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考名著閱讀練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2日

  名著閱讀可以說是中考語文試卷每年必考的題型,考生需要重視平時名著閱讀題的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同學們練習。

  1:

  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林黛玉聽見寶玉奚落寶釵,心中著實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勢兒取個笑,不想靛兒因找扇子,寶釵又發了兩句話,他便改口笑道:“寶姐姐,你聽了兩出什麼戲?”寶釵因見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態,一定是聽了寶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願,忽又見問他這話,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罵了宋江,後來又賠不是。”寶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麼連這一齣戲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說了這麼一串子。這叫《負荊請罪》。”寶釵笑道:“原來這叫作《負荊請罪》!你們通今博古,才知道‘負荊請罪’,我不知道什麼是‘負荊請罪’!”一句話還未說完,寶玉林黛玉二人心裡有病,聽了這話早把臉羞紅了。 ……寶釵再要說話,見寶玉十分討愧 ,形景改變,也就不好再說,只得一笑收住。

  ***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年版***

  24. 選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說家 ***人名***。***1分***

  25. 林黛玉是全書著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個性鮮明,多愁善感,可選文卻表現了她少有的喜形於色,寫到了她的“得意”,請說說她得意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寶釵再要說話,見寶玉十分討愧,形景改變,也就不好再說,只得一笑收住。”此處描寫 體現出寶釵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4. 紅樓夢 曹雪芹***共1分,每空0.5分***

  25. 圍繞“因為寶玉奚落了寶釵”回答。***共2分,意思對即可***

  26. 圍繞“把握分寸;能夠忍讓;見好就收;進退得宜;寬容大度;善解人意;善於察言觀色;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圓滑世故;頗具心機;富有心計”回答。

  2:

  ***1***下而一段文位元組選自《西遊記》第四十二回,讀後同答問題。***3分***

  話說那六健將出洞門.徑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請老大王吃我師父,老大王斷是牛魔王。我老孫當年與他相會,真個意合情投,……雖則久別,還記得他模樣,且等老孫變作牛魔王,哄他一鬨,看是何如。”

  孫悟空變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紅孩兒的懷疑並最終被識破的?後米孫悟空又是怎樣救出師父的?

  ***2***《格列佛遊記》中語言學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詞彙,採用以物不意的辦法表達思想。請你依據原著內容說說這個辦法的不方便之處。***2分***

  答案:

  4.***1***“牛魔王“以吃齋為同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紅孩兒懷疑,又因答不出紅孩兒的生辰,被紅孩兒識破。孫悟空打不過紅孩兒,便請來觀音菩薩,觀音降服紅孩兒,悟空救出師父。

  ***2***如果一個人要辦的事情較多,範圍比較廣泛,他就不得不把一大捆東西背在背上,費時費力。

  3:

  ***1***在閱讀施耐庵創作的以男人為主線的《水滸傳》時,我們不應該忽略作品裡那些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右

  圖中的女性人物是梁山英雄群體中的一員,請寫出她的姓名 ,並用兩個四字短語概括其優秀品質 。***3分***

  ***2***下列關於文學名著內容及常識的表述,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後,曾經用一根風箏線探路……後來,湯姆在無意中發現了光亮,最終兩人循著光亮一起走出了困境。

  B.利立浦特小人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的故事,出自斯威夫特的長篇小說《格列佛遊記》,這個故事巧妙地抨擊了當時英國宮廷和大臣們的昏聵無能。

  C.《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散文,寫了阿長與“我”之間的許多往事,如講美女蛇的故事,讓“我”吃福橘,給我買《山海經》以及一起尋蟬蛻等,表現出她的熱情好事與心地善良。

  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敘述了保爾的精神成長曆程,其中一次寫他傷寒病癒後,來到埋葬瓦麗亞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戰友,在沉思中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答案:

  ***1***孫二孃,武藝高強,精明豪放,有勇有謀,為人仗義等***注:要體現優秀品質***

  ***2***C***“講美女蛇的故事”是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

江蘇中考名著閱讀練習
四川中考語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知識
江蘇中考名著閱讀練習
江蘇中考名著閱讀練習
江蘇中考英語閱讀練習題
江蘇中考語文閱讀練習題
江蘇中考語文閱讀練習題
江蘇高考英語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江蘇高考語文閱讀練習
江蘇中考英語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江蘇中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江蘇中考英語閱讀理解例題帶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