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成語經典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想必有不少的同學都會經常找一些勵志成語經典故事來看,那麼勵志成語經典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成語經典故事:出類拔萃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繼承了孔子的儒家學說,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個超人的天才,是個聖人。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你已經是一位聖人了嗎?”

  孟子說:“連孔夫子都不敢稱自己是聖人,我又算得了什麼呢?”

  公孫丑列舉了伯夷、伊尹等以賢德著稱的人問孟子,他們是否和孔子一樣。

  孟子回答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孫丑接著又問:“那麼,他們和孔子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學生有若的一句話說:“凡是同類的都可以相比較。麒麟和走獸,鳳凰和飛鳥,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窪,它們都是同類。但前者又都遠遠超越了它的同類。聖人和老百姓也是同類,都是人,但聖人是遠遠地超出那一類的。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了。孔子是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孟子·公孫丑上》

  【求解驛站】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

  【活學活用】王凱的硬筆書法,在同學中~。

  【妙語點撥】無論是孟子還是有若,都忽視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有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沒有哪個人是絕對至尊的。做人不能甘於平庸,而應努力成為一個出類拔萃之人,敢於挑戰至尊,挑戰權威。唯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擁有舒適的生活,盡享人生之樂。歷史與社會的車輪也才能在這種不斷地超越中滾滾向前。

  勵志成語經典故事: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

  南北朝時期,公元550年,東魏的政治大權被當朝的丞相獨攬,這個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統攬著東魏所有的政事,並且有篡權奪位之心。當時的魏孝靜帝元善見只是一個“居其位,不謀其政”的皇帝。後來高洋逼迫魏孝靜帝退位,將皇位轉讓給他。高洋就這樣運用卑鄙的手段建立起了一個新的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北齊,高洋做了北齊的文宣帝。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防止東魏死灰復燃,東山再起,高洋大滅東魏元氏政權的勢力,對東魏的皇族斬盡殺絕,幾乎不留活口,以此來免除後患。

  高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極其殘忍。他首先殺死的就是魏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他用毒酒將他們毒死。之後,高洋還是覺得留有隱患,就下令把元氏宗室近親44家逮捕下獄。前後共處死七百多人,就連嬰兒也不放過。將元氏宗親殺害後,高洋還叫人將屍體拋到漳河裡去餵魚。

  高洋的行為很快就傳播開來。傳到了元氏的遠房宗族那裡,遠房宗族非常恐慌,生怕什麼時候高洋的屠刀會砍到頭上來。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聽到這話後,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非常氣憤地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改為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我寧願死而保持氣節,不願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膽小怕事的元景安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話稟告給了高洋。高洋隨即逮捕了景皓,並將他處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賜他姓高,並且升官發財了。

  但是,好景不長,殘酷的屠殺不能挽救北齊搖搖欲墜的政權。元景皓被殺不久,高洋因病死去。過了十幾年,北齊王朝也滅亡了。而元景皓那“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的正義行為,卻一直受到後世人們的稱頌。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把元景皓的“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簡化引申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個成語。

  ——《北齊書·元景安傳》

  【求解驛站】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而死,決不苟且偷生。

  【活學活用】~,無恥苟活,生不如死。劉紹棠《花街》

  【妙語點撥】元景皓不畏強權,為了氣節和尊嚴,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非常值得稱頌。他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度。在他眼中,尊嚴的價值大於生命的價值!中國還有句古語:“士可殺,不可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一個擁有強權的人並不一定能夠稱為“英雄”,但是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正義之士卻可以。

  勵志成語經典故事:東山再起

  東晉時期,有一個叫謝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時候就很聰明,不僅學識很高,而且擅長書法,寫得一手好字,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

  後來,徵西大將軍、明帝司馬紹的女婿桓溫請謝安做司馬。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謝安只好答應,這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在謝安將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員們都前來送行。這時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開玩笑說:“你過去高臥東山,屢次違背朝廷旨意,不肯出來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來了!”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謝安聽了這話,感到很羞愧。

  東山再起的典故就從這裡誕生了,這個四字成語就是從高菘說的這句話中總結出來的。

  謝安到了桓溫幕府,桓溫很高興,兩個人交談了一整天,言語間甚是投機。謝安後來官至宰相。桓溫死後,他接替桓溫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

  公元383年8月,苻堅親自帶領87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訊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謝安運籌帷幄,以弟謝石為大都督,侄謝玄為前先鋒,子謝琰為大將,率兵八萬,破前秦八十萬大軍於淝水,使東晉政權轉危為安。此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接過謝玄派人送來的捷報,平靜地看完後,未說什麼話,緩緩地轉向棋盤,與客人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了,問戰場上勝負如何?謝安答:“孩子們已把敵人殺得大敗。”說話時神色沉靜,舉止與平日一樣從容。

  ——《晉書·謝安傳》

  【求解驛站】這個成語原用來比喻辭官隱退後再度任職。而現在多用來比喻失敗後,恢復力量再幹或者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的情況。指的是東晉的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為謝安久居東山當然不是海南的東山嶺,所以稱為“東山再起”。

  【活學活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劉翔因傷退賽後透露心跡:我一定會~。

  【妙語點撥】謝安才華橫溢、潔身自好、淡泊名利,足以讓那些追名逐利、趨炎附勢之徒汗顏,也足以讓那些為了一官半職,就將人格尊嚴棄之不顧,低三下氣地吮癰舐痔者汗顏。再有,四十歲東山再起的謝安,在關係東晉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戰事宜上,運籌帷幄,以少勝多,使東晉政權轉危為安,卻淡然自若,足以使那些遇到芝麻小事便咋咋呼呼、翻江倒海的“精英們”汗顏!古為今用,重讀謝安、學習謝安,無論是對育人勵志,還是對鞭撻當前趨炎附勢、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的流弊,都是大有益處的。


勵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推薦
職場正能量精短小故事推薦
相關知識
勵志成語經典故事精選
勵志成長經典故事大全
小學生勵志成才經典故事
勵志名人經典軼事精選
成長勵志類的經典故事
大學勵志奮鬥經典故事
勵志名人經典故事傳記推薦
勵志名人經典故事
有關青春勵志哲理經典故事
勵志名人經典故事作文素材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