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繡的製作方法甌繡的文化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甌繡的製作由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綵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你知道甌繡的文化價值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甌繡的製作方法和文化價值。

  甌繡的製作方法

  甌繡的製作由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綵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豔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刺繡之所以存在差別主要是由於針法的運用的結果,甌繡經過多個階段發展和多維的整合的結果已經有:齊針、切針、套針、接針、施針、滾針、蔬針、摻針、斷針、側針、包針、纏針、網針、盤針、遊針、長短針、打子針、人字針、八字針、排排高、匹匹咬等二十幾種針法。所以,甌繡所繡製出來的繡品構圖精巧、造型準確;畫繡結合、以虛襯實;針法嚴謹、繡理分明;運針靈活、修面生動;色彩鮮明、明亮悅目。

  甌繡的文化價值

  1979年,溫州匝繡廠職工用彩色絲線100多種,針法20多種,繡成高1米、寬4米巨幅繡品《紅樓夢·十二金釵圖》,造型生動,堪稱甌繡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時,觀眾踴躍。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十二金釵”集於一圖,畫面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髮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繡面絢麗多彩、光彩奪目。

  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彙集了甌繡所有的傳統技法,採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彙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甌繡精品無不取材於古而適之於今,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充分顯示了甌繡的包容性、創新性,說明甌繡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甌繡以構圖精巧,繡法嚴謹,運針纖巧,色彩鮮明而著稱。不少佳作被選為國家級禮品,多次參展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年甌繡被浙江省列為重點保護藝種。

  甌繡《錦羽迎春》的介紹

  溫州的民間百工中,甌繡曾有過驕人的輝煌。

  清代以後,除聞名全國的蘇***顧***繡外,還有長沙的湘繡、廣州的粵繡、成都的蜀繡以及溫州的甌繡被推為全國五大名繡。西安去年發現一幅古雅典麗的“菊花珍禽”花鳥繡,有溫州名畫家馬孟容落款,其繡稿為民國時期設計。

  溫州雖處東南一隅,歷來文事蔚盛,名畫家如汪香禪、蔡笑秋、蘇昧朔、馬孟容等輩出,為刺繡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1967年出土的北宋三方經袱甌繡,以青紅絝素羅為地,翔鸞團花圖案,雙面繡、針腳齊,脫線處尚見粉本,工藝已達相當水準,足見甌繡歷史之悠遠。入清,甌繡受顧繡之影響,針法開始從平針、套針引進新針法而不斷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20年代初,溫州有“扶秀女塾”之設,創辦人蔡墨笑***名畫家蔡笑秋胞妹***,於女塾專設刺繡一科,培養了一批有文化素質的繡藝師。

  改革開放後,甌繡產值大大提高,但仍以外銷為主。這時出現了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如《紅樓十二釵》、《錦羽迎春》、《雄姿奮發》、《集瑞圓》等。

  甌繡乃甌越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針法豐富多變,享有“三雕一繡”***即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青田石雕、甌繡***的稱號,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甌繡的成功與否,與選材有關。朱啟鈐《存素堂絲繡錄》所舉之顧繡名作,如折枝芍藥、萱花蛺蝶、松鼠葡萄、海棠珍禽、勁鬆蒼鷹等為人贊好之作,並非偶然。花鳥之中,若枯楊敗草亦非其宜。國畫稱手的題材,刺繡不一定稱手;但油畫有時亦可試為亂針之繡,亂針可繡出如實而厚重的質感。

  傳統刺繡與國畫一樣講求布白,花之豔、色之麗,只有借一片白素地做文章。要使一件作品擺脫匠氣,不可不重素白。雙面繡透剔玲瓏,更在其素白之用。甌繡《錦羽迎春》、《雄姿奮發》所以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繡像、針法、設色、虛實,皆無懈可擊。
 

甌繡的製作方法甌繡的文化價值
樹脂工藝品的製作方法流程
相關知識
雙面繡的製作方法是什麼文化價值有哪些
甌繡的製作方法甌繡的文化價值
甌繡的製作方法甌繡的文化價值
蛋糕的製作方法簡單的做法
柳編的製作方法柳編的文化價值
麵人的製作方法麵人的文化價值
麵人的製作方法麵人的文化價值
陶藝的製作方法_陶藝的製作技法
十字繡裱框的製作方法
絲帶繡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