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傳播的名人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名人的故事總是很有影響力的,那麼關於正能量傳播名人的勵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以臥倒的姿勢登頂

  1984年,36歲的阿諾特決定購買當時瀕臨沒落的迪奧集團。這個冒險想法一公開,便引起了時尚界的嘲諷,可他執意為之,以家族建築企業作為抵押,收購下了大一倍的迪奧。接手經營後不久,阿諾特又使出怪招,辭退了迪奧原先的首席設計師,啟用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英國人來主持產品設計,這更引起了公眾的譏諷,甚至於家人也認定他這樣做將敗壞家業,於是紛紛指責。面對著家人的質疑和反對,阿諾特長嘆著氣,與他們講述了自己曾經歷過的事。

  那是15歲,阿諾特隨經營建築業的父親到工地,在那裡遇見了工人安迪。安迪長得又矮又瘦,成天待在矮房裡,像孩子一樣攤開手腳平躺在地上,從這邊滾到那邊,又從那邊滾到這邊。阿諾特見他成天無所事事,便輕蔑地說:“你老是偷懶,擔心父親給你喝西北風!”安迪嘿嘿地笑,說:“謝謝你的關心,我可是工人裡面收入最高的。”然後,他指著那棟輪廓初現的建築,驕傲地說:“給它裝頂的活兒,大家都覺得危險不敢幹,所以我單靠幹它就掙得最多!”

  原來賺得多的人,不是那些最拼命的,也非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敢於冒險的人。望著高聳入雲的樓頂,阿諾特不禁對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生起敬畏,可是看到他在地面翻來滾去,便又疑惑地問:“你為什麼喜歡在地上玩?”安迪微笑著答道:“我不是玩,而是在練功。在屋頂,手腳要騰出來做事,所以我必須習慣不借助手腳就能順利地行進。我在地面滾來滾去,其實是在練習單靠身體就能輕鬆地在平面上移動,如果掌握了這項技能,那麼在屋頂上做事和在地面做事並沒有什麼分別!”

  他愣愣地看著安迪,這才知道常人視登上屋頂很危險,是因為總要藉助手腳來攀登行進,可安迪變換了姿勢,選擇靠身體貼緊屋面來移動,這樣居然跟在地面上移動一樣。原來變換了姿勢和角度,很多冒險的事與正常的事,並無多大的區別。

  父親把公司經營成法國北部有名的建築企業,期望阿諾特將來能子承父業,於是自作主張地將他送進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學習工程知識,安排他進了自己的公司。在一個深夜,他閱讀日本企業家渡邊正雄的傳記,被裡面的一句感言吸引住:“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我敢於冒險。選擇一個專案時,如果別人都說可行,這就不是機會。我每次選擇的都是別人說不行的專案,只有別人沒發現而你卻發現的機會,才是黃金的機會。”阿諾特反覆地誦讀著它,聯想到安迪裝修屋頂的事,頓時豁然開朗:原來機會潛藏於那些看似冒險的事中,而成功者的獨到之處,卻是他們善於變換視角來看待風險,善於變換思維從風險中看到機會。

  講述完故事,阿諾特道出了自己購買迪奧和做出人事調整的原因:“公眾都批評我購買迪奧是冒險,是因為只看到迪奧因產品滯銷而導致的經營不善,卻忽略了它作為全球性奢侈品牌本身的價值,大多數人都習慣站著看事物,所以往往只關注它的現在,而我則喜歡躺下來看,所以更多地分析聯想它的過去和未來。”

  阿諾特最終排除了干擾,啟用了新的設計師。果然,在重塑產品形象後,迪奧作為世界名牌的感召力得以很快恢復,阿諾特也因此挖掘到經營時尚品牌的第一桶金。此後的26年,他又接連“冒險”購併了路易?威登、紀梵希等世界級名牌並大獲成功,組建起全球最大的時尚帝國,躋身全球第七富豪、歐洲首富。

  成功的企業家往往這樣總結創業的經驗:敢於冒險,是人生創富的第一步。其實這裡的冒險,或許僅僅是我們常人眼中的風險,而在他們變換了視角後,選擇以臥倒的姿勢攀緣後,這些風險已然成為正常的事。有些財富看似危險,實則不危險,它們潛藏在不同於平常的眼光中。

  :李嘉誠的領帶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誠外出談生意。在公司總部門口,一位員工攔住了他:“老闆,我覺得你今天的這條領帶有些問題。”李嘉誠愕然:“有什麼問題?”員工說:“老闆您穿著一身黑色的西服,不應該系紅色的領帶,這樣看起來不是很協調,而且,還可能影響到您談生意的效果。”李嘉誠看胸前那條紅色的領帶,思考了片刻,朝員工投去嘉許的目光:“你說得沒錯,謝謝你的提醒!”說完,李嘉誠轉身回到辦公室,換了一條黑色的領帶。

  李嘉誠的領帶當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那位員工還在那裡,看到了李嘉誠換了一條領帶,他才滿心歡喜地離去。可是,等到員工離開,李嘉誠從手包裡拿出原來的那條紅領帶,重新換上,而將黑領帶放回了包裡。

  這個舉動被一旁的保安看在眼裡。保安走上前來問李嘉誠:“老闆,你為什麼又要換上紅領帶?”李嘉誠笑著說:“我今天會見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與他見面,我都會系一條紅領帶,而他每次都會稱讚我係紅領帶顯得更精神。也就是說,他喜歡的是紅色的領帶,而不是黑色。”“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剛才那位員工呢?”保安又問。“雖然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夥伴的喜好,但他能細心地發現我身上領帶與服裝搭配不協調,並熱心地告訴我,所以我必須用我的行動來保護他的熱情。”

  員工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向李嘉誠提出了一個錯誤的建議。但李嘉誠沒有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反而保護了他的熱情和積極性。李嘉誠之所以會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為他懂得,員工都希望自己在老闆面前有尊嚴,被老闆重視,被老闆尊重。因此,善於給下屬留得尊嚴,這既是李嘉誠的管理祕訣,也是他為人處世的交際之道。

  :湯顯祖謎諷狂士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十二歲就有了功名,少年時便名冠一時,很受當地人們的尊重。

  有一天,鎮上一位老紳士病故,喪主特派家人去請少年湯顯祖寫祭文。可偏偏另一個村子裡有位老農做壽,其子女也來請他去寫壽聯。顯祖一想,按理說,死者為大;可按情論,死者停靈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殯前寫畢就可,而做壽卻只能在當天宴賓客時使用,何況眼下壽星家生活艱難,拿不出什麼潤筆費,我小小年紀,不可勢利。就回答那家喪主,他遲一天到,肯定誤不了事的。說完,湯顯祖先去了壽星家把壽聯寫完,這才連夜往鎮上趕。

  再說鎮上那家,因為家產富有,來弔唁的親朋眾多。其中一位遠親狂生,自恃有些文才,聽說要等個什麼湯顯祖來寫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區區小事,拿什麼架子。”他吩咐僕人筆墨伺候,鋪開宣紙,洋洋灑灑,直寫到次日天明。

  湯顯祖謎諷狂士正自鳴得意呢,湯顯祖來了。狂生沒料到這麼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當地好事的就慫恿湯顯祖也寫一篇。湯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陳詞濫調,矯揉造作,全無真意,心中很不以為然。也是年輕氣盛,便不客氣,只見他略一思索,拿起筆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驚得眾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見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風。

  狂生拿起自己熬了一夜心血寫成的東西,請湯顯祖評點。滿以為湯多少會誇讚幾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湯顯祖只是在結尾空白處寫了一句曲詞:“他去也,怎把心兒放。”狂生起先以為湯顯祖是補充去世人心態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細一琢磨,才悟出原來人家寫的是一字謎,這一字就是對他文章的評價,那臉刷地就紅了,心想,幸虧沒求人家說出來……

 

正能量晨會故事大道理
正能量的寫童話故事
相關知識
正能量傳播的名人故事
正能量勵志的兒童故事
傳遞正能量的名人故事
正能量的名人故事
關於正能量的名人故事
正能量哲理的名言警句
正能量勵志的名言
正能量唯美的名言語錄
經典正能量勵志的名言格言
正能量激勵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