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考文言文閱讀訓練題附答案譯文
隨著青海高考語文科目對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更需要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重視文言文閱讀的訓練,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青海高考文言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供各位考生閱讀練習。
青海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元和五年,天子曰:“盧從史始立議用師於恆,乃陰與寇連,誇謾凶驕,出不遜言,其執以來!”其四月,中貴人承璀即誘而縛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趨譁,牙門都將烏公重胤當軍門叱曰:“天子有命,從有賞,敢違者斬!”於是士皆斂兵還營,卒致從史京師。壬辰,詔用烏公為銀青光祿大夫、河陽軍節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張掖郡開國公。居三年,河陽稱治,詔贈其父工部尚書,且曰:“其以廟享。”即以其年營廟於京師崇化裡。軍佐竊議曰:“先公既位常伯,而先夫人無加命,號名差卑,於配不宜。”語聞,詔贈先夫人劉氏沛國太夫人。八年八月,廟成,三室同宇①,祀自左領府君而下,作主於第②。乙巳,升於廟。
烏氏著於《春秋》,譜於《世本》,列於《姓苑》,在莒者存③,在齊有餘、枝鳴,皆為大夫。秦有獲,為大官。其後世之江南者,家鄱陽;處北者,家張掖,或入夷狄為君長。唐初,察為左武衛大,實張掖人。其子曰令望,為左領軍衛大。孫曰蒙,為中郎將;是生贈尚書④,諱承玼,字某。烏氏自莒、齊、秦大夫以來,皆以材力顯;及武德已來,始以武功為名將家。
開元中,尚書管平盧先鋒軍,屬破奚、契丹;從戰捺祿⑤,走可突幹⑥。渤海擾海上,至馬都山,吏民逃徙失業,尚書領所部兵塞其道,塹原累石,綿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進,民還其居,歲罷運錢三千萬餘。黑水、室韋以騎五千來屬麾下,邊威益張。其後與耿仁智謀說史思明降。思明覆叛,尚書與兄承恩謀殺之。事發,族夷,尚書獨走免。李光弼以聞,詔拜“冠軍”,守右威衛,檢校殿中監,封昌化郡王、石嶺軍使。積粟厲兵,出入耕戰。以疾去職。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於華陰告平裡,年若干,即葬於其地。二子:大夫為長,季曰重元,為某官。銘曰:
烏氏在唐,有家於初;……來覲來齋,以饋黍稷。 ***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鈔》***
【註釋】①三室同宇:三個祭室同在一個廟宇中。②作主於第:在家中做好牌位。③存:指烏氏先祖烏存。下文中的“餘”、“枝鳴”、“獲”、“察”等都是烏氏先祖的名字。④是生贈尚書:他生養了獲贈尚書的烏承玼。⑤捺祿:山名。⑥可突幹:契丹將領的名字。
青海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卒致從史京師 致:招引
B.號名差卑,於配不宜 宜:合適
C.走可突幹 走:趕跑
D.積粟厲兵,出入耕戰 厲:磨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於體現烏承玼父子忠心報國的一組是*** ***
①中貴人承璀即誘而縛之 ②天子有命,從有賞,敢違者斬
③先夫人無加命,號名差卑 ④烏氏自莒、齊、秦大夫以來,皆以材力顯
⑤從戰捺祿,走可突幹 ⑥積粟厲兵,出入耕戰
A.①②④ B .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6.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誘捕叛將盧從史的危急時刻,烏重胤擋住軍門,正氣凜然,控制住了局面。朝廷對他嘉賞提拔,並給予他建立家廟、先祖享祭的榮耀。
B.烏氏宗族源遠流長,《春秋》上即有記載,歷代都以才智能力顯揚於世。入唐後成為名將之家,烏重胤因平叛有功而被封為河陽軍節度使。
C.烏氏家廟於元和八年建成,用以祭祀烏重胤的先祖三代人:父親工部尚書、左武衛大烏承玼,祖父中郎將烏蒙,曾祖父左領軍衛大烏令望。
D.這篇碑銘重點突出,著重記敘了烏承玼父子捨生忘死報效國家的感人事蹟,而對他們先祖的事蹟則略去不述,這樣寫使碑銘的重點得以突出。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後世之江南者,家鄱陽;處北者,家張掖,或入夷狄為君長。***5分***
***2***思明覆叛,尚書與兄承恩謀殺之。事發,族夷,尚書獨走免。***5分***
青海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A***致:送達***
5.B.***①說的是“中貴人”,③說的是“先夫人”,④說的是烏氏先祖。***
6.C***“左武衛大”是烏氏先祖唐初的烏察,從下文看,其父生前曾還被授予“右威衛”等職。***
7.***1***他們的後代有去江南的,在鄱陽安家;居住在北方的,在張掖安家;有的進入夷狄之國,成為君長。***之,到去;家鄱陽,譯為狀後或譯到安家於鄱陽;處,居住;或,有的;大意為1分***
***2***史思明又反叛了***唐朝***,烏承玼與其兄烏承恩謀劃殺死史思明。事情敗露,被滅族,尚書烏承玼獨自逃出得以免死。***復,發,族,走,大意各一分***
青海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元和五年,皇帝說:“盧從史當初建議用兵討伐恆州,但卻暗中與賊寇勾結,驕橫凶悍,出言不遜,給我把他捉拿來!”當年四月,宦官吐突承璀就誘捕了盧從史。盧從史的部下都披甲而出,拿著兵器追趕喧鬧,他的牙門都將烏重胤堵住軍門大聲呵斥道:“天子有命令,遵從者有賞,敢於違抗者殺頭!”於是士兵們都收起武器回到營中,最終將盧從史押送到京城。壬辰,皇帝下詔授予烏重胤銀青光祿大夫、河陽軍節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張掖郡開國公。居位三年,河陽郡治理得很好,皇帝下詔追封其父為工部尚書,並且說:“可以建家廟祭祀。”於是當年就在京城的崇化裡營建家廟。軍中僚屬私下議論說:“先公既然位至朝廷親近大臣,而先夫人沒有加封,稱號名分等級低下,相配不大適宜。”這些話傳到皇帝那裡,就降詔追封先夫人劉氏為沛國太夫人。元和八年八月,家廟落成,三個祭室同在一個家廟中,祭祀是從左領軍大烏令望以下三代,先在家中做好牌位。乙巳,敬升於家廟中。
烏氏寫入《春秋》,《世本》上有譜系,列入《姓苑》,在莒國有烏存,在齊國有烏餘、烏鳴枝,都是大夫。在秦國有烏獲,擔任大官。他們的後代有去江南的,在鄱陽安家;居住在北方的,在張掖安家;有的進入夷狄之國,成為君長。唐朝初年,烏察擔任左武衛大,他實際上是張掖人。他的兒子叫令望,擔任左領軍衛大。他的孫子叫蒙,擔任中郎將。烏蒙生了“贈尚書”的兒子,名叫承玼,字某。烏氏自從在莒、齊、秦等國做大夫以來,都以才智能力顯揚於世;到唐高祖武德年間以來,開始憑武功成為名將之家。
唐玄宗開元年間,烏承玼掌管平盧節度使的先鋒軍,連續打敗奚和契丹;追趕到捺祿山與之交戰,趕跑可突幹。渤海國出兵騷擾海濱,到達馬都山,官吏和百姓逃亡遷徙,失去產業,尚書烏承玼率領自己的軍隊堵住敵兵的道路,在原野上挖壕溝,壘石堡,綿延四百里,深度和高度都是三丈,賊寇不能繼續前進,老百姓得以回到自己家中,每年節省運輸費用三千餘萬錢。黑水、室韋兩國率五千騎兵來投降到他部下。他在邊地的威望更高。此後,烏承玼與耿仁智謀劃遊說史思明投降唐朝。史思明又反叛了***唐朝***,烏承玼與其兄烏承恩謀劃殺死史思明。事情敗露,被滅族,尚書烏承玼獨自逃出得以免死。李光弼將此事上報朝廷,朝廷下詔授予烏承玼為“冠軍”,擔任右威衛,檢校殿中監,封為昌化郡王、石嶺軍使。他集聚糧食,磨礪武器,有戰事就外出打仗,無戰事就回來種田。後因病離職,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日死於華陰縣告平裡,享年若干,就埋葬在華陰。他的兩個兒子是:銀青光祿大夫烏承玼是長子,次子叫重元,擔任某官。銘文曰:
烏氏在唐初就有其家族……可以用黍稷之禮,莊重地來進行祭祀。
宜昌中考文言文專練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