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學生數學論文發表
初中數學教學是空間意識建立與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形成階段。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論防止初一學生數學成績的分化
摘要:要防止初一學生數學成績分化,教與學的雙方都很關鍵,教師在掌握教育理論,熟悉吃透教材的同時,抓住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環節,運用各種有利於學生吸收、消化知識的方法去鞏固完善數學教學成果。只有這樣初中數學教學成績才會有長足進步。
關鍵詞:思想教育;學習積極性;自學能力;輔導複習;樹立榜樣
當今,小學生的數學成績都比較好,但一到初一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急劇下降。初一學生數學成績的急劇分化,對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造成了很大困難。因而防止初一學生數學成績的急劇分化,是一件極其重要且難度很大的工作,那麼如何防止初一學生數學成績急劇分化呢?
治分化之病,要先究其根,要分析透徹分化的原因,就學生方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二是智慧上存在差異;三是學習方法不科學。就教師方面分析有兩點:一是教法陳舊,學生不感興趣;二是中小學銜接不好。就教材分析原因也有兩點:一是中小學數學教材的知識擴充套件量大,課後練習設計上不銜接;二是由於小學數學知識的直觀、具體、易懂到中學的抽象、深奧、難理解的變化跨度大。
為防止學生的數學成績的分化,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即教書又育人,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基本訓練,要搞好中小學數學的銜接。要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適當為學生鋪設臺階,逐步引導學生步入中學數學學習的軌道,經過實踐探索,具體方法如下: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絡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初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課任老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特別是對於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主動關心他們、徵詢他們的意見、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向他們奉獻一片摯誠的愛心、熱情輔導、真誠幫助。真正做到想學生所想、想學生所疑、想學生所難、想學生所樂、從而以高度嫻熟的教育技巧和機智,靈活自如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遊,用自己的思路引導學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調節學生的意志,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自己的心靈呼應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水乳交融,教學相長。
2.加強新舊知識同化,順利實現學生升級學習的過度
小學學生進入初中學習,無論是教材理解方面、思維活動方面、研究數學的方法方面、完成作業應用的手段方面等,與小學階段相比,都存在著明顯的梯度。在備課時就應該認真思考小學課程與初中數學課程的差異,切實瞭解學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仔細捉摸初中課程所研究的問題跟小學課程曾研究過的相關問題,在語言、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明確新舊知識間的聯絡與差別,確定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指導,幫助學生把舊知識同化新知識,讓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地達到知識的遷移,減少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困難。比如學生在小學學過分數,但仍有很多學生不能將除法的商與分數聯絡起來,由於習慣性思維喜歡將結果表示成小數,所以老說除不盡,這裡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這種思維定勢.讓學生養成把商的結果表示成分數的習慣,適應初中數學的要求。
3.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早入門
初中課程的數學知識在完成了數系的推廣後,從字母代替數開始,逐漸演變為運用符號語言進行分析和思考,將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再進行求解,抽象思維佔很大比重,尤其在幾何教中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從教師的課堂引導中,快速形成抽象思維習慣,形成分析、判斷、歸納、總結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早一點找到初中課程學習的門道。例如:初一年級的“方程的應用”,就是將生活的問題轉化為方程或方程組來解,學生雖然在小學學過方程的思想,但要求不高,學生也不喜歡用方程來解,教師要在教學中使學生了解方程解應用題的優點,明白有的問題用算術的方法求解是很困難的,而用方程則非常方便。在這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找出已知和未知的關係,恰當的設元,列出方程或方程組解決問題。
4.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很可能阻礙學生才華的發揮。學習方法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些學生雖然很用功,但成績總是上不去,這是因為他們學習方法不對頭。如很多學生用的是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法,他們並不理解一個定理、一個公式的意義,更不能靈活運用它。在學習上不動腦筋,遇到稍微靈活一點的問題就無從著手。因此,從他們一進中學的門,就要向他們介紹良好的學習方法。現在比較推崇的學習方法是:“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聽課、課後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自學”的八個環節的學習方法。要求學生做到“三先三後”,即先預習,後聽課;先複習,後作業;先看書,後提問。對於某些需要記的東西還可以編成順口溜,使學生樂於接受。如“有理數”這一章中,我就編了“數號不分家,搬數帶符號,和先定符號,再求值”的口訣,大大提高了有理數混合運算計算的正確率。
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督促實踐,反覆訓練,持之以恆,可有效地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預習,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強調弄懂、弄通概念,學會邏輯推理的方法,做到“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和“言必有據,算必有理”,提倡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對解題的格式必須要求學生規範化,解題過程完整化。特別是初一學生的每次作業、試卷教師都應及時批改,找出其錯誤的原因。因為作業和考試是鞏固知識,提高解題能力,運算能力的手段,又是及時反饋教學資訊的途徑。所以,只要通過上述手段,對學生嚴格要求,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
論初一學生數學空間意識能力發展的有效策略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是空間意識建立與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形成階段。本文立足以初一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知識學習和發展的基礎,運用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空間意識能力。
【關鍵詞】空間意識;有效策略
初中數學“空間意識”是指個體對空間與圖形及其關係的一種直覺,是一種對四周環境及對環境中物體形狀組成的幾何觀點,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能夠直覺地看出物體或圖形的空間結構、位置關係與幾何特徵,並抽象出相關的幾何概念、模型或問題;其次是能夠把自己的想法直觀化,或者用幾何模型區表示抽象的數學物件、形式與結構;最後是能夠自覺地把所學的幾何知識運用於各種具體問題中。空間意識能力是初中數學三個基本能力之一,是一種智力活動。初一學生的幾何水平處在由合情推理向邏輯推理的發展過程。
一、“做中學”策略——讓學生在活動中促進空間意識發展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是各種心理活動的基礎,也是意識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不妨增設如下的環節,在寓教於樂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1.仔細看一看,看出幾何的味道
空間意識的發展與直觀有密切的聯絡。數學中的空間想象能力的養成,要有豐富的空間形式素材的積累。注重“感知”平日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立體圖形。如:書本,籃球,梯子,鉛垂等。讓學生說出熟悉的平面圖形。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能對立體圖形的視覺資訊進行篩選與處理,以排除無關的資訊,如顏色,大小,通過直觀觀察,積累對空間圖形的理解和熟悉能力。
2.多媒體演一演,演出想象的空間
空間意識與視覺過程有關。幾何物件一般有三種想象性的表徵方式;一是具體的實物或模型;二是經過數學化的直觀圖形;三是前兩者的內化結果—表象。如在情境匯入時,教師多媒體出示圖例讓學生觀察後說出常見的基本圖形,色彩鮮明的圖例,使可觀效能增加。教學運動型幾何題時,如有兩個以上的運動點,可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直觀化的過程,變化規律使學生促進空間意識的經驗。
3.大家議一議,促進空間意識的發展
在立體幾何教學中儘量出示直觀模型,運用直觀手段,通過展示模型和教師製作的幾何課件,引導學生觀察,進而在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與探究。如圓與圓的位置關係教學,讓學生討論圓與圓不同位置的情況,促進思維的發展。
4.仔細想一想,建立空間的概念
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的學習入門都是難點。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間概念,在頭腦中難以形成較為準確、直觀的幾何模型,為了化解這一難點,最有效的辦法是引導學生製造模具,手腦並用,實物演示,化抽象為直觀。
二、“教學做合一”的策略——藉助數形結合拓展空間意識的能力
1.引導做一做,藉助實物拓寬思維
空間意識能力的培養重在學生將立體圖形轉化平面圖形的對應感知能力。例如: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我們可以先用實物紙盒的載剪展開,給學生一個簡單、獨立的單一感知。如圖:由圖***1***到圖***2***,而其平面圖形則為如圖***3***。
我們可以讓學生思考,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是否還有其它的形式?你能畫出幾種不同的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試把它們都畫出來。讓學生把已做好的立方體用剪刀順著稜剪開後展開,再把平面圖形畫出,最後歸納展開圖的型別。一下子出現那麼多的圖案,學生的視野被打開了,他們意識到答案的多樣性,體會數學知識的豐富性。這是立體圖形轉化到平面圖形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初始學習階段的常用方法。
2.嘗試畫一畫,藉助圖形拓思維
空間觀念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交替作用的思維過程。幾何圖形能最簡捷最直觀地表達出空間形式,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畫圖教學。教師以身示範積極引導學生勤畫圖,畫“美”圖,讓圖畫美術與推理論證相輔相成,以此來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例如,基本的尺規幾何作圖,畫三檢視,都是基礎的畫圖和識圖的訓練內容。有條件還可以教學生運用幾何畫板軟體作圖。實踐證明較好的圖形能激發學生對空間圖形的熱愛以及促使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本質特徵,達到圖形與推理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理想效果。
教師要控制難度,分化難點,具體地指導,有步驟地去學習,利用好有限的時間,使得空間知識理論與實踐操作能結合起來。
三、運用心理效應的策略——提高學生空間意識學習的成功感
1.做一做趣味數學,增強成功體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體驗成功,降低“習得性無助”的次數,結合最近發展區原理,老師要做個會搭腳手架的人。空間類的趣味數學的學習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④,如讓學生用七巧板拼出動物,運動的人物;用火柴棒拼接圖形,如六根火柴棒拼出四個三角形,移動一根小棒使等式成立,使點,線,面,體的知識得到積極的運用。有效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中發展空間意識的能力。
2.學思結合,強化知識消化
強化策略是對知識的鞏固,在反饋中再學習與認識。研究表明,如果沒有幾何訓練,大多數人的空間意識或空間論證能力是不會得到發展的,只能停留在一種比較原始的層面上。系統的幾何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空間意識。
總之,初一學生正處於對空間意識的感知與體驗階段,通過多種教學策略與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讓我們把日常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社會生活結合起來,用學生觸手可得生活印記引導學習科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鮑建生,周超.《數學學習的心理基礎與過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80-283
[2]陶行知全集[M]第2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
[3]宋守軍.《淺談數學教學中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
[4]韋玉瑩.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J].中學數學參考,2010,5
數學畢業論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