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原文及翻譯賞析
《野色》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野色》這首詩把虛無的、難以名狀的境界描繪得活靈活現,表現了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那曠達、樂觀的情懷。今天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野色》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你喜歡。
《野色》原文
宋/范仲淹
非煙亦非霧,冪冪映樓臺。
白鳥忽點破,殘陽還照開。
肯隨芳草歇,疑逐遠帆來。
誰會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野色》題解
前六句以虛筆描寫了在郊野瀰漫、密密籠罩著樓臺的搖漾的春氣,它神祕而美妙,無以名之,詩人因而以“非煙非霧”來形容。這寧靜的、半透明的,與天地連成一體的春氣,似乎凝固著,但偶爾飛來的白烏忽地將它“點破”,在夕陽的輝映下,又漸漸散開,畫面也活動起來。“肯隨”兩句繪出遊走不息的春氣,顯示了春天頑強的生命力。尾聯用山簡故事,抒寫詩人陶醉於“野色”的愉悅心境。全詩以頷聯最為精彩,吳子良借梅堯臣語,評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林下偶談》***。
《野色》註釋
①非煙非霧:不是煙霧、又似煙霧,非中有是、反中含正,並不違反事實。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也是描寫一種難以確認又真實存在的雲霧水氣。
②幕冪:深濃貌。
③鳥:白鷺一類的水鳥。 點破:深濃的春氣密似網幕籠罩於天地問,白鳥飛過,使之洞開,故日“點破”。
④照開:在陽光照映下,春氣飄散。
⑤肯:豈肯。 春芳歇:王維《山居秋暝》:“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芳:春天花草香氣。歇:消失。
⑥疑:猜測之詞。 逐:追隨。
⑦誰會二句:會:理會,理解。山公:晉山濤之子山簡。他鎮守襄陽時,常往當地著名園林習家池飲酒遊賞,醉而始歸。這裡用典,只取其登高望遠,欣賞自然美景之意。
《野色》翻譯
【譯文一】
不是煙嵐也不是雲霧,密密地籠罩著樓閣亭臺。古詩百科
一隻白鳥飛來,忽然點破這連天接地的春靄,金色斜陽的照耀下,它似乎在浮動散開。
昏黃中芳草已經消歇,野色卻不肯隨之隱埋,它彷彿跟著遠處航帆,又漸漸地走近前來。
有誰能理解我像山簡公一樣欣賞自然景色的心懷?我登高縱情眺望這秀野春色,酣然酒醉才興盡歸來。
【譯文二】
不是煙,也不是霧,它濃密地籠罩著樓臺。白鳥飛來,點破了野色的沉寂;一道斜陽低低地照著,又彷彿一把劍,把它剖開。它怎麼願隨著芳草的消歇而寂滅遠去?我真懷疑,它正追隨著那遠遠的白帆,漸漸到來。有誰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遠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歸。
《野色》賞析
司馬光之父司馬池有《行色》詩:“冷於陂水淡於秋,遠陌初窮見渡頭。賴是丹青不能畫,畫成應遣一生愁。”首句由於能狀難寫之景,深得時人讚賞。范仲淹此詩首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行色》從行人角度寫野色,因此突出一個“愁”字;范仲淹詩從賞春角度寫野色,重在“妙”字。所謂“野色”就是原野景色,本當只是一種泛指,但范仲淹馳騁健筆,就是要將它描繪出來。“非煙亦非霧”,這是描繪它的形質;“冪冪映樓臺”,這是寫它的姿態。“白鳥忽點破”,反襯野色之濃;“殘陽還照開”暗顯野色在流動。“肯隨芳草歇”,寫野色淡去;“疑逐遠帆來”,寫野色捲土重來。寫到這裡,詩人的確將野色奉獻在讀者面前,他真的為我們“畫”出了野色!原來詩人筆下的野色就是春天原野上最動人的春潮:它時而流動不居,時而微步凌波,時而纏綿悱惻,時而隨風而去。似煙霧,似雨露,似朝霞,似暮靄……實際上它就是春天原野上的春氣!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野色應當就是原野的顏色,以綠為主,雜色散落其間。但是這樣寫春色就落入窠臼了。詩人抓住春氣,就是捕捉到了野色的精靈。
尾聯從寫景中跳開,不寫野色,實際上在更高層次寫野色。“山公”是晉人山簡,常醉酒而歸。這裡范仲淹借寫山簡來寫自己,正如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范仲淹是醉於酒還是醉於春色,抑或別有所指?讀者可以揣摩。
這首詩也很講究煉字。“白鳥忽點破”中“破”字精彩,白鳥的如飛箭,穿透夜色,構成動態之美;“殘陽還照開”又給夜色增添了斑斕的色彩。其中“開”字點化出境界,又和“破”字呼應,突出夜色變幻之美。其它如“歇”字、“逐”字也都見作者錘鍊功夫。
望雲樓原文及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