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小學生手抄報圖片大全_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和內容***3***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端午節小學生手抄報資料

  一、端午名稱由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起源傳說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二、端午節的起源

  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此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裡或者裝在竹子裡,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三、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1.吃粽子

  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溼、和胃寧神。總的說來,粽子具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的功效。

  2.掛艾葉菖蒲

  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溼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溼,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3.佩戴香包

  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佩香囊,聚香凝神、避邪驅瘟、襟頭點綴。

  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藥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這種香氣屬中藥學理論中的五臭範疇,具有開竅醒神、化溼醒脾、闢穢悅神等功效。

  4.端午禁忌

  古人通過內觀發現,農曆五月時節乃天地交泰、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是為毒月,其中更有九天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被古人稱為九毒日,而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九毒日最不能做什麼,最要命的就是不能房事。


小學文明校園黑板報內容資料
紀念英雄烈士小學生黑板報
相關知識
趣味小學生猜物品謎語大全及答案_萬聖節遊戲
適合小學生讀的繞口令大全
小學生常見的謎語大全
小學生腦筋急轉彎大全及答案爆笑
小學生優秀的評語大全
小學生六年級評語大全
優秀小學生腦筋急轉彎大全
小學生必背歇後語大全
小學生英語繞口令大全
小學生搞笑繞口令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