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學計劃
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髮展是本課程堅持的方向,也是任課教師的職責,兒童作為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一、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字,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柺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一***目標的多維性
本課程為綜合課程,教材中每一課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標,要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的傾向,全面、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顯性目標,還要關注貫穿於整個課程之中的隱性目標。
***二***活動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項活動都直接指向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實現教學目標去經歷、體驗而設計的,不是為活動而活動,為了體現活動的有效性,在教學中要明確每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全體學生真正走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學生的主體性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要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問你答”,學生圍著老師轉的局面。教學中要真正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其興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四***教師的指導性
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髮展是本課程堅持的方向,也是任課教師的職責,兒童作為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只有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才能不斷髮展和提高,教學中該導的不導,放任自流,不是課改的方向,教學應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師應注意對兒童課上生存的問題進行篩選,對學習的反饋進行指導,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
***五***評價的發展性
“立足過程,促進發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理念。本課程的評價不帶有甄別和選拔的性質,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提高專業能力”,本冊第一單元設計了“成長包”體現了新的評價觀,新的評價方式,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成長包”的作用,運用“成長包”的形式開展評價,使評價從僅僅關注結果轉變到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使學生由評價的物件轉變為既是評價的物件又是評價的主體,給每個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通過評價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促使每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三、學生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四、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低年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膽小、缺乏敢於嘗試的勇氣、任性、習慣不佳等方面問題,將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有機整和,通過一系列活動,提升兒童對問題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價值判斷能力,引導兒童培養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為習慣,幫助兒童享受到成長的快樂。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危險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通過學習,瞭解自己的家鄉,能描述家鄉的大致方位,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親身感受身邊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節約水、電、紙張等資源,為保護周圍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意識。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新。
3、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為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4、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5、充實教學內容,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實際有機聯絡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七、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開開心心每一天 8課時
第二單元 讓我的身體更棒 8課時
第三單元 我會照顧自己 8課時
第四單元 我生活的地方 8課時
第五單元 我愛綠樹,我愛藍天 8課時
篇二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為了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教育必須從他們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同時,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這些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這就要求利用《品德與生活》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二、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捉主題,也提倡兒童自己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資訊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為出發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為呈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本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三、課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絡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四、課程總目標與分類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 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 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