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嫦娥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李商隱是晚唐年間著名的詩人,著名詩歌有《嫦娥》等,那麼詩歌《嫦娥》寫了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商隱的嫦娥賞析

  《嫦娥》是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作,他通過詠歎嫦娥在月宮中獨自一人生活的孤寂場景,來抒發自己的感傷之情。詩文的前兩句描寫了屋內外的不同環境場景,渲染出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體現了嫦娥懷思之情;後面兩句則是指嫦娥在整夜的痛苦愁思之後心中產生的感想。全詩基調帶有孤寂感,意味深長,意蘊豐滿,構思獨特,觸動人心。

  詩文的主要意思是,蠟燭投下的影子深深地對映在以雲母礦石製造的屏風上面,而銀河緩緩地沉了下去,星辰也逐漸暗淡消失不見了。嫦娥一個人心中滿是後悔,不該偷吃長生不死的靈藥結果來到這荒涼的廣寒宮。每天的無聊生活都只是面對著這廣闊無垠的碧海藍天,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思憶人間。

  從內容上來看,這是一首贊詠嫦娥的詩文,但是在歷史上不同學者持有不一樣的意見。有的人認為李商隱寫此詩意在讚頌有情人的私奔,而有的人則是認為他僅僅歌詠主人公的境況寂寥罷了,然而還有的人則認為詩人一定是假託嫦娥實際上定有其它的思想喻示,諸如此類,各家所持觀點不一。暫且就當此文是以詠歎孤身幽居且終日難眠的女子,言語合情合理,飽含深意、基調感傷。

  然而當時唐朝的道教盛行,女子入道蔚然成風,但在真正入道後方能感受到清規戒律對生活情愛的束縛從而帶來苦悶,因此詩人在這首詩中將孤身無伴的嫦娥、觀中煎熬的女道、清高孤傲的詩人,三者相結合,渾然一體。概括三種各自身處不同生活環境卻又有相同感受的遭遇,實為李商隱的藝術特長。

  李商隱的蟬講了什麼

  詠蟬有三絕,其中之一李商隱的《蟬》是詩人託物言情的一首五律,這首詩起初通過描述蟬的境況,中間轉而跳躍到對於自身境遇的敘述,直抒胸臆,字裡行間濃烈的情感溢於言表,在詩文的最後又自然地回述到蟬的身上,與開頭相呼應,言意通暢。

  李商隱的詩文多言情,他的這首《蟬》詩以蟬開頭,以蟬結束,章法緊湊,中間又加入對於自身的描述,做到了對蟬的形象刻畫以及對於詩人自己內心情感的婉轉表述,做到了二者之間的融合統一,李商隱借蟬高潔的個性來彰顯自己的品格,堪稱託物言志的絕佳之作。

  這首《蟬》詩的主要意思是,你正是因為停留在高高的樹枝上棲息才會使自己難以填飽肚子,你用悲傷的孤鳴來傳達愁意只不過是白費力氣因為根本沒有人會來理會。夜裡的五更過後寥寥的聲響已經如同消失了一般,然而樹木整片的蒼綠始終如故依然無動於衷。我在官場中的職位如此底下,就像是隨波逐流,飄飄蕩蕩的桃梗,而家園中叢生的雜草因為長期的肆意瘋長已經變得齊平一致了。勞煩了你的鳴聲能夠時刻提醒我保持警醒,我的家中貧窮得早已如同清水一般。

  然而此詩創作時,正好是詩人李商隱因為兩次於祕書省為官,卻始終難得得志,生活境況一日不如一日,因此鬱鬱寡歡。這首《蟬》表達的就是詩人雖然仕途不順卻依然堅守自己清高的品性。

  李商隱的愛情詩

  李商隱作為一位情感豐富的詩人,愛情題材在他的詩歌中佔據很大的比重,除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表達情思之外,詩人還有不少描寫女子思情人的詩歌,以及這首《無題·八歲偷照鏡》講的是一個少女在成長過程中的懷春心理,更有不少人猜測詩人筆下的這位姑娘可能正是李商隱的初戀。

  這首詩歌的大意是,小女孩八歲的時候私底下喜歡自己偷偷照著鏡,便已經能夠將眉毛畫成長眉了。而到了十歲,小姑娘到郊外踏青時會在腦海中想象著把荷花做成自己的衣裳裙子。女孩子到了十二歲,會開始學著彈古箏,銀色的護甲套在指上始終不取下來。等年齡到了十四歲時呢,女孩子就會羞著避免面對男性,即便是最親近的親人也不例外,這個時候的她可能在思考自己什麼時候才會出嫁吧。而到了十五呢,姑娘會背對著鞦韆哭泣,在風中吹乾眼淚,唯恐美好的青春年華如同春天一樣消逝。

  在這首詩歌中,李商隱站在少女的角度上,將小小姑娘初步長成、逐漸懷春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她的焦灼與鬱悶,心中渴盼少年男兒的懷春之思彷彿才人等待入仕遇知一般。將姑娘小小年紀就愛美畫眉、性情清高以荷花作衣自賞、苦練琴藝、懷春羞澀迴避男性以及待嫁閨中的愁緒等一系列過程均描寫得入木三分。

  然而通過描述,也有人認為詩人對這位姑娘如此熟悉,定是青梅竹馬的異性才有如此親密的觀察,而“十五泣春風”或許正指代了二人這段無疾而終的初戀。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嫦娥
杜牧的江南春表達了什麼情感
相關知識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嫦娥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嫦娥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經典詩句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稱號
唐朝詩人李商隱的錦瑟
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一生
唐朝詩人李商隱的生平簡介
詩人李商隱的簡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