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多欣賞,可以讓我們變得年輕一點。那就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用委屈撐開的長大。---寫給那些懷揣玻璃心的歲月

  少年時代意氣風發,做人說話難免都氣盛,接納現實,承認失敗,從天上落到地上,這是一個特別痛苦的過程。

  有人用了很短的時間,有人卻用了很久... ...

  比如我。

  如果說去南方人生地不熟的是我的一個決定的話,我得說這個決定並不冒失。

  我大學畢業之前就想著,我要走得遠一點才行,一來是不給自己想家的機會,二來是斷了後路,你才能安下心來。

  那時候北京是我最後的退路,我從一開始就很怕來北京,因為北京離家很近,幾個小時的車程,萬一我受挫了、被騙了,我邊哭邊坐車回家,估計淚痕還沒幹就到家了。

  我覺得這不行,你開始不對自己狠一點,後面一定會有更讓你哭的事兒等著你。

  這點,我始終都這麼想。

  所謂堅強,其實就是你熬過了最難的事兒,那麼以後你就會安慰自己說,再難也不會比那時候更差了。

  經歷過最差的低谷,你才有了承受能力,然後爬坡、向上,都只是一個時間的過程而已。

  去南方之後第一個決定就是不同意當時面試的那家學校的霸王條款,這件事的代價就是之後一個月裡找到不工作。

  幸運不會天天都降臨,煎熬、被否定、苦悶,甚至金錢上的壓力、迷茫,都是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

  陰差陽錯獲得的入職機總會有一種否極泰來的狂喜,而第一份工作遭遇到的吃不了的苦,一個月只有兩天帶薪假,還被建議最好不要休息,每天早中晚三班,從上午九點到晚上十點的上班安排,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設計,而是自己最不擅長的成本預算,整天在各種數字裡算來算去,這種看不到希望的堅持,總會讓人分分鐘想逃離。

  當時最大的想法就是:離開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離開這個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哪怕代價大一點都沒關係... ...

  北方公司的面試通知帶來的是離家近、對家的想念、自己喜歡的崗位、做設計的滿足,這個通知宛如天堂來信一般滿足了所有的許願,這種盲目欣喜讓我忽視了工資少了快一半的差距,還自我催眠說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哪怕錢少都可以啊!就這樣興沖沖回家了... ...

  帶著南方几個月的所謂經歷,以及唯一存下的一點車票錢。

  其實那時候是沒有任何的長進。

  回來受到的第一次打擊就是公司並不如我想象的大,家族企業註定了沒太多的發展空間,同事之間算是和平相處,睡在公司閣樓的地板上,依舊週六週日無休,每月兩天帶薪假。

  好在因為經歷過,所以更能熬得住。

  一個月後調往總部,最大的感覺就是人多嘴雜,辦公室鬥爭嚴重,裙帶關係複雜。

  住的條件艱苦,專業經驗不足,人情交往不到位,被否定、沒有自信、嚴重焦慮,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甚至一度都找不到向上的動力。

  所以現在有的時候我很理解那些給我寫信的小朋友的心情,是因為我當年也是從這樣的迷茫中熬過來,那時候非常希望有個人陪我說說話,哪怕是罵我、說我沒用都好。

  那份迷茫期真的非常難熬。

  之後遭遇的打擊就是發現自己的工資真的很少,以前你覺得為了理想,錢不是問題,後來你才知道,不論啥時候,錢都是個問題。

  當燒鍋爐的老大爺笑著說,啊?你一個月才八百,我一個月還六百呢!咱倆也差不多嘛!

  那個時候留在心底的不僅僅是失敗,還有更大的是自我厭惡... ...

  之後最大的打擊來了... ...

  那是我剛搬到設計室住的時候,雖然那暖氣充足,但是要早早起來,以防止別的同事來設計室自己還沒起床,那會很尷尬。

  起早之後洗漱完畢食堂的飯菜都還沒有好,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去跑步鍛鍊,這本來也是個無心的動作,卻被公司的總經理看在眼裡。

  公司的總經理是董事長愛人的姐姐,也是當初她把我招聘進來的。

  某一天她一早找我,說有點事兒交代我辦,我當時還猜想是不是看我最近很努力,設計稿也被老闆頻頻看中要給我提前轉正加點工資。

  所有的美夢都是用來被打碎的,異想天開最適合的就是冷水兜頭。

  總經理用一副長輩關愛的眼神看著我說,聽說你最近每天都起來跑步?

  我點點頭說,嗯,最近因為搬到設計室去住了,所以早點起來,別耽誤大家工作,另外一方面覺得冬天了多運動一下,省得感冒。

  那麼我有個事兒可能要拜託你一下。

  啥事兒?您直說就可以。

  “咱們公司燒鍋爐的那個老大爺最近因為快過年了所以提早回家了,現在鍋爐都是老張幫忙照看。”老張是我們老闆的司機,平日裡還幫著處理一些送貨之類的雜事兒。

  “我看你這孩子也勤快,最近起的又早,本來燒鍋爐的老頭每天早晨還負責給咱樓下的自行車擺好了,咱工廠女工多幾百口子人,人人都不自覺,弄得那車棚特別亂,你看你現在反正早晨也沒事兒,你就幫著擺一下自行車,等年後燒鍋爐的老頭回來再替你。”總經理一副慈眉善目的表情說著這事兒,我聽的第一反應就是屈辱。

  你會有那種感覺麼?尤其是在才畢業剛剛工作的前期,你總會覺得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會有那麼多“不公平”!

  前階段有個網友給我寫信,說她進公司之後發現自己沒有工位,被安排到印表機旁邊,和一堆廢紙坐在一起,她覺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我說我特別理解那種感受... ...

  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是新人,自己什麼都沒有,所以才會更渴望遇到一個積極向上的領導,一個和諧溫暖的環境,一份維持溫飽的工作,一個相對公平的待遇。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要的並不多,而生活卻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你,其實你索要的這些都是奢望。

  正是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才更怕被人看不起。

  我忘記了我當時是以什麼樣的表情去點的頭。

  我這人個性很懦弱,尤其是當時又沒什麼自信,我不敢去頂撞領導說,我不做這個。

  但是真的去做的時候,你又覺得厭惡的不行。

  我是全公司唯一的一個本科學歷,其他的兩個設計師一個是專科畢業,一個是成人自考的學歷。工人們都覺得我們做設計的很神祕,整天不用幹活,只是畫幾筆就可以獲得認可,現在被使喚得和勞力沒什麼區別。我內心裡那唯一一點小小的驕傲,終究在這個命令前變成了齏粉。

  我記得我第二天下樓的時候,有的職工騎著自行車來,看到我在碼自行車都很詫異地問我,開始的時候我還解釋,漸漸的就索性說,唉!領導讓幹啥咱就幹啥唄,還好沒讓我去燒鍋爐呢!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決定了,我要離開這兒,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我一定會走!因為這裡不尊重我。

  新人在懷揣玻璃心的時代,總會強調一個詞兒就是“尊重”,其實那些是當你面向社會的時候留給自己的最後一小塊遮羞布,而生活往往會展現它最殘酷的一面,將它徹底撕掉。

  你終究要學會坦然赤裸地活著。

  放棄自尊也好,委屈妥協也罷,這其實並不是所謂的打擊,而只是一種磨練。

  因為你要面對的是殘酷生活的本身。

  它,就是這樣,你不讓自己強大,你就沒辦法在這個爾虞我詐、競爭慘烈、殘酷和溫情並存的世界裡生活。

  扛得住原來你接受不了的,這就是長大。

  後來我在廣告公司也遇到過一個實習生有類似的情況,因為她輩分最小經驗最少,所以大家加班的時候很喜歡讓她去訂餐,直到有一次她忽然一臉陰鬱眼含淚水地反抗說,我不做!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給你們買盒飯的!!憑什麼讓我做?我不做。

  瞬間大家都很尷尬,幾個同事都詫異地看著她,後來其中一個同事哈哈乾笑了一下說,來來來!今天我請客,大家想吃什麼告訴我,我去買... ...

  第二天,那個實習生沒來上班。她決定放棄這裡,不再來了。

  很多前輩也許會說,訂個飯而已嘛!又不是大家要你請客,而且你還可以藉機瞭解一下每個人的口味,舉手之勞嘛!這不是挺好,這就是新人太矯情了。

  我自己因為有過早年這種“屈辱”的經歷,所以我深深地理解她的心理活動,但是又覺得她失去這個機會有點可惜... ...

  每個人都希望在職場之初能受到善待,被人肯定、被人誇獎、被人教導,但是總會有被罵、被責罰、甚至被冤枉的時候,那些就是生活這個殘酷的傢伙,拿著小錘一點一點敲打著你的心,你總要把你最脆弱的部分打掉,才能逐漸學會堅強面對。

  有的人很倒黴,他們遇到的是一記重擊,之後玻璃心破得粉碎,所以恢復的時間也無比漫長。

  有的人很幸運,他們獲得的小敲擊和讚美是並重的,所以他們往往是邊被鼓勵,邊拔出那些傷害的碎片。

  你總要給自己一個摔碎再復原的一個過程。

  也許誇獎會讓你自信和肯定,但是你所有的提高和轉變大多都是伴隨著失敗和屈辱。

  心胸是被委屈撐大的,長大的這條路,委屈是必不可少的調味料。

  我在擺自行車的那段日子裡,曾無數次的嘟囔著,自言自語地說,你覺得你們讓一個大學生擺自行車這樣合適麼?你們就是這樣尊重人才的麼?

  其實,尊重不是別人給的,是你自己掙來的。

  那些尊重不是你身背後的學歷、家長、關係,是你在這裡的獲得和成績。

  人才是需要價值來體現的,在你還沒顯示自己價值的時候,你其實就只是一個擺自行車的、訂盒飯的,你希望被人重視,那就用行動好好去做!如果你眼下需要這個平臺或者看重這個平臺,那你只能從最基本的貼票據、訂盒飯、買咖啡開始做起... ...

  這些也許你覺得是屈辱,也許你覺得是不尊重,但是如果這些你忍不了,後面更殘酷的人生,你要拿什麼來面對呢?

  你只能敲碎玻璃心,讓自己換個角度去想,熬到那個能體現你實力的機會,等到有一天大家發現你不但可以訂盒飯還可以提出新的點子、做出完美的執行、擁有一套ppt美化的法寶,你才能因此被人肯定和需要。

  沒人能給你鼓勵,你能依賴的也只有自己。

  用不服輸的態度去生活,用委屈撐開長大。***文/小川叔***

  篇二

  前段時間我在一檔綜藝節目做心理老師,對一位女嘉賓印象深刻,她看上去不能不說非常“年輕”,可是,你總覺得這種“年輕”哪兒有點不對勁:她46歲,bobo頭髮型,身材瘦削得如同少女,熱褲和高跟鞋幾乎是不變的裝備,時髦的外表下她羞澀得像只小鹿,公開場合很難大聲而完整地說完一段話,和她溝通其實是件特別不容易的事。

  我觀察了她半個多小時,終於明白那種違和感,來源於她並不是真正的“年輕”,而是“扮嫩”,裝扮舉止與實際年齡太不匹配。

  實際上,年輕是狀態,扮嫩是強求,前者很得體,後者很誇張。

  我很想知道背後的原因,私下長時間交流之後,得知她結婚很早,20多歲婚姻失敗獨自帶著女兒生活,而這幾年,剛剛交往了一位小自己9歲的男朋友,她非常希望藉助外表的年輕與男友看起來更“般配”,於是選擇了目前少女式的打扮,她小聲而猶疑地對我說:“女人難道真的越老越不值錢嗎?”

  我握握她的手,明白了所有惶恐、遊離、不得體的根源:她太怕老,拼命地留住青春。

  一部分男人和女人特別喜歡“女人過了三四十歲就不值錢”的論調,並且愛用這種觀點催促身邊原本並不焦慮的姑娘火速嫁給一個不那麼愛的人,從事一份不怎麼喜歡的工作,在灰撲撲的日子裡憋屈自己。

  可是,“貶值”或者“升值”真的能夠形容一個具象的人嗎,這兩個詞都帶有太強烈的物化屬性,而一個鮮活的人,不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固體,ta的精彩和年齡並沒有絕對關係——

  你不能指望20歲拖沓懶散一事無成的女人,到了40歲絕地反擊成為勵志偶像,她們最大的可能性是沿著20歲就設定好的方向,滑向更加平庸無奇的40歲;你也很少看到20歲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姑娘,變成40歲臃腫肥胖目光凝滯的中年婦女,她們40歲依舊有自己的精氣神,依舊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優秀和拙劣都是一種習慣,20歲時有個好狀態,慣性支援下的40歲也不會太離譜。

  而那些40歲就貶值的女人,往往20歲的時候,價值也不太大。

  7月10日,2015年度韓國小結決賽結束,24歲的女大學生李敏智奪得冠軍,可是,全場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女人並不是身材傲人的冠軍,而是評委席上一身得體白色衣褲、44歲的李英愛,她髮型自然,全身上下沒有一件誇張的首飾,安靜溫和地坐在評委席上,可是,幾乎所有新聞的標題都是《2015韓國小姐出爐,李英愛出席搶風頭》。沒錯,就是這個44歲的女人,在最靠外貌吃飯的演藝圈,依舊以符合年齡的知性優雅俘獲了絕大多數人。

  還記得那篇關於李英愛的網路圖片熱帖,內容是她的一組家庭畫報,攜全家上鏡,和丈夫在一起時溫暖賢淑,帶著一對龍鳳胎兒女時童趣十足。

  這個被稱作“氧氣美女”的資深美人,畢業於漢陽大學戲劇電影學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學歷高、緋聞少、形象佳,38歲嫁給美韓僑鄭豪泳,40歲在首爾生下一對龍鳳胎,都說她的孩子們是韓國明星寶寶中最漂亮的,甚至是媽媽“純天然”美女的最佳佐證,可是,大多數看到她照片的人,都不會僅僅把她當作一個“美女”,而情不自禁被她星星一樣明亮的眼神和太陽一般明朗的微笑吸引——她的美不在於沒有皺紋,而在於自然、自由、自信的狀態。

  楊瀾今年47歲,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53歲,哈利波特的“媽媽”jk羅琳50歲,婚紗女王王薇薇66歲,我家院子裡做“小飯桌”找到事業第二個青春的張大姐55歲。

  優秀是一種習慣,會從年輕貫穿到年老。“年輕”是一個機會,而“資深”,則是日積月累的優勢。

  認為女人越老越貶值的人,內心通常有三個頑固模式:

  第一,沒有建立起安全的心理架構,所以,當生理機能逐漸衰老的時候,心理比生理潰敗得還要快。

  第二,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獨立的女性,而是某個男人身邊的女人,可男人的生物性與繁衍本能決定了他們中的一部分確實對年輕女人更感興趣——這樣總結男人似乎有點不公平,那麼補充一句,男人並不都是依靠本能生活,後天的社會化讓他們意識到,選擇伴侶的時候,年齡不是唯一的標準。

  第三,生活中沒有足夠的愛好或者寄託,分散對年齡與衰老的關注,全副心思都放在不可抗拒的老去這件令人惶恐的事情上。

  事實上,這是一個“老”女人的世界,閱歷、財富、智慧,哪一樣不需要積累,那些掌握了自己生活的“hold住姐”,哪一個不是資深女人?

  一個男人選擇比自己年長9歲的伴侶,一定不是因為她充滿膠原蛋白的臉,而是其他吸引他的優點:善良、體諒、周到、寬厚,等等。

  在那期節目中,我們剪掉了女嘉賓不合時宜的bobo頭,換掉了年輕卻不得體的短褲,訓練了她的儀態和走姿,督促她挺直腰桿大聲表達自己的觀點。

  當閃光燈照下來,她以最終造型出場的時候,全場驚歎:多麼好看自信的46歲女人。

  年齡是她的年輪,每一道都有自己的閱歷。時光可以雕刻一個女人,也可以摧毀一個女人。

  願我們都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摧毀。

美文隨筆
關於成功的勵志美文精選範文
相關知識
以母親為題的美文隨筆
遇見美文隨筆
美文隨筆摘抄
放下一切的美文隨筆
于丹教授美文隨筆
傷感美文隨筆
感悟成長美文隨筆
高中美文隨筆
美文隨筆
美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