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巔教學反思
《登上地球之巔》節選自長篇通訊報道《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我們要交給學生的不能是“魚”,而要是“漁”。道理雖然簡單,做好卻不容易。就象我今天的課堂只是按照事先設計的來進行,課堂上唱主角的依然是教師自己,學生在這節課上沒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也沒有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要想讓學生課堂展示活潑有序、精彩紛呈,不可能一蹴而就,關鍵在於方法的指導和習慣的養成。超前學習中老師要深入瞭解學生所學情況,必須保障超前學習的有效,才能為展示奠定基礎。對於大家都會的完全可以不講,可以有所側重的進行展示,不必面面俱到。
展示時一步步培養,先要求學生不舉手自由發言,會什麼說什麼;再繼續要求簡單的***如字詞解釋、作者介紹等***由每組的3、4號發言,有難度的可由 1、2號發言;更進一步要求遇到同一問題如有類似或相反的看法時應主動爭辯,有理有據;再有可以說自己讀到的類似的文章或書籍,進行佳作推薦。質疑時可以是有疑而問或是有意質疑***把自己的發現提給大家,共同思考***。這個培養是需要一定過程的,可以預期其艱難和曲折,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陽光燦爛的一天。當然我的思考還很粗淺,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篇2
第一次磨課,給我如下啟示:
1、過渡要自然
教學過程中從上一個環節到下一個環節時,教師要設定承上啟下的語句,讓學生有自然而然的感受,沒有突兀、跳躍的波動,使學生聽講更專注。但我的整堂課節奏很快,缺少一些必要的過渡,給人硬碰硬的感覺,板塊與板塊之間很生硬。宋校長也幫我指明瞭道路:要預設學生的回答,抓住學生的回答自然過渡。
用這個方法,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1***由珠穆朗瑪峰圖片引到對珠峰的介紹;***2***由課題中的“地球之巔”指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也叫“埃非勒士峰”,英國“埃非勒士委員會的組織者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從而引出英國人的話;***3從英國人的話引出登山的困難。通過針對性的過渡,在評課時,有老師評價我的課教學過程很流暢,老師問題的鋪設自然。
2、語文味
第一次上課時,我只抓住人物的精神分析,沒有深入地品讀語句,缺少語文味。第二次上課時,我注意了文字細讀,抓住關鍵詞和嘗試朗讀使學生仔細領會言語內在精細之處,細細品味文學作品語言的節奏與肌理。
3、語言要簡潔課堂上,學生是主體。這個道理我也知道,但在平時的課上,不知不覺中自己講得很多。陳老師告訴我“自己的話要少,越少越好”,我也特意地注意了,針對學生的回答,我只是稍加歸納,絕不要重複,少一些哆嗦的話。但第二次課上下來,自己的話還不夠簡潔,以後要重視起來了。
篇3
1、由單兵作戰到團隊合作。
師常問“哪位同學來說一下這個問題”,不自覺的將學生框定在個人實力的展示上,而我們提倡的小組合作效果似乎不明顯。為使學生的超前學習落到實處,同時發揮小組長的作用,一超四有效模式實踐初期,我們就提出“捆綁式” 的評價方法。在實踐課堂上也應體現出小組交流的成果,不要只流於形式。換種說法“哪一組來談談看法”,從“哪個人”到“哪一組”,看似兩個字的差別實際是思想的變化。換種問法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精神,匯聚眾人智慧,成就學生。
請每組在回答問題時先加上一句“我們組的意見是……”,先從形式上要求,久而久之滲透到學生的意識中,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如有不同看法可以互相補充說明,鼓勵不同見解,提倡創意性思考,“我們組有兩種/三種看法,分別請他們說明……”
2、堅持語文教學的根本
不論那一種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驗都必須堅守語文的根本,即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千萬莫讓形式架空了語文味,聽說讀寫,感知品悟,寫作提升必不可少。老師一定要精心備課,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爭取堂堂是精品,課課可而觀摩。
登上地球之巔反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