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褚橙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沒有激流就稱不上勇進,沒有山峰則談不上攀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曾經“煙王”變“橙王”

  75歲二度創業,曾經“煙王”變身“橙王”。85歲首度“觸電”,橙子通過電商大舉進京。近日,傳奇人物褚時健的勵志故事以及他親手栽種的“褚橙”廣受熱議。據說這甜中微微泛酸的橙子,像極了人生的味道。本文來自有機會——中國有機生活第一平臺

  褚橙每年不出雲南省就銷售一空,這讓周邊很多農戶也看到了希望。據悉,目前褚老的橙林有2400畝,年產出8000-9000噸,而今年雲南麗江等地也紛紛邀請褚老合作,並劃出了2000多畝地,希望褚老帶著農戶種橙子。

  褚老火拼國際品牌

  褚老談及為何選擇種橙子,曾表示是受了美國新奇士品牌的啟發。而胡海卿在與褚老的接觸中則瞭解到更多細節。

  那年,有個親戚帶了美國橙子給褚時健品嚐,但是口感偏酸。“為什麼我們就不能種出口感更適合中國人的橙子呢?”國外的555、萬寶路等香菸在中國橫行時,褚時健就想要做中國最好的煙並且做到了;這次,75歲的褚時健決定種橙子。

  “他們管理得很細”,胡海卿說,這幾年雲南乾旱,但褚老的果樹卻仍然能夠吸收甘甜的山泉水。原來,為了能夠將山泉水引到果園林,當年褚時健搭建了5條管道,一條水管將近200萬元,當時僅有100多萬元的褚時健只能向朋友借,朋友們沒有一個不借的,並且還放下話:“你是穩穩當當的,沒有把握不會向人借錢。”

  “褚老用的肥料也是自己的配方,用煙梗等調製的有機肥,無任何化學成分。”胡海卿說,這是一舉雙得,同時還起到了去蟲的目的。另外,褚老讓農民剪去多餘的枝葉,每棵樹只留240-260朵花,目的是為了讓每個橙子都能享受足夠的陽光和養分。

  據透露,目前,褚老還在醞釀加工飲料產品,而競爭目標對準的就是國際品牌都樂。

  褚橙已成勵志範本

  萬科董事長王石曾感慨地說:“橙子掛果要6年,他那時已經75歲了。你想象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一個大墨鏡,穿著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雖然他境況不佳,但他作為企業家的胸懷呼之欲出。我當時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樣的挫折、到了他那個年紀,我會想什麼?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

  上週,褚橙進京,微博熱議,王石微博上再次感慨:“巴頓將軍語:‘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本來生活網市場總監胡海卿發現,“購買褚橙者大多是男性”,而不少人買褚橙一到兩天後,會再次購買多箱。“一開始我們還沒想明白這其中的原因,後來,看到一些人發出微博說,吃橙子時,想到了褚老,也聯想到了自己和身邊一些正在奮鬥著的朋友,就想著要多買幾箱,送給他們,褚橙已經變成了勵志橙”。

  :一隻冰糖橙的勵志故事

  2002年褚時健被獲准保外就醫,在經歷了人生的輝煌與沉淪之後,76歲的他又回到了哀牢山,種起了橙子。起初,種橙並不為了盈利。資料顯示,褚時健的橙園發展到2006年時,總產量只有1000噸;而到了2011年,橙園的產量達到8600噸。

  到了2012年,隨著生鮮電商逐步走熱,一家名為本來生活網的生鮮電商將褚橙擺上了網路貨架。正是這一年,褚橙藉著網際網路的營銷模式走到了數以億計的年輕網民面前。觸電只是這個經典營銷案例的開始:2012年10月27日,《經濟觀察報》發表了一篇《褚橙進京》的報道,寫了85歲褚時健汗衫上的泥點、嫁接電商、新農業模式;王石微博的轉發點燃了事件,這條微博是“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11月5日凌晨本來生活正式發售褚橙,訂單紛至沓來,當天就賣了1500箱。

  就這樣,一隻普通的冰糖橙,加上了褚時健的名字,就開始變得勵志起來。

  然而,這樣的勵志橙也並不是所有勵志的人都消費得起的,據瞭解,2008年,褚橙就開始在雲南上市,與其他同類冰糖橙相比優勢並不突出,價格最多高出10%。目前網路上5公斤褚橙的售價從118元到148元不等,是普通冰糖橙價格的2到3倍。

  有媒體對褚橙進京以及褚時健精神的內容傳播進行了總結,“其核心路徑是傳統媒體、微博,主要的人群是60後、創業者、企業家,因為他們對於褚時健的經歷有感同身受的經歷。”

  也許這會讓70後、80後以及許許多多創業路上的趕路人感到匪夷所思,追捧了這麼久的勵志橙、擁簇了這麼久的勵志英雄,原來不過是一枚精心包裝的冰糖橙和一位洞悉商業智慧的營銷老手。這場傳媒和營銷的聯姻並不意在實實在在的賣橙子,相反卻讓本來皮兒薄的橙子變得“皮”厚起來。

  莫名地,褚橙的粉絲成了聽故事和講故事的人,成了褚橙營銷的志願者。

  在今天,當描述企業掌舵人的商業行為時,“博弈”無意間成為了一個高頻詞彙。而在“博弈”中,“博”有賭博、換取的意思,“弈”則有下棋之意。這兩個字恰恰包含了在成就商業輝煌過程中最重要的兩種精神---冒險與謹慎。而這正好註腳了褚橙的“另一種”精神核心: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有效的說服力,而這正是褚時健博與弈的商業精神。

  大佬們的掌聲

  褚橙的另一片掌聲來自於時下活躍在最前沿的商界大佬們,如柳傳志、潘石屹、任志強。他們在為褚時健鼓掌的同時,也迅速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隻橙子”以便迎頭趕上。於是,老百姓看到了“柳桃”,看到了“潘蘋果”。

  這樣一種商業模式的群體認購奠定了褚橙的全勝--買家買家皆讚許。然而,商業的勝利有時不一定會讓消費者獲益。倘若中國排名前一百的富豪們每人各推一個“名人果”,加上果販子的盲從,老百姓以後買水果也得先合計合計了吧。

  不僅如此,大佬們在賣果子的時候,還不忘吆喝出自己的安全品質,甚至搭上自己的信譽。殊不知,老百姓更加希望吃到嘴裡的是物美價廉的橙子,而不是故事或者名字。

  :

  2002年,褚時健投身冰糖橙這個行業時,雲南的冰糖橙市場已經飽和。但當他吃到來自澳洲的進口橙子時,就想創自己的牌子。熟悉褚時健的人說,這就和當年他看到國外的著名香菸品牌萬寶路時的反應一樣,一個勁兒地想要創造中國自己的高檔香菸品牌。

  "褚時健二次創業,進入冰糖橙這樣一個市場幾近飽和的行業,就是想要證明在體制外也能成功。"胡海卿說,橙子的利潤和菸草沒法比,褚時健選擇將生命最後的事情定格農業,無疑經過深思熟慮,"他是在探索一種新農業模式。"

  褚時健和妻子在橙園搭了工棚,吃住都在這裡。他要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種出極品橙子,把國外橙子比下去。

  白手起家困難重重。橙子剛掛果時,褚時健年年都會遇到不同問題,果樹不是掉果子,就是果子口感不好。這個沒什麼愛好的老人,買來書店所有關於果樹種植的書,一本一本地看。

  後來橙子不掉了,但口感淡而無味,既不甜也不酸,褚時健睡不著,半夜12點爬起來看書,經常弄到凌晨三四點,最後得出結論,一定是肥料結構不對。

  這種果子褚時健不敢賣到市場上,怕砸了牌子。第二年,褚時健和技術人員改變肥料配比方法,果然,口味一下就上來了。據說,這種用煙梗、雞糞等調製的有機肥,成本雖只有200多元,效果卻趕得上1000元的化肥。

  "好的冰糖橙,不是越甜越好,而是甜度和酸度維持在18:1左右,這樣的口感最適合中國人的習慣。"褚時健說。

  "他是一個標準的技術型企業家。"胡海卿評價說,褚時健學習能力強,對技術要求嚴苛,實實在在提高產品品質,紮紮實實做東西,這都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實業精神,"做企業就是要很實在,這和那些追求金融泡沫的虛擬幻覺的企業家,走的根本是兩條路子。"

  實際上,這位企業家的形象非常"土"。經常戴著草帽,穿著拖鞋。然而,當褚時健講起為了尋找水源,一天爬幾個山頭時,正在創業路上摸爬滾打的胡海卿,被這位80多歲老人的吃苦勁兒打動,覺得"不可思議"。

  2002年,王石途經雲南,專程拜訪褚時健,也曾有類似感覺。

  那時,王石領導的萬科,已連續三年當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也就在這一年,他成功登頂非洲乞利馬紮羅山和北美洲的麥金利山。

  而彼時,褚時健的第一撥橙子樹剛種下。橙子掛果要6年,而褚時健當時已經75歲了。

  褚時健的滿頭白髮與創業的豪情,在那一刻觸動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一個大墨鏡,穿著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雖然他境況不佳,但他作為企業家的胸懷呼之欲出。我當時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樣的挫折、到了他那個年紀,我會想什麼?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

  中國企業丟了經營之根

  去年,國內一家很有實力的投資公司託人問褚時健對上市有無興趣,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潛力,有意運作"褚橙"上市。

  他聽了連連擺手。"沒這個心情跟他們玩。再說,投資公司都要在上市後拿走股民一筆錢。我85歲了,管不了幾年,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錢,但虧了股民,怕別人背後指指戳戳。"

  胡海卿對此並不意外。他的印象裡,褚時健是個很實在的人,"就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褚時健言談間,流露出對上市的反感。

  胡海卿推測,褚時健習慣了種好橙子,帶領老百姓致富的路徑,"他認為錢搞錢不是一個很正的道兒,不想弄個褚橙的概念,然後去圈錢。"

  "畢竟到了他這個年齡,錢對他已經沒什麼概念。"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馮立果博士長期關注企業界動向。他注意到,與褚時健同時代的,或緊隨其後的企業家,正在走著相反的道路,他們要麼過早隕落,要麼逐漸放棄實業,轉型投身房地產、金融業,追求?呃?螅?蹩燁??

  馮立果參與撰寫的《2012中國500強企業報告》揭示了這一趨勢。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170多家民企中,已有40多家進入金融領域。

  以服裝起家的雅戈爾,如今已是實業企業進軍金融投資領域的佼佼者。2009年,雅戈爾的品牌服裝業務實現淨利潤7.05億元,而公司的金融投資業務淨利潤已達到12 .45億元。

  馮立果說,從經濟規律講,產融結合沒有錯,但它會消融企業家的實業精神。這種擔憂,在他去溫州調研後加劇。

  一個當地企業家跟馮立果講起自己的故事,他和夫人分別拿1000萬元投資,企業家辛辛苦苦做企業,一年養活幾百工人,年底盤點利潤只有幾十萬,而他的夫人出去炒樓、做風投,到年底收入翻倍。這位企業家非常感慨:"這種大反差,怎麼能實心實意做企業。"

  在馮立果看來,幹實業的一個必需要求就是要實心實意--打造一個品牌需要很長時間,產品開發也要好多年,"不能今天想幹這個、明天想幹那個,不能看什麼賺錢就幹什麼"。

  這位經濟學博士調查發現,溫州很多企業家乾脆放棄實業,轉向炒房產、炒農產品、做PE。很多溫州的富二代怕吃苦,有的去搞字畫、古董這類投資,有的還去考公務員。

  "中國經濟正處於激烈變化前夜,拜金主義盛行,很多經營者不擇手段拼命賺錢,認為人格理念修煉不著邊際,但事實絕非如此。"與松下幸之助齊名的日本經營管理大師稻盛和夫這樣警示他的中國同行。

  近幾年,稻盛和夫在中國非常流行,他經常被請來中國演講,許多網友甚至企業家都為他建立了微博群,多個地方政府甚至邀請他擔任經濟發展顧問。

  "2008年金融危機後,日本是率先起來反思的國家。"日本產業經濟研究專家白益民說,稻盛和夫等日本企業家在中國宣講的東西,一點都不神祕,大部分都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內容,他們的經營成功,恰恰說明,過去多年,"中國企業丟了自己的經營之根",必須重新找回來,這比請幾個日本企業家幫助拓展日本市場更有價值。

  地基如果紮紮實實

  一百年房子仍然會是好的

  這個"經營之根",在馮立果看來,就是踏踏實實做實業的精神。

  "做實業是掙慢錢,但卻是企業家精神的完整體現;炒樓、炒股是掙快錢,屬於短期投機行為,無關企業家精神。"馮立果說,在這點上,褚時健能夠花10年去做"褚橙"這個牌子,正是體現瞭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稀缺的"掙慢錢"的精神。"他們那一輩的老企業家不怕吃苦,是實實在在做企業。"

  讓人擔憂的是,目前流行於中國的金融、風投等"時尚行業",只是少數人從事並且獲利的行業。而實業領域不僅是國家力量強大之本,更是龐大的人口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事實證明,即便把資本運作玩到極致的美國,最終,也面臨"99%反對1%"的民意洶湧。在參加"佔領華爾街"運動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就直斥華爾街的金融大鱷,"這是一個扭曲的經濟。"

  如今,85歲的褚時健從"煙王"變身"橙王"。他的果園年產橙子8000噸,利潤超過3000萬元,固定資產8000萬元,跟他種橙的110戶農民,每年可以掙3萬到8萬元。

  在跟褚時健去果園的路上,胡海卿注意到一個細節:每當路上出現一輛嶄新的摩托車,老人都會很欣喜地花上幾分鐘向胡海卿講,這是跟他種橙子的誰家新買的摩托車。

  "現在,我們可以憑藉經濟增長實力積累一些錢,但國家要不斷增強實力,需要實實在在地積累。就像蓋一棟房子,地基如果紮紮實實,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房子仍然會是好的;但不這樣的話,二十年、三十年折舊,積累慢慢就消失掉了。"

  今年,雲南麗江等地紛紛邀請褚時健合作,劃出2000多畝地,讓他帶領當地農戶種橙子。

  這時,老人臉上流露出一種得意的神情。"他帶動了別人致富,而且要儘可能實實在在地看到別人掙了錢,日子過得好。"胡海卿說。

  這樣的笑容,也正詮釋了做實業的社會價值,和一位企業家的滿足感。

  而新的事業,也讓褚時健超越了生命的限制。這位老人神采飛揚地向胡海卿講起20年後的規劃。在他的設想中,除了銷售橙子,他還打算將褚橙做成一個果汁品牌,抗衡國際品牌--美國都樂。 [轉載]85歲褚時健勵志故事,詮釋企業家精神。

勵志傳奇故事
最勵志的名人傳記
相關知識
勵志褚橙的故事
大學勵志青春的故事
名人勵志成功的故事十篇
名人勵志成才的故事精選
勵志哲理的故事及感悟
勵志兒童的故事線上看
勵志銷售的故事精選
偉人勵志讀書的故事
偉人勵志讀書的故事大全
關於人們勵志讀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