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廁所是怎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1日

  廁所的名稱有很多,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叫茅房,文雅一點的叫洗手間。廁所也有外文名字,有叫Toilet,有叫Men'room的。上廁所也有很多種叫法,古代叫更衣,後來叫解手,現代叫方便,叫如廁,叫出恭,上洗手間。那麼接下來小編給介紹?

  清代皇宮裡主要是使用便器,包括便盆、恭桶等,而沒有專門的廁所,存放便器的地方叫做“淨房”。裝滿炭灰的便盆是為大便準備的,解完後用炭灰蓋住就行了,小便時不用炭灰,直接倒進恭桶裡,用蓋蓋好。皇帝、后妃們使用的便器叫做“官房”,有專門的太監保管,需要時則傳“官房”,平時不放在寢宮中,其餘下等人的便器都叫做“便盆”。

  皇帝、妃嬪們使用的“官房”是十分講究的。這種“官房”分為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形式,用木、錫或瓷作成。木質的官房為長方形,外邊安有木框,框上開有橢圓形口,周圍再襯上軟墊,口上有蓋,便盆象抽屜一樣可以抽拉,一般木質便盆都裝有錫質內裡,以防止滲漏。錫質官房為橢圓形,盆上有木蓋,正中有鈕;這種便盆要與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較矮,前端開出橢圓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對準圓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軟襯,猶如現在沒扶手的沙發一般,坐在上面,並不比現在的馬桶差,只不過不能沖水而已。 從慈禧太后的“出恭”我們完全可以領略清代皇室生活的豪奢。

  太后說要傳官房,幾個宮女就去分頭準備,一個去叫管官房的太監,一個去拿鋪墊,一個去拿手紙。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隻大壁虎,壁虎的四條腿就是官房的四條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屜,尾巴是後把手,下頜是前把手,嘴微微張開,手紙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蓋子,開啟後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

  官房裡放有幹松香木細末。太監要用繡雲龍黃布套裹著的官房頂在頭上送到太后的寢宮門外,請安以後,開啟黃布套,取出官房,由宮女捧著送進淨房***淨房一般設在臥室床的右側,明面上裝一扇或兩扇小門,裡面是不足一米寬的死夾道,專門為便溺用***裡,宮女把油布鋪在淨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紙放進壁虎嘴裡;太后完事後,有宮女捧出去,交給太監,太監仍然用布套包好,舉到頭上頂出去,清除完髒物後,擦洗乾淨,放入新的幹松香木細末,等下一次使用。

  皇太后上一次廁所也真夠講究的了,那麼普通的宮女、太監怎麼辦呢?他們也各自有淨房,一般設在個宮院配房後的小屋內,裡邊有恭桶、茅凳、便盆、灰槽等,使用完後,要把汙物處理好,把便盆擦洗乾淨,放在茅凳下,以供後來的人使用。 自從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這些便溺器具也被清理了出去,另存他處,只剩下了空屋子,而這些屋子與其它屋子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自然人們就不會知道它的用處了,難怪人們會產生故宮沒有廁所的疑問。

  延伸閱讀:

  名稱由來

  廁所古稱“溷藩”或稱“圊”、“軒”;又因古時農家廁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稱為“茅廁”。《晉書·王敦傳》雲:“石崇以奢繫於物,廁上常有十餘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廁者,皆易新衣而出。”古人管上廁所叫“如廁”,又名“出恭”,從這條史料來看,石崇家裡的廁所確實豪華異常。

  1903年,慈禧太后以謁見西陵為名,度行新造的蘆漢鐵路。蘆漢督辦盛宣懷是個馬屁精,特地準備一輛花車,車內床側有一門,門內有一被稱作“如意桶”的馬桶。桶底貯黃沙,上注水銀,糞落水銀中,無跡無味。外施宮飾絨緞,成一繡墩,可謂奢侈之極。

  16世紀前後的歐洲似乎還未普遍設廁所,莫里喜劇裡描寫的巴黎人,便拿起便壺隨便往外倒,路上的行人難免其禍。1596年抽水馬桶被英國人哈林頓發明。從此以後,廁所開始逐漸推廣。

神仙之間的鬥爭趣聞
李香君血染桃花扇是為了誰
相關知識
清朝皇帝的廁所是怎樣的
夢見很乾淨的廁所是怎麼回事
漢朝許皇后的結局是怎樣的
古代皇帝的龍袍是怎樣的
特工皇妃楚喬傳楚喬的結局是怎樣的
天蠍座曖昧不清的表現是怎樣的
清明節吃粽子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明掃墓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明節盪鞦韆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明節放風箏的由來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