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史記故事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傳而至今已兩千餘年。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太子之爭
呂太后,是漢高祖劉邦的元配,她生有孝惠帝劉盈以及魯元公主。劉邦在做了漢王以後又迎娶了定陶人戚姬,對她十分地寵愛,戚姬生了後來的趙隱王劉如意。劉盈為人仁厚柔弱,高祖認為他與自己的性格相差太遠,而劉如意的性格卻與自己十分相似,所以,他常想廢掉太子,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戚姬因為受到高祖寵幸,經常隨從他到關東去。她日夜在高祖面前啼哭,希望劉邦改立如意為太子。呂后因為已經人老珠黃,只能留守在關中,很少能和劉邦見面,兩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如意被封為趙王以後,曾經幾次差點兒替代劉盈為太子,只是依靠諸位大臣的力爭,再加上留侯張良的計策,劉盈才得以保全他的太子之位。
呂后為人性格剛毅,行事果斷,曾經輔助劉邦平定天下,而劉邦誅殺大臣也大多是由她出力獻策。呂后有兩個哥哥,他們都做了。大哥周呂侯死於征戰,因此,高祖封他的兒子呂臺為酈侯、呂產為交侯;二哥呂釋之被封為建成侯。
:擁立新君
誅滅呂氏勢力以後,朝中諸位大臣私下裡商議說:“少帝和樑王、淮陽王、常山王,都不是惠帝真正的兒子。呂后用欺詐手段用別人的兒子來假冒太子,殺害了他們的生母,把這些孩子帶入後宮並且撫養長大。呂后強迫惠帝認這些孩子做兒子,然後,立他們作為太子或者是諸侯王,藉此增強呂家勢力。現在我們已經聯手誅滅了呂家勢力,但如果對於呂家所扶植的人置之不理,待他們長大成人而掌握政權,我們這些人就都會面臨滅種的危險。因此,我們應該從劉氏諸侯王裡選出一位賢明之人,立他為皇帝。”接著有人建議說:“齊悼惠王是高帝的長子,現在他的嫡長子即位為王,從血統本源上說,齊王是高帝的嫡孫,可以擁立他為天子。”不少大臣反對說:“呂氏因為是外戚而作惡多端,幾乎毀掉了劉氏的宗廟社稷、殺盡了名將功臣。如今齊王的母家是姓駟的,他的舅舅駟鈞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惡人。假如我們擁立齊王,就等於重新扶植了像呂氏一樣的惡勢力。”後來大家又打算擁立淮南王劉長,但是由於劉長年少,他的母家人也很凶惡,於是也被否決了。大家又合計說:“代王劉恆是當今健在的高帝的兒子,是年紀最長的一位宗室王,他為人仁孝寬厚,母家薄氏嚴謹善良。況且,擁立長子本來就與禮制相符合,而代王又以仁孝聞名於天下,所以立他為天子最合適。”
:入京稱帝
宋昌剛到長安旁邊的渭橋,丞相以下的官員就都出來迎接。宋昌返回把情況報告給了劉恆,並對他說:“代王,朝廷大小官員都來迎接了,您就不必懷疑了。”劉恆隨即驅車到了渭橋。群臣都來拜見稱臣。太尉周勃上前說:“我希望單獨向大王稟報。”宋昌說:“你要說的如果是公事,就請公開說。如果是私事,在王位的人不受理私事。”周勃於是跪下獻上皇帝的玉璽和符節。劉恆辭謝說:“等到我的住所再商議吧。”
劉恆驅車進入官邸,群臣也跟著來了。諸位重臣對劉恆說:“皇子劉弘等人都不是孝惠皇帝的兒子,不應當繼位。我們商議認為大王是高帝的長子,最應該做高帝的繼承人。”劉恆說:“我沒有才能,勝任不了皇帝之事。希望你們再考慮合適的人,我是不敢當此重任的。”群臣都伏在地上,堅決請求。劉恆先是面向西坐在主人的位置謙讓了幾次,群臣於是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位置,他又謙讓了兩次。丞相陳平等人都說:“我們再三考慮,認為大王事奉高帝宗廟是最合適的。即使讓天下諸侯和百姓來考慮,也會這麼認為。我們是為宗廟社稷著想,絕不敢輕率疏忽。希望大王聽從我們的意見。現在,我們恭敬地奉上天子的玉璽和符節。”劉恆說:“既然宗室、將相、諸王、列侯都認為沒有人比我更適宜,那我就不敢推辭了。”於是就即位做了天子。他便是漢文帝。
出自史記的故事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