓、不教一日閒過齋,後稱三釜書屋、修竹遠山樓。書法以秦漢木簡及懷素狂草,善將草、篆、隸結為一體。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程十發人物簡介

  程十發***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籍貫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人。名潼,齋名曾用“步鯨樓”、“不教一日閒過齋”,後稱“三釜書屋”、“修竹遠山樓”。幼年即接觸中國字畫,但給他印象之深莫過民間藝術。1941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國畫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舉辦個人畫展,1949年後從事美術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員,1956年參加上海畫院的籌備工作,並任畫師。長期任上海畫院院長,此後,藝術視野不斷拓展,“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鳥方面獨樹一幟。在連環畫、年畫、插畫、插圖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詣。工書法,得力於秦漢木簡。他的畫早年受陳老蓮影響,晚年,畫家多作花鳥畫。

  2007年7月17日18點58分,著名國畫大師程十發先生因心力衰竭搶救無效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

  程十發藝術特點

  減速筆

  庚子五月夜讀敦煌畫冊見隋人用筆頗真率,因仿之。

  人物畫一門以減速筆為最難,五代石子專、姜道隱以簡率之筆寫吳生,故別倡一體;考其法度,虛實處雖奇誕,而不失物之真形。有宋馬欽山亦運其故稱巨匠。後世一味粗野而失形理,主大夫斥為野狐之禪,不為世重。今餘心追六朝古壁,師其科率真趣,寫屈子橘頌一章,此中有無得失以質。

  已未初春題自作畫

  客問餘,何謂書法?餘雲:初學時,落筆之先搜尋法度,熟後信手拈來,不求畫法而得法度。此即畫法,亦為上法。

  庚子春日,翌日將赴羊城

  傳播思想

  我能夠用線條來傳播我思想感情的時候,我是十分驕傲的,我十分珍惜這一份藝術遺產。

  畫中國畫、形成獨特的畫法,風格很重要要畫得與別人不一樣。

  法國哲學家羅素講,我並不比人家高明,但就是和人家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愛好、性情、脾氣、經歷每人都不一樣。藝術創作主要是真情實感,自然形成一種風格。

  為討好什麼人而畫,還是照自己的意願去畫,這是關鍵。

  要形成個人的藝術風格,先要形成個人的藝術性格。

  我的風格是因為通過學習求得與前人不一樣而形成的。總之,每個作者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善於揚長抑短,自然會有自己的面貌。

  我的繪畫風格並不同別人兩樣,我也是“抄襲”,但不抄襲人家已經抄過的東西,只是我抄的人家不易發覺。我有時從古人中比較冷門的,或是在古代曾經熱門過而又冷下來的東西中吸取。我的畫的風格如同山裡一棵特殊的樹,它既不能避開政治氣候的各種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藝術追求;既要避開左的侵擾,又要避開右的干擾。風格的形成是不能脫離社會的影響的。

  在處理題材時,本身就有民族風格,意在生活的作者感情的表達,形神兼備不是拿筆畫時才具有了民族形式。

  談話記錄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三日在畫院講課時談話記錄

  我也喜歡畫具有戰鬥的題材的,但有時受到一種批評,說是歪曲了形象,這是很難掌握的。這也是我喜歡經常畫古代題材和兒童題材的原因。

  技法如果沒有思想,沒有意,沒有感情,就很難辦。技法如果沒有和感情結合起來,技法則是沒有用的。

  我的作品的母親是我們偉大的生活,我們有了生活,創造了比生活更美善的作品,其目的還是獻給生活--我們的偉大的母親。

  一九八〇年二月十一日給昌華同志的信

  要用民族的東西結合於生活,一定要誇張好,畫好,表現好!

  與新加坡訪華美術考察團成員的談話

  畫是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和意境,具有比現實更高和更有想象力的東西,而不是畫具體的場面和建築物繪。

  構圖,用筆給人以第一印象,前人謂“平中見奇,靜中見”、“奇中見平,動中見靜”。第一印象要奇物,畫面飛動,有刺激性,有振盪感覺,但要奇得穩。細看之,頗為平靜、耐看,這是對傳統繪畫的根本變化。

  “真”是得其神韻,應該是神似、形似相結合,不是在神似和形似之間。

  畫花和人的生活有關,和畫人的遭遇和思想感情有關。如牽牛花,它每天開得最早,枝枝向上。齊白石畫的牽牛花都呈現出早晨清醒向上的氣勢。畫荷花,因為葉多花少,經常要去尋覓,表現了一種情趣;畫荷花有人還喜歡它的稈子,它曲中有直,顯現了它的性格。

  畫花要經常去看花,花和人的性格要相配,什麼樣的性格也就會愛什麼樣的花。

  中國人物畫往往無佈景,留出空白讓人想象,有佈景襯托為要表達典型人物在典型環境中。

  作畫追求和真的東西一樣,就不做藝術家做科學家了。

  畫連環畫是一種再創作。但要把它創作成為連環畫,就得好好地動動腦筋。

  畫動物古來不乏大家,且傳至今日有名作可參閱,如韓滉之《五牛圖》、李龍眠之《五馬圖》、五代人畫鹿等等。必須從寫實中求神韻。寫如照相難也不易也,然乏神韻,此神韻當於古代名作及明器雕刻中求之。如霍去病墓前之石獸,南唐陵墓前之辟邪,再如唐俑中之佳品,見其中何處誇飾,何處去繁,再對照生活中之動物,如是可得能事也。畫中之動物,必須有生氣,生氣即和人物相呼應,以求生活之趣,在勞動中和動物之關係,人和耕牛,人飼羊鹿,其中千變萬率。先求大體,後求細節。不失結構,有得有失。工處極工,拙處盡拙。得之可愛畫中之物,與觀者同喜悅此,我之為術。

  藝術作品是設法從思想上如何來感染讀者,除了感染之外,還要使讀者同你一起來合作。

  有問餘何為國畫技法之特點,餘不惑而曰:自一筆始,一筆而終者謂之國畫。昔張僧繇有一筆畫,廣羲言之,即用筆一以貫之者,此民族藝術之特色也。中國藝術傳之東瀛往往稱"道",如花道、茶道、書道等等。道者有一自始至終變化之法式,如舞劍、拳術,何處開合,何處進退,何處虛實,自始至終一氣呵成。

  日本之茶道,其內容即與中國之品茶相似,而彼國成為道,即引泉、洗勺、煮水、調茗,直至品者執盞而飲皆成章法,有節奏,如舞蹈。然而中國昔日茶博士沖茶不能成道,即以此例引伸雲,國畫用筆一如書法,變化莫測,從一劃而始,中途輕、重、徐、疾、枯、溼、粗、細皆統一其中,而以一畫告終,如奏樂,音響俱寂,樑上飛塵尚動,是為用筆之能手。

  用筆首當刻畫形象之真質,現其自然之天趣,舍此也無能發揮其藝術之作用。然空存形骸而不以筆法出之,正如昔日裡井小孩打架,扳頭拉腳,雖為一種打鬥動作,然不能引人。如觀公孫大娘之舞便覺心曠神怡。昔時意人郎世寧刻鞍馬,而不以筆法為能事,徒存其驊騮之表;而世人寶悲鴻之馬,因悲鴻畫馬得筆法之故。

  作畫要從大處入手,不要太注意細微的部分,過分仔細了,平均對待,反失去了重點,也失去了必要的偶然性,缺乏藝術趣味了。故畫人物要同畫速與一樣,要注意大輪廓,先取勢,緩刻畫。

  精神放鬆

  畫畫要處處顯得放鬆--精神放鬆,筆放鬆。

  描繪物件要繁物縮簡,簡而化繁。

  中國畫要會利用空白,虛實並用。虛則實之,空白處要有生意。

  虛實並用

  要善於創造,利用和駕馭某種偶然效果。利用墨和顏色中的膠水在宣紙上產生的變化,從而使畫達到一種變化莫測的特殊效果。赭石、花青都會產生這類效果。

  我畫人物、動物,不是先畫細部,而是先畫大體。我認為人物姿態和動態十分重要,壽故畫好大體再畫細部。

  我畫一張畫時,開始時還是打草稿,我的第一張草稿或是第一張正稿往往都不成功,一定要畫多次,最後,我把打的草稿都丟掉,帶著默寫的情形作畫。為什麼呢?因為一開始比較寫實,缺少誇張和修飾。臨摹我的作品往往是臨我後來的正稿,而沒有看到我以前的素描搞;看我作畫的人看我畫來很隨便,而我在家中打稿的時候是不隨便的。

  多畫速寫,尤其要多畫舞臺上的藝術形象,鍛鍊自己在來不及細加考慮的情況下抓住物件的主要神態,放棄一切次要細節,容易產生新的表現手法和風格。除了速寫,要練習默寫,一為鞏固,二是抓住生活中一瞬間過去的生動景象。

  我們的祖先線上條發展的途徑中有了那麼多千變萬化的創造,同時又發展了我們的另一種藝術語言,就是畫法。我們畫法的始祖也就是線條的圖畫,它們一直結合在一起,今天的用繪畫來工作的人們,也必須從畫法的變化中求得他發揮線條美的藝術才能。

  減筆人物源溯五代禪宗畫,後世寫間人物,南宋尚能傳其遺緒,明季亦有數家,然有形而無其質。近代任伯年傳其正脈,減筆而意不減,且當減者減,不能減者則不必減,筆簡而神全,此不易求得之境界。

  誇張藝術

  藝術要求對描繪的物件進行必要的提煉、概括、變形,但必須以寫實為基礎,無寫實基本功的"變形",是無本之本、無源之水。

  藝術要誇張,要比真實的高,例如唐三彩中的駱駝,頭就略微抬高一些,比一般照片中的平視駱駝更顯得高昂有勁,顯示出它的藝術魅力。藝術要變形,但要變得好,變得不好就顯原形了

  古人的花鳥畫要極度予以重視。宋元的花鳥畫從生活中來,描寫的花鳥既生動又科學。繼承和生活不能脫節,要把向生活的學習和傳統的繼承在創作實踐中結合起來。

  畫山水畫,畫家要有情,山水更會含情脈脈。

  畫山就是要畫具體的山,畫樹就是要畫具體的樹,要有它們的性格。

  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對耕牛語

  雲山晴曝煙雲無,筆下煙嵐入圖畫。誰說畫師師造化,近聞黃嶽無水,晴曝而無煙雲,使人索然無韻味可尋,然餘筆下沛然作雲、油然下雨。古人謂作家當師造化,造而能化者,乃造化乎,見化而不造豈造化耶!

  國畫創作:一要立意,要有吸收生活的能力,對生活要充滿激情,有感受就把它畫出來;要有政治敏感性。二要有法,有正與側、實與虛的表現,有全與不全的表現,……畫面要生動,要神形一體;要誇張,進行藝術手法的誇張,但怪不等於誇張,誇張要具有目的性,誇而不誣,飾而有節;要追“極”。

  餘每讀毘陵惲南田游魚圖,驚其形態生動、筆墨精妙,然不知其何家源流。今見此《游魚圖》長卷即釋然曰:此南田之楷模也。

  古往今來畫人不絕,然為大家者必重視傳統,酷愛生活,所謂法古則今是也。餘非莊周,然觀魚樂之圖似有所得,率題卷末,應俞正仁兄法家大教。丙寅仲春程十發題於海上之三釜書屋

  ——題俞正藏《游魚圖》

  讀古人書畫作品,使人追思到以往,共同體現這個真實的時代。時過境已遷,然而印象不遷,如此真境變成幻境,幻境是真景的印象,所以真實性必須加上時間和變遷,就是由印象而使真實性成為幻境,幻境變成成真正的真實性。純真實性是沒有的,至少在藝術生活中沒有的。誰積累這種形象的綜合,就能具有藝術性。

  生活給予藝術的形式千變萬化,形式不過是裝飾,只有棄虛偽的裝飾才能深刻地體現真正人生的美。

  在色彩處理上,中國畫調色有兩種,一種把色彩調和,如用藤黃加花青調成綠色;一種是把色彩分裂,不調和。

英國名將馬爾勃羅
劉雪華為什麼沒有孩子
相關知識
程十發書法作品
厚積薄發書法作品
程文哲書法作品
程瘋子書法作品
程瘋子書法作品
程與天書法作品
程文哲書法作品欣賞
程文哲書法作品圖片
程文哲書法作品圖片
第十一屆書法國展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