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禮制建築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禮制建築不同於宗教建築,但與宗教建築又有著密切的聯絡。“禮”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並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天人關係、階級和等級關係、人倫關係、行為準則等,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繫封建統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禮”***祭祀類的***起源於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禮儀

  發展而來的。這種原始的以祭祀為特徵的“禮”,逐漸成為中國歷史上不可豁卻的制式:禮制。自中國產生儒家思想以來,幾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上,“禮***禮制***”一直是含蓄的,深沉的,神祕的。禮既是規定天人關係、人倫關係、統治秩序的法規,也是制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生活行為、思想情操的規範。

  “禮”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並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天人關係、階級和等級關係、人倫關係、行為準則等,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繫封建統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能夠體現這一宗法禮制的建築就稱為禮制建築。例如為“祭祀”而設的郊丘、宗廟、社稷,為宣傳教育***教化***而設的明堂、辟雍、學校等就均屬“禮制建築”之列。此外,在建築佈局上,因“禮”而產生的建築元素,諸如闕樓、鐘樓、鼓樓、肺石、華表等等亦可以說是其中的一些專案,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被看作佈置上所需要的“禮器”。

  一、壇、廟、宗祠類建築

  ***一***壇

  “壇”,《說文解字》解釋為“祭場”,原來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築的高臺。在我國古代,壇的主要功能是用於祭祀,所以就有了“祭壇”。 祭壇的出現,與史前人類在露天環境下祭拜自然神的活動密切相關,當時,人們為了吸引神明的注意,使自己的祈望更好地達於神明,往往利用自然形成的土丘、高崗或山頭等較高的地形來構築祭壇。例如,在遼寧凌源縣城子山發現的紅山文化祭壇即坐落在山頂;位於凌源、建平交界處的牛河梁女神廟遺址亦在高山之頂;而在浙江餘杭的瑤山之頂,也發現了一處良渚文化的祭壇。

  進入文明時代以後,大型祭壇的建築和使用逐漸被統治者所壟斷。其所祭祀的物件,也逐漸集中在天、地、日、月、社稷、先農等幾種最高的自然神和帶有濃重的自然神色彩的高階神坻上。由人間最高的統治者***或其代表***來主祭自然界中最高的神坻,這就使祭壇建築在古代祭祀建築中佔據了較高的地位與規格,擁有了一種不同的神聖與至上,而這種特性,又是除了宇宙以外的其他祭祀建築所沒有的。

  祭祀建築有著廣義,狹義的分別。狹義的祭壇僅指祭壇的主體建築,即或方形或圓形的祭臺。而廣義的祭壇則包括了主體建築和各種附屬性建築。祭壇建築藝術發展到最高潮的就是現存的北京天壇。天壇是有圜丘、祈年殿、皇穹宇三組建築物組成。天壇其實是指圜丘,並不是那座圓形鑽尖頂、重簷的祈年殿。祈年殿為穀神之廟,也等於“官稷”。皇穹宇是置放“昊天上帝”神位的地方,是一座比祈年殿為小,單簷鑽尖頂的建築物,位於圜丘之前。在建築藝術上,天壇是中國建築中的一座非常成功的作品,不論總平面佈局、每座建築的設計以至各個細節,都表現出一種高度創造性。在世界建築史上,這也是一座佔有很重要地位的著名建築物。天壇不但在藝術造型上達到出色的成就,也是一個極為巧妙的典型的“象徵主義”藝術作品。祈年殿圓形的平面和藍色的琉璃瓦象徵天,井口四根柱代表四季,十二根金柱***內柱***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十二根簷柱代表一日十二個時辰。至於“圜丘”部分則不論壇面、臺階、欄杆所用的石塊全是九的倍數。因為古代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或稱“天數”,而以九為“極陽數”。壇分三層,上層的中心是一塊圓石,圓外有九環,以後每環的石塊都是九的倍數,中層、下層都是這樣。這種純粹中國性格的象徵主義,在天壇的設計上十分巧妙和清楚地表露出來。

  ***二***廟

  廟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太廟”是帝王的祖廟,供奉皇族祖先靈位。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蛻變為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瀆、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廟作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諡文人武士,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

  ***三***宗祠

  宗祠,又稱宗廟、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行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民間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時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於唐末。涵江黃巷村黃氏宗祠,建於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產”。***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二***建陽陳氏家族的祠堂,始築於元代。各地大規模營造祠堂,則在明清兩代。此時入閩各家族經過長期發展和繁衍,族眾日益增多,家族為團結族人大興土木,故一時建祠之風盛行。據清初《光澤縣誌》載,當地“從前各族宗祠無幾,近數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鄉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賢,頗有追遠睦族遺意。”

  二、明堂

  明堂,作為最獨特的禮制性建築,是中國先秦時帝王會見諸侯、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原來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後來衍生成諸多禮制功能的綜合體,“禮”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築中有充分的體現。

  另據文獻記載,明堂創始於黃帝,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才叫“明堂”。古代文化的中心在宗教,而明堂則是以宗教為中心,集宗教、政事、教化為一體的所在,是古代最高統治者的“大本營”。清代學者阮元在《明堂論》中說:“明堂,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天子在這裡祭祀上帝和祖先,在這裡舉行養老尊賢的典禮,在這裡舉行宴饗、射箭比賽、獻俘等儀式,在這裡頒佈教化、釋出政令,在這裡朝見四方諸侯。”商周以後,明堂的職能漸漸發生分化,主要是天子祭天祀祖的所在,實際上就是皇家教堂。能在明堂與上帝一起共享祭祀的先祖,自然是最受後世尊崇的帝王。例如,西周是周文王,西漢是漢高祖。儒家經典對明堂的建築模式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後代聚訟紛紜。漢武帝封禪泰山後,想仿照古代傳統修建明堂,卻無人能說清其具體樣式。於是方士公玉帶獻上了一張黃帝時期的明堂圖:圖中有一宮殿,四面無壁,以茅草為蓋,四周環水。漢武帝就照這張圖,修建了漢家明堂。但據後人考證,這張黃帝明堂圖是公玉帶偽造的。儘管如此,漢代以後歷代王朝所建明堂,基本上沿襲了這一模式,即宮殿上圓下方,四周環水。這在古代有著神祕的象徵意義。東漢桓譚解釋說:“天稱明,所以命名曰明堂。上圓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風,四達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歷代所建明堂,以唐朝武則天在東都洛陽所建最為壯觀,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廣三百尺,號稱“永珍神宮”,是中國古代最巨集偉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三、陵墓建築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人基於人死而靈魂不滅的觀念,普遍重視喪葬,因此,無論任何階層對陵墓皆精心構築。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中國陵墓建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生了舉世罕見的、龐大的古代帝、後墓群;且在歷史演變過程中,陵墓建築逐步與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術門派融為一體,成為反映多種藝術成就的綜合體。

  這些陵墓建築,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數建造在平原上。中國陵園的佈局大都是四周築牆,四面開門,四角建造角樓。陵前建有甬道,甬道兩側有石人、石獸雕像,陵園內松柏蒼翠、樹木森森,給人肅穆、寧靜之感。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國最著名的陵墓,建於2000多年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守衛這座陵墓的“部隊”。秦始皇兵馬俑氣勢恢弘、雕塑和製作工藝高超,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曾這樣評價:那些環繞在秦始皇陵墓周圍的著名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都是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為明代定都北京後13位皇帝的陵墓群。

  明十三陵規模巨集偉壯麗,景色蒼秀,氣勢雄闊,是國內現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其中規模最巨集偉的是長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經挖掘發現,定陵地宮的石拱結構堅實,四周排水裝置良好,積水極少,石拱無一塌陷,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人建造地下建築的高超技術。

  四、朝、堂

  朝是宮城中帝王進行政務活動和禮儀慶典的行政區,在於顯示帝王的唯我獨尊,皇權得到統一天下及封建統治的江山永固,所以也泛指朝廷。

  堂是滲透在宅第中的禮制性空間,是傳統宅第空間佈局的核心和重點,家庭中的敬神祭祖、賓客相見、婚喪大典、節慶宴飲都在這裡舉行,即民居中的堂屋。

  五、闕、華表、牌坊

  闕,一方面起著“標表”的作用,用來標示建築組群的隆重性質和等級名分,另一方面起著強化威儀的作用,其有效地渲染建築組群***和神道的壯觀氣勢,唐宋以後演化成宮廷廣場的禮制性門樓。我國古代著名的闕以漢闕最為多見。

  華表是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誌,古稱“桓表”, 也稱為神道柱、石望柱、表、標、碣等。華表一般由底座,蟠龍柱,承露盤和其上的蹲獸犼組成。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華表是一種標誌性建築,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徵之一。相傳堯時立木牌於交通要道,供人書寫諫言,鍼砭時弊。遠古的華表皆為木製,東漢時期開始使用石柱作華表,華表的作用已經消失了,成為豎立在宮殿、橋樑、陵墓等前的大柱。華表通常由漢白玉雕成,華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蓮花座或須彌座,上面雕刻有龍的圖案,蟠龍柱上雕刻一隻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誹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因此對應天圓地方,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牌坊,漢族特色建築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標明地名的。又名牌樓,為門洞式紀念性建築物,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築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稱呼,老百姓俗稱它為牌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徵,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 "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衡門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牌坊的老祖宗。

  其實牌坊與牌樓是有顯著區別的,牌坊沒有"樓"的構造,即沒有斗拱和屋頂,而牌樓有屋頂,它有更大的烘托氣氛。但是由於它們都是我國古代用於表彰、紀念、裝飾、標識和導向的一種建築物,而且又多建於宮苑、寺觀、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長期以來老百姓對"坊"、"樓"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後兩者成為一個互通的稱謂了。

  唐代,我國城市都採用裡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唐代稱為"坊"。坊是居民居住區的基本單位,"坊"與"坊"之間有牆相隔,坊牆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為坊門。後來因為門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現在這種形式,於是百姓逐漸地稱這種坊門為牌坊。

中國古代禮制建築
古代禮貌用語
相關知識
中國古代禮制建築
中國古代禮制建築
中國古代禮制性建築
中國古代禮樂制的作用
中國古代法制名人名言大全_中國經典的法治名人名言
中國古代禮儀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禮儀認識和理解
中國古代禮儀的故事
中國古代禮儀故事大全
中國古代禮儀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