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勵志傳記故事精選
如果我們能夠時常抽空看一些中外名人勵志傳記故事的話,還是很不錯的,那麼中外名人勵志傳記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外名人勵志傳記故事:再細的螞蟻腿也有肉
樑伯強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斷斷續續地做過一些生意,也辦過小工廠,但是一直都沒取得什麼好成績。
1998年,樑伯強從報紙上看見一條新聞,說的是當時的朱鎔基在一次會議中說道:“我沒用過一把好的指甲鉗,我們生產的指甲鉗剪了兩天就剪不動指甲了,使再大的勁也剪不斷。”米鎔基這句話是以小小的指甲鉗為例,要求輕工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開發新產品。這句話,一下子把樑伯強吸引住了,這不就是一個大商機嗎?
樑伯強意識到這一點以後,迅速做了市場調查,發現國內確實沒有生產指甲鉗的知名品牌,市面上的這些指甲鉗也基本上是由一些小五金廠作為副業生產的,而指甲鉗也只在一些小商品市場才能看見,很少會在精品櫃裡看見其身影,“不專一,不專業!”樑伯強觀察了國內的指甲鉗市場後,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粱伯強隨後馬不停蹄地考察了德國、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度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在德國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指甲鉗品牌“雙立人”,但“雙立人”也只是把指甲鉗當作一個附屬產品來生產,至於在指甲鉗生產力最強的韓國,越來越多的企業放棄了生產指甲鉗,說明指甲鉗的品牌價值還沒有人認識到。
樑伯強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想到要做指甲鉗品牌,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不久,樑伯強在廣東中山市成立了“聖雅倫”公司,專門生產指甲鉗。立志要做出指甲鉗裡的精品!在生產中,他容不得半點偷工減料,一切的衡量標準就是四個字:“力求最好”。他把自己的指甲鉗命名為“非常小器-聖雅倫”,決心要從“小”處做大文章!
2000年3月的一天,粱伯強發現了一批價值約300萬元的指甲鉗有質量問題,他毫不猶豫地當著所有員工的面把那批問題指甲鉗銷燬了。這樣做就是為了讓質量的重要性深入到每個員I的心中,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
粱伯強一些做大生意的朋友紛紛不解地問他:“指甲鉗是一種便宜貨,地攤上到處都是。能有幾毛錢利潤?這種小生意就像是在啃螞蟻腿——沒肉!”而粱伯強卻認為,再細的螞蟻腿它也有肉,只要專一、專業,螞蟻腿也能餵飽肚子!
在粱伯強嚴格的要求下,公司生產出來的指甲鉗果然與眾不同,不僅外觀好,而且非常耐用。投放市場後,就連一些商場的精品櫃也競相將他的指甲鉗擺上了展示櫃。雖然價格比一般的小商小販那裡要貴一些,但這擋不住消費者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樑伯強把指甲鉗推進了歐美等國外市場,精美的外形和過硬的質量同樣深深打動了國外消費者。一時間,國外的商人紛紛上門來尋求代理合作業務。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難題,樑伯強的指甲鉗就開始在國外市場上唱起了主角!
短短几年時間,在樑伯強堅持用質量說話的原則下,目前他的企業發展成了中國最大最專業的指甲鉗生產商,每年銷售額達數億元,而他的“非常小器·聖雅倫”也成了中國指甲鉗第一大品牌,名列世界三甲!
對於自己的成功,樑伯強常常自謙地說:“我只是既然認準了要啃螞蟻腿,那就專心地啃螞蟻腿,再細的螞蟻腿也有肉!”
中外名人勵志傳記故事:把粉筆橫過來寫
“股神”沃倫·巴菲特並不是生來就是股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甚至是一位非常失敗的商人!
20世紀50年代初,巴菲特從哥倫比亞商學院畢業後,用父親給他的5000美元辦了一家小公司,但遺憾的是,在之後的好幾年裡,他經營的公司異常慘淡,股票投資也一塌糊塗。
有一次,巴菲特自認已經把所學到的知識用得非常正確了,可他還是被無情的市場給擊敗了,沉痛的打擊再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他落魄地來到他的老師身邊,向老師倒了許多苦水後沮喪地說:“我已經用上了我所有的知識和經驗,可是為什麼我還是無法成功呢?”
他的老師名叫本傑明·格雷厄姆,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經濟學教授。他聽了巴菲特的話後,沒說什麼,只是把巴菲特帶到了他曾經學習過的教室裡,然後拿出粉筆在黑板上畫了3個點,接著把粉筆交給巴菲特說:“請用一條直線將這3點連起來!”
這簡直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巴菲特想不明白這與他的失敗有什麼關係,他有些納悶地接過粉筆,然後輕易地畫出了一條連線那3個小點的直線。巴菲特把粉筆交給老師說:“我把這3個點連線好了!”
格雷厄姆點了點頭,沒說什麼,接過粉筆繼續在黑板上畫起了小點,這一次他畫了3排,橫豎各3點共9個小點,排列成一個“田”字形,橫豎間距足有8釐米。格雷厄姆把粉筆再次遞給巴菲特說:“你再用粉筆畫一條直線,把這9個小點連線起來!”
這一次。巴菲特再也不認為那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因為無論是橫畫、豎畫或者是斜著畫,一條直線最多隻能連線起3個小點!他費盡腦筋,動用了所有幾何知識,依舊無法做到用一條直線連起那3排共9個小點。他無奈地對格雷厄姆說:“老師,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老師把粉筆接過去,然後像平常那樣握著粉筆,把粉筆頭對著黑板問:“你確定無法用這支粉筆畫出一條足以連線起這9個小點的直線?”
巴菲特再次想了想,最後確定地點點頭回答說:“絕對不能!”
格雷厄姆聽了他的話後,把粉筆橫壓在了黑板上,然後“唰”的一聲畫上去,頓時黑板上出現了一條足有8釐米寬的直線,而這條直線,剛好把那9個小點全部都“掩蓋”在了裡面。
“現在你還能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嗎?”格雷厄姆接著意味深長地說,“你認為粉筆只有一種握法,但事實上,它還可以橫過來寫,而這些,任何老師和書本都沒有教過你!你所有的知識與經驗也是一樣,你不能用固有的知識作出死板的判斷,所以你不能只按照理論來走現實中的每一步,你必須要與眾不同、獨闢蹊徑,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
巴菲特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原來畫一條能夠連線這9個小點的直線,只需要把粉筆橫過來!老師那“與眾不同、獨闢蹊徑”幾個字深深地烙進了他的心裡。
從那以後,巴菲特在公司經營和股票投資中,先後創造出了一些例如“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高”、“在別人恐懼時興奮,在別人興奮時謹慎”等獨有的理論,並屢屢成功,被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從2008年開始,在美國《福布斯》排行榜上,巴菲特那逾700億美元的淨資產一直遠遠超過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茨,穩居全球富豪榜榜首!
巴菲特在自己的《名言語錄》裡,用這樣一句話對他的“股神人生”作了精妙的概括與剖析:“創新能力比豐富的知識更具價值,有時候只需把一支粉筆橫過來寫,就能輕鬆解決全世界數學家也無法解決的問題!”
中外名人勵志傳記故事:不怕失去生命,只怕失去風度
在一次歐洲漫畫聯展上,有一幅漫畫作品與其他的作品格格不入,似乎充滿了對人生的憤怒,如同把醫生的數百張處方都抄了下來,並在上面潑了酸水。最終這幅畫榮獲了本次漫畫展的大獎。這幅畫的作者約翰尼·希科萊頓,也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躍成為英國最著名的漫畫家之一。殊不知,此時的約翰尼已經是一個身患絕症臥病在床的人了。
約翰尼·希科萊頓,1967年出生在英國倫敦附近的一個小鎮上。同大多數孩子一樣,他也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孩童時期他就喜歡上了繪畫。父親的朋友漫畫家榮恩·史密斯經常來他家做客,並帶來一些自己創作的畫作,有一次他對約翰尼說:“你不要再無所事事了,一心一意地練習繪畫吧!你有這方面的天賦,你會成功的,因為這是你的宿命。”沒想到這句話一語成真,繪畫成了約翰尼後半生的精神支柱。
29歲時,約翰尼偶爾感覺到手腳有點麻木,剛開始他沒太在意,以為是過度勞累造成的,誰知後來越來越嚴重,走路時還莫名其妙地摔倒。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大醫院檢查,誰知這一檢查,卻被醫生判了死刑。原來他得的是一種罕見的多發性硬化症,這種病病因出在免疫系統上,正常人的免疫系統只攻擊那些入侵體內的細菌或病毒,而約翰尼的免疫系統則攻擊他大腦內的神經細胞。隨著神經逐漸被破壞,他的神經將不能控制整個身體,最後使他變成植物人,全身器官衰竭而亡。
為了使自己的心臟充滿活力,約翰尼不得不吃一些味道古怪的藥,一些給羊或小馬吃的用來強心的藥,他每天試著吃一小量杯,幻想自己的心臟能像老虎一樣強壯。這時他已經不能走路了,每天只能藉助輪椅到戶外運動。他每天總是給自己找一些事做,比如照顧一下乞丐,到樓下送給他一條毯子,第二天再報警,說是他偷的。更多的時候,他只能通過畫畫來表現自己內心對生活的狂熱。
他心裡充滿希望,總是很有創意和想象力地做一些事,把想到的事情通過畫筆來表現。他把自己的臥室、客廳、廚房甚至廁所都裝上攝像頭,以便讓更多的人見證他是怎樣活下去的。他曾對著鏡頭說:“我決不會在疾病面前跪下,即使我身體不能動了,但在我躺下時,眼睛也還要環顧四周,我一定要活下去,我已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哪怕最後面前放一個大杯子,像嬰兒那樣吸流食,我也要對病魔做出決定性的一擊,保留住做人的尊嚴。”
他每天畫12個小時,有時候醒來時手裡還拿著筆。經過幾年的探索與磨合,他把長久以來積蓄在心中的對病魔的憤怒,像火山爆發一樣,在他的作品裡表現出來,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漫畫敘寫語言和視覺表現風格。大量的幽默漫畫、連載漫畫和漫畫插圖使得他卓然自樹、聲名鵲起,最終以職業漫畫家的身份立足於競爭激烈的歐美漫畫界。
5年後,約翰尼的膝蓋以下失去了條件反射,兩腿就像麵條一樣軟,手也開始發抖,不久他的雙手將無力拿起畫筆,但他不能有這種想法,他總是給自己找一些事做,把這個想法壓下去。他害怕自己的行為給身邊的人產生不良影響,就給沒有知覺的腳穿上運動鞋,每天吃大量的鎮痛藥,還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一些公益活動中。
2007年,約翰尼的病被確診後6年,他被人們稱為約翰尼·枯樹枝。他早晨起床後,不得不吞下一大把止痛藥片,然後才能上廁所,全身上下像散架一樣疼,這對一些人來說很難接受,但他仍然每天堅持創作,留下了大量的傳世之作,他的畫每幅都價值連城。他的事蹟在英國廣為流傳,多家電視臺播放了他的生活錄影,錄影中他總是精神煥發面帶微笑,絲毫看不出是一個身患絕症的人。更讓人難忘的是他常說的一句話:“我衷心祝願全世界的人都健康快樂!我要讓自己體面地活著,不怕失去生命,只怕失去風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挫折和苦難,勇敢地接受,體面地活著,才是對生命意義的最好詮釋。
中外勵志名人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