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和簡單複製
提要:現如今,人們對狀元筆記追捧有加,甚至把其奉為“成功祕笈”,除了古人早已有之的好奇心驅使外,還有著強烈的心理需求:從狀元的考學之路中,汲取其好的經驗和做法,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以便來年高中。
莫把“狀元筆記”奉為“成功祕笈”
一中考考場外,6位今年的高考生舉牌銷售“狀元筆記”,販賣考試成功學。據悉,販賣筆記的6名學生中,有5人考上清華,1人接到港大錄取通知書。面對如此優秀的考生,家長們紛紛前來購買、詢問,“狀元筆記”炙手可熱。
其實,國人對狀元的無限崇拜由來已久。《宋稗類鈔》上描述過宋朝當時崇拜狀元的情景:狀元出爐,皇帝加以青目,“公卿以下,無不聳觀”。狀元遊街時,觀者人擠人把街道變成了沙丁魚罐頭,有人擠不進去,就爬到屋上觀看。這種熱鬧讓一個洛陽人尹洙非常眼羨,說:“狀元及第,雖將兵十萬,恢復幽薊,逐強蕃於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
現如今,人們對狀元筆記追捧有加,甚至把其奉為“成功祕笈”,除了古人早已有之的好奇心驅使外,還有著強烈的心理需求:從狀元的考學之路中,汲取其好的經驗和做法,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以便來年高中。此等良願,誠可理解,卻未必有益。因為,“狀元筆記”僅僅是狀元自己根據個人情況而作,適用狀元的經驗方法未必適合其他學生。這與當今氾濫成災的勵志書籍一樣,犯的是相同的錯誤:忽略了個體差異的問題。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學習方法,所謂狀元的未必適合自己,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和簡單複製,人們也把高考狀元視作毫無瑕疵的勝利者,然後僵硬地模仿他們的成功方法,思維上的偷懶可見一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中小學教育的模式化、功利化。大搞狀元崇拜,本質上便是大力宣傳“分”中自有黃金屋、“分”中自有光明途。這必將加重全社會對分數的迷信和依賴,而這正是當前中小學教育一些弊端的癥結所在。因而,對狀元的過度炒作乃至對“狀元筆記”的放縱放任,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一條腿的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