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有關養殖的技術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風靡歐美和日本的蝸牛食品已經逐步被我國人民所接受,也為養殖戶帶來了經濟收益。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希望能幫到你。

  蝸牛有關養殖的技術

  一、蝸牛的基本性質:陰暗、潮溼、溫暖、群居。

  二、飼養環境:樓房、平房、庭院、地下室、防空洞、溫室大棚、木盆、塑料盆、池子等均可飼養。每平方米可立體養殖成牛3000至5000只。

  三、管理問題:一個家庭成員可同時養殖成牛70000只,每天或隔數日傍晚前後,或其他業餘時間投食一次,不需專人看管。

  四、溼度和溫度:蝸牛生長適宜溫度為15-35°C左右,飼養土的溼度為30-40%,飼養箱溼度為60-80%。

  五、飼養密度:30×60×15 cm的木箱盛種牛100只。

  六、蝸牛飼料:以青飼料為主,各種蔬菜、水果、瓜果葉、薯類莖塊、野菜、剩飯菜、豆腐渣、牛羊1200個幼牛。可以吃的雜草、水草等都可以喂蝸牛。吃的東西不花錢、食量極少、每百隻種牛日食一片大白菜葉子。

  七、蝸牛繁殖的特點:種牛每年繁殖4-6次,溼度、溫度掌握得好,每月可產卵一次,蝸牛屬雌雄同體,個個產卵,每次產150-300粒,12-18天可出幼牛。平均飼養4-5個月即可出售,每隻種牛一年最少產6 00-1200個幼牛。

  八、效益分析:一個普通家庭養100只種牛是最合適的。一個蝸牛按每年最低產800粒計算,100只種牛可育出商品牛8萬隻,扣除50%的最大傷亡, 養殖戶可交售4萬隻商品牛,每隻按最低保護價收購,養殖戶可年收入4萬元,若計算純利潤,則先扣除一個人工資4000元,再扣除飼料費500元,裝置 500元,那麼年獲得三萬元是有把握的, 最後願廣大朋友,與我們共同開發國內外蝸牛市場,為國家出口創匯,共同致富奔小康做出貢獻。

  蝸牛養殖常見病蟲害防治

  結核病

  少食呆滯,甚至不吃不動,慢慢死去。預防為主,平時保持通風換氣, 溼度不宜太大。

  白點病

  常臥在飼養土上,腹足幹,足面上長出乳白色的粘膜層,成天縮在殼內,慢慢死去。用亞硝酸汞溶液每天清洗1~2分鐘,連洗3天。

  脫殼病

  外殼脫落,嚴重會使內臟露出,慢慢死去。在箱底鋪些菜園土,讓其吃土中腐殖質補充鈣或取舊石灰磨碎,讓其攝食。

  爛足病

  顏色蒼白、呆滯,長時間附著在物體上不吃不動,1周死去。用0.04 %高錳酸鉀對腹足消毒,隨後塗金黴素藥膏1次/日,連用3~4天。

  長期處於半休眠狀態 可用0.04%食鹽水或蘇打液沖洗殺菌,或用0.25kg氯黴素或金黴素拌0.25kg精料連喂幾天。

  粉蟎

  即壁蝨,寄生在蝸牛軟體部分,使之逐漸消瘦死亡。更換飼養土,用30%三氯殺蟎礬或20%蟲卵脂400倍液拌土。

  螞蟻

  主要是紅褐色或黑色小螞蟻,可用骨頭誘殺或用氯丹。

  蝸牛養殖場土壤製備技術

  蝸牛是土壤動物,在土壤中棲息、產卵和孵化,並喜歡取食土壤中的腐殖質和吸吮水分,尤其幼螺更是如此。所以,人工養殖蝸牛時,飼養土的製備非常重要。具體制備方法為:選用未受汙染的園田腐殖土2份,河沙1份,混合均勻,經太陽暴晒或用紫外燈照射3~5日,以殺滅和消除寄生蟲卵,各種昆蟲卵和幼蟲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篩去石塊和雜物,將疏鬆的泥沙土鋪襯在養殖箱***池***內備用。

  飼養土的溼度控制在30%~40%為宜,簡便的方法是以手捏泥土成團,但不滴水,並且手鬆開後泥土會很快散開即可。飼養土鋪墊的厚度一般為7~10釐米,有些養殖戶在飼養土下面先鋪一層3~5釐米的小鵝卵石或小碎石塊,以增加飼養土的透水性和透氣性。飼養土應經常保持清潔、疏鬆。投餵食物要定量、定時、定點,過剩或發黴食物要及時清除。飼養土一般要在1~2個之後即更換1次,否則會孳生各種細菌、蟎蟲等,影響蝸牛的生長繁殖。


冬季白鵝育肥技術有哪些
蝸牛有關養殖的技術介紹
相關知識
蝸牛有關養殖的技術介紹
蝸牛有關養殖的技術介紹
白玉蝸牛三高養殖新技術介紹
白玉蝸牛三高養殖新技術介紹
稻田養蟾的技術介紹
水貂養殖新技術介紹
白鴿繁殖的技術介紹
南美白對蝦養殖新技術介紹
白玉蝸牛的飼養管理技術介紹
白玉蝸牛的飼養管理技術介紹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