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傳統節日
節日大家都喜歡,宋朝都有哪些節日過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一、宋代人有哪些節日
宋朝人有三種節日可以過,第一種就是皇帝生日那一天是特殊的日子,都被宋代的官方定位為節日。北宋先後的九位皇帝,依次有長春節、乾明節、承天節、乾元節、壽聖節、同天節、興龍節、天寧節、乾龍節這九大生辰節日。在節日的當天,朝廷都會舉辦大型的慶祝活動,群臣上殿慶祝,接著還有聲樂、歌舞表演,民間也會一起慶祝,出現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第二種是為了紀念特殊事件的節日,諸如宋真宗時候天慶節就是紀念天書下凡所設立,再比如宋徽宗的天應節是為了慶祝出現祥瑞所設立,這類節日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享受休假,剛才提到的天慶節,官員就得到了五天的假期,這在當時也是很長的休假了。
第三種是傳統的民間節日,諸如春節、上元節、寒食節、端午節、立冬日等等。其中的上元節也就是現在的元宵節,是當時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都城都會舉行大型的花燈展覽,百姓們也都趁這個機會出外賞燈、猜燈謎、逛市場等等,成了當時放鬆身心最主要的一種形式。
二、宋朝的節日的故事
由於民族融合加強、商品經濟發展,宋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達到一定的高度,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宋代社會經濟變革帶來社會風俗的發展與變化,促使宋代社會風俗在魏晉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趨於定型。社會風俗發展的同時,節日風俗也進一步發展、完善。因此,宋代的節日風俗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節日種類大大增加,僅官方節假日有76天,加上旬假等假日,宋代節假時間總計達124天,而唐代的節日僅僅有46天。”彭恆禮說,歲時風俗,到宋代也發展得相當完備。節日與社會經濟等因素緊密相連,隨著商品經濟勃興,宋代城市興起,奠定新的城市格局。社會政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人們開始務實,追求理性,這種社會變革影響到當時社會各個層面。人們對待節日的理念悄然發生變化,宋代節日的宗教、祭祀因素減少,節日娛樂性增強,其中以官定節日最為豐富。以上元節為例,政府參與很廣,百姓狂歡,節日內容豐富,節日文化的功能得以展現。
宋代官方十分重視節日以及節日所發揮的社會作用,在官定節日中通過舉行一系列具有象徵意義的活動來實現朝廷的思想教化對民風的導引,而在官定節日活動中也滲透了民間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情趣。由於宋代節日象徵意義更加豐富,娛樂性增強、宗教祭祀的成分相對減弱,世俗化不斷增強,民間也積極參與到官節中,官方和民間相互影響,積極互動,構成了宋代官定節日的整體。受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宋代官定節日添加了很多娛樂因素,例如在聖節中加入了全國性的會演、隊舞。政治性節日也有賞心樂事。
宋代時的很多民間傳統節日保留至今,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而我國漢民族傳統節日的壓軸戲,非新年莫屬。呂原明在《歲時雜記》中記載:是日,朝廷下令免收公、私房租和准許京城百姓“關撲”***主要是賭博***三天。民間用鴉青紙或青絹剪成大小蟠,由年長者戴之,或貼於門楣。陳元靚在《歲時廣記》卷5《元旦上》中記載:家家飲屠蘇酒、吃麵條。從早晨開始,百姓穿上新衣,往來拜節,並燃放爆竹。宋代極其重視歲時節令,所以,除夕民俗活動更是隆重熱烈。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6《正月》中描述:各坊巷擺設食物、日用品、柴炭等,馬行、播樓街、州東宋門外等處,都搭起綵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靴鞋等。其間開設舞場、歌館,車馬交馳,熱鬧異常。傍晚,貴家婦女出遊或進市店飲宴。楊元咎在《雙雁兒·除夕》中記載:“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沉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則描繪了除夕夜親友相聚,互道祝福的情景。
中國清明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