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學銜接講座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適應新教材,是將初高中化學順利銜接的重要方法。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要突出學科本質

  與初中階段相比,高中化學的教學容量和教學難度大為提高,課時數也比原來減少,這對剛入學的高一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跨度,許多學生感到“化學難學”,成績明顯下降。不少高中化學教師也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高中化學學習的要求差距很大。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按照高一新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結構,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適應新教材,順利完成初高中化學銜接呢?
  一、找準知識內容方面的銜接點。
  做好初高中化學知識內容的銜接,需要教師準確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真研究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用好教材,通過比較、分析,找出兩個學段在內容和要求方面的差異,找準知識內容方面的銜接點,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
  對高中化學教學而言,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知識。
  1.需要補充的知識。指初中化學出現過但不作要求而高中化學中沒有出現但作要求的部分。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酸、鹼、鹽、氧化物的通性;酸和酸性物質、鹼和鹼性物質的區別與聯絡;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結構;共價化合物的概念;同素異形現象及同素異形體等。這部分知識可採用集中和穿插教學相結合的形式來加以補充。
  2.需要分步提高和深化的知識。例如,實驗室製取常見氣體,初中只學過O2、H2、CO2的實驗室製法,分別介紹了其反應原理、儀器裝置的使用等內容。而高一化學則要求學生從反應原理、反應裝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項等四個方面歸納出製取氣體的一般方法。有關化學計算,《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並進行簡單的計算。”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將摩爾用於簡單的計算”,這一點令高一學生很“頭疼”。原因在於,學生不能將初中階段所學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與物質的質量、元素的質量與高中階段的摩爾質量相聯絡。這一過程宜採用“溫故知新”的方法,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和深化。
  二、逐漸貼近化學學科本質。
  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關鍵。初中化學教學以實踐或實驗的直觀教學為主,教師例證多、點撥多、演練多,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多,對化學原理的理解少。為了能順利開展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工作,教師應在通覽教材、把握課標的同時,深入研究初中階段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1.留舊創新,實現初高中教學方法過渡。所謂“留舊”就是保留初中化學教學的一些基本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免在高中教學中出現急轉彎,使學生不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節奏。教師應逐漸從簡單、直觀的教學方法向較深、較難的化學原理教學過渡。
  當然,“留舊”並非“守舊”,而是為了“創新”。比如,在講授氧化一還原反應時。教師可以從初中學習CuO與H2反應的“得氧、失氧”這一狹義的概念引入,要求學生標出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化合價;之後,教師可以明確指出,氧化一還原反應的特徵是: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使學生認識到自己以前所學概念的侷限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電子的得失和共用電子對的偏離或偏向來認識氧化一還原的本質。這樣,在使知識結構銜接的同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得到了延伸。
  2.以開放的活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教師要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主動探索、思考、研究,獲取知識或科學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培養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同時,教師要善於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構建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體系,指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地開展探究活動。在活動場所和時間的安排上,除了要用足、用好課堂這一主陣地外,還要關注課外、校外、家庭乃至社群等活動基地,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互補;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除了化學實驗這一重要載體外,還可以是家庭小實驗、口頭交流與討論、調查與研究、書面表達與成果展示等;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除了學生個體的探究活動外,還可以是小組合作式探究、導師指導式探究等。
  3.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在培養科學探究能力中的引領作用。化學實驗作為化學學科發展的生命源泉,在化學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治學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將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提高教學實效性。
  實際上,化學實驗不再是簡單地通過演示實驗來訓練某一項實驗技能、驗證某個化學知識,而是將實驗融入整個化學課程的始終,體現了更強的探究性、開放性、趣味性和綜合性。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師講生聽”、“師演生看”的實驗教學方式,創設一種有利於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科學探究情境,以此引領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過程:觀察實驗一發現問題一提出問題或假設一分析問題或現象一解決或解釋問題,有效地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對科學探究的理解。這既是化學實驗教學的本義,也是化學教學改革的方向。
  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大部分初中學生習慣於“完成任務”,尚未完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而高中階段,要求學生勤于思考、總結規律、掌握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逐步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方法。
  1.採取對比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的注意點。初中化學側重定性分析,只要求學生記住現象和結論,而到高中則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一開始就要讓學生明確,高中除了要知道“是什麼”外,還要弄清“為什麼”和“有多少”;初中化學以形象思維為主,通過熟悉直觀的自然現象或演示實驗,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而高中化學除要求形象思維外,還要通過抽象化、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學概念。初中化學知識量小,沒有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可以通過機械記憶取得高分;而高中化學內容繁多,比較抽象,除了要掌握物質的特性,還要尋找物質之間橫向、縱向的聯絡,找到內在規律,形成知識的立體網路。
  2.注重學習方法指導。高中化學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師將知識傳授與學法指導有機融合,使學生掌握一套較為完整的學習常規。如,新授課如何進行課前預習、如何抓住聽課重點、如何科學筆記、如何及時鞏固;實驗課指導學生怎樣把握實驗目的、怎樣弄清實驗原理、怎樣觀察實驗現象、怎樣設計實驗方案;講評課指導學生理清思路、分析對比、探索規律、求同求異;複習課引導學生梳理知識、查漏補缺、鞏固雙基、形成網路,等等。
  3.定期進行學習方法交流。交流的目的是讓學生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品質。高一是新學段的開始,一方面學生相互不太熟悉,另一方面好勝心都比較強。化學教師要建立起定期交流學習方法的平臺,讓學生之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態勢。交流的形式可採取專題講座、經驗交流、典型引路、結對幫扶、作業展覽、試卷評析等。
  4.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於高中化學難度增大,加之部分內容十分抽象,學生會對高中化學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越學越沒有興趣。面對這一問題,高中化學教師要輔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將化學知識和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絡,讓學生感受到不再是為了學化學而學化學,不僅是為了考試而學化學,而是讓學生認識到化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有用的學科”。

  :運用學科思想,學活化學知識

  化學學科體系包括3個要素,即化學知識與技能、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學科思想。課本知識是基礎,解題能力是關鍵,化學思想是靈魂。化學學科思想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有了學科思想方法,就能形成應用學科思想認識問題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正確學法,就能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就能提升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
  化學學科思想類別繁多,諸如:元素觀、微粒觀、守恆觀守恆思想、分類觀分類思想、轉化觀強弱觀、環保觀綠色化學思想、結構思想、辯證思想等。
  一、元素觀
  元素觀是開啟認識物質世界的一條重要通道。世界是物質的,物質都是由110多種元素組成的。從元素的視角看物質世界是化學學科特有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建立元素觀,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就會變得有序有條理。
  主要觀點:
  ①物質與元素的關係:元素在自然界中以遊離態或化合態存在,因此物質有單質與化合物之分。
  ②元素與原子的關係: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③元素性質與原子內部結構特點的關係:核電荷數、原子半徑、最外層電子數等決定元素的性質,因此元素可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元素化合價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有關;元素性質呈週期性變化高中學習。
  ④組成物質的元素是多樣化的,組成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這正是構成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根本原因。
  ⑤建立以某元素為核心的物質家族。看到某一種元素,能夠想到含有該元素的一堆物質。該元素在各物質中存在時的形態,包括它的價態、所處的微觀環境等。
  體驗感悟:
  組成物質的元素是多樣化的。如:依據化學組成,物質可以分為純淨物和混合物。依據元素組成,純淨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單質分為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化合物分為無機物和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分為氧化物、酸、鹼、鹽;氧化物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酸分為含氧酸和無氧酸;鹽分為酸式鹽、鹼式鹽和正鹽。
  在具體物質的學習和研究中,運用元素的觀點考察組成物質的元素是什麼?該物質的類別是什麼?該物質的核心元素是什麼?該元素的可能價態有哪些?該該物質的相關轉化是什麼?理解該元素為什麼能夠形成相關的物質?上述思維方式不僅能夠指導具體元素或具體物質的學習和研究,而且能夠進一步豐富化學元素觀。如:以元素觀為基礎的組成決定物質的性質。如CO和CO2的性質不同,組成中增加了1個O原子!HNO3和HClO3、H2S和H2O、H2SO4和K2SO4等的性質差別,僅僅相差1種元素!
  建立以某元素為核心的物質家族。以物質為載體,元素為中心,轉化為主線,這是元素觀學習的線索思路。如碳及其化合物的家族:碳單質有金剛石、石墨和C60;碳的氧化物有CO和CO2;碳的化合物有碳酸、Na2CO3、CaCO3等碳酸鹽、NaHCO3、CaHCO32等碳酸氫鹽;以碳元素形成的有機物有CH4、乙醇、乙酸等。以家族形式分類學習,物質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個有機整體,便於對比歸納總結。
  二、微粒觀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一門科學,物質由微粒構成的,物質無限可分,大宇宙,小微粒,走進微觀世界去研究物質,用微粒觀去解決具體物質的化學問題,有其重要的意義和奇妙的作用。
  主要觀點:
  ①物質都是由不同微觀粒子構成的。構成物質的“三子”為分子、原子、離子,構成原子的“三子”為質子、中子、電子。微粒很小,微粒是運動的,微粒間有間隙,微粒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從而使微觀粒子聚整合巨集觀物質。
  ②物質的變化是構成物質的微粒間結合方式的改變,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變化,有助於理解掌握物質變化的本質。
  ③化學常常是研究物質組成和物質變化的,有關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中均蘊含著各種微粒間的定量關係,注意挖掘有關微粒間的定量關係,可以巧妙且準確解決計算問題。
  體驗感悟:巨集觀物質與微觀粒子的關係圖
  物質結構中的微粒觀:物質都是由不同微觀粒子構成的。物質結構涵蓋了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等高中學習,微觀結構與每一種具體物質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因此,研究或理解具體物質的化學問題時,要全面深入微觀世界去分析、解釋、論證。
  如:分子、原子、離子都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酸、鹼、鹽溶液都是由離子構成的,離子的性質決定物質的性質,所以從離子角度去學習酸、鹼、鹽是根本,也是一個捷徑。酸的通性可以理解為H+離子的性質;鹼的通性可以理解為OH-根離子的性質;Cu2+離子的性質可以歸納為:①水溶液為藍色,
  ②與OH-根離子反應生成藍色沉澱,③可以把鐵原子氧化為亞鐵離子等等。從微粒的角度認識酸、鹼、鹽的性質,就是抓住問題的實質,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物質是巨集觀的,微粒是微觀的。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如何學習?這就要求我們閉目想象將自己變得極小,和微粒一起玩,去和微粒交朋友,去感受神奇的微粒世界。如空氣是巨集觀物質,看不到,摸不著,如何驗證我們這個空間確實有空氣的存在?如何體驗空氣中確實有N2、O2等存在?
  用手推針筒的活塞擠壓針筒內的空氣,感受空氣的壓力。空氣存在一定壓力是什麼原因?為什麼空氣能被壓縮?這些現象說明空氣中存在著微粒,它們之間有間隙,在被擠壓時,間隙變小,使體積縮小;壓縮到一定程度,微粒間的間隙很小了,就很難被壓縮了。或許多可燃性物質在空氣中燃燒,證明空氣中有O2分子的存在。或製取氣體的實驗裝置氣密性檢查。等等。
  化學反應中的微粒觀: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故任何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和原子個數總是不變的。離子反應的本質是反應物中的某些離子濃度減小,所以要從離子變化的角度來認識離子反應規律。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反應過程中有電子轉移,故要從得失電子的角度來認識氧化還原反應規律。
  如氫氣的燃燒。氫氣的燃燒實驗巨集觀現象是:純淨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壁凝結有水霧,用手觸控燒杯,燒杯發燙。
  結論: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有水生成;氫氣在燃燒過程中放出熱量。為什麼?微觀分析如圖所示
  在微粒方面,破壞舊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變化,屬於化學變化。在能量方面:破壞氫分子和氧分子需要能量,因為微粒間存在作用力;但生成水分子又會放出能量,即斷鍵需要能量,成鍵放出能量,該反應放出大量熱量的原因就是生成氧氫鍵的能量之和大於斷開氫氫鍵和氧氧鍵的能量之和高中學習。
  化學計算中的微粒觀:涉及到物質的微粒數計算均與物質中所含有的某種微粒多少有關,考查面廣,綜合度大,靈活性強,強化訓練。如講座一中的“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的含氧量計算”就是典例。
  三、守恆觀守恆思想
  守恆思想在自然科學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定量研究物質變化過程中的永恆主題,是學習高中化學的最重要學科思想之一,更是高中生要掌握的一種學習能力。
  主要觀點:守恆思想有多種表述形式,如質量守恆、元素守恆、物料守恆、原子守恆、離子守恆、電子守恆、電荷守恆、能量守恆等等。其實可以歸結為三種守恆:①化學反應是原子的重新組合故都存在著物料守恆:從巨集觀物質看即質量守恆,從微觀粒子看即粒子守恆。②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總數相等:電子守恆。③化合物及電解質溶液中陰陽離子電荷數相等呈電中性:電荷守恆。
  體驗感悟:
  守恆思想在化學定性分析中運用較為普遍。如化學式的書寫就是利用元素價態守恆;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利用質量守恆;原子是呈電中性的就是利用質子和電子的電荷守恆;等等。在化學定量計算上運用較為廣泛。守恆法作為解決化學計算題的金鑰匙,具有直觀性與快速性的特點,高中學習時,不僅要注意強化守恆意識,而且要善於抓住物質變化過程中某一特定量固定不變如質量守恆或元素守恆來解決有關定量問題。
  四、分類觀分類思想
  分類思想是人類高智力水平的活動,只有具備分類思想才能對未知領域開展系統化的研究。分類是學習與研究化學的一種常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思想,分類的目的是認清事物的特點,然後分門別類地解決具體的化學問題。
  主要觀點:世界上物質極其豐富,既有其個性,也有與其它物質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同樣,物質的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學會或理解從不同角度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分類,然後在解決某些問題時把某種物質或變化歸到某一類中,用“類”的思想去解決問題,容易把握問題的實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思路,從而有效而迅速地解決問題。
  體驗感悟:
  對具體物質的學習,按物質類屬的角度進行分類學習,便於理解掌握具體物質的化學性質。如在複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可以將氧氣的化學性質歸納為:氧氣與金屬單質反應、與非金屬單質反應、與化合物反應;學習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可以按酸性氧化物歸納為:與水、與鹼性氧化物、與鹼反應等。在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學習中,可以將碳酸鈉、碳酸氫鈉歸到鈉鹽或碳酸鹽來看待,從碳酸鹽角度對比推測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與鹽酸等酸反應、與氫氧化鈣等鹼反應、與氯化鋇等鹽反應,從鈉鹽的角度來分析碳酸鈉的溶解性等。對比分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在組成和類屬上的異同,組成上相差一個H,分屬於碳酸的正鹽和酸式鹽,碳酸氫鈉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與碳酸鈉相似。二者組成上的差異性,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能與氫氧化鈉等鹼反應。運用分類思想對已學物質進行復習或對新物質性質進行預測探究都是很有幫助的,可以有效促進高中化學學法的形成。
  把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分解、置換、複分解、氧化還原反應等,有助於分類研究化學反應,使化學反應變得有規律可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型別字母表示的通式分別為:化合反應 A+B→AB ;分解反應AB→A+B;置換反應A+BC→
  AC+B;複分解反應AB+CD→AD+CB。直觀形象,方便掌握。如複習鞏固置換反應時,可將各章節中所學的置換反應歸併分類為:金屬單質置換金屬單質Zn或Fe等置換Cu等、金屬單質置換非金屬單質Zn或Fe等置換生成H2、非金屬單質置換金屬單質H2或C等還原CuO等、非金屬單質置換非金屬單質C置換H2O生成水煤氣等等四種形式;同時還可以歸併分類為:在溶液中的置換反應金屬置換酸中氫、金屬置換鹽溶液中的金屬等、在非溶液中的置換反應氫氣置換固體、碳等固體物質置換固體等。這樣分類學習既認識了物質反應的共性,歸納總結了置換反應的規律,又體驗了物質變化的差異性,置換反應發生的條件各不一樣,還可避免CO還原CuO非置換反應的混淆,全面提高識別和判斷置換反應的能力。
  五、轉化觀強弱觀
  物質的存在不是靜止的,而是物質之間在相互的轉化。物質的轉化體現的是物質的化學性質,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認識物質的轉化,如無機物之間的轉化,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有機物之間的轉化,自然界中的轉化,實驗室的轉化,生產生活中的轉化等等;相同價態之間的轉化,不同價態之間的氧化還原轉化等。利用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人們可以研究物質的性質、製備及鑑別和提純物質。
  主要觀點:不同物質的轉化應用不同的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的轉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相同元素價態,不同物質類別間的轉化,即高中所學的各類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總是向著離子濃度減小更小的方向轉化;二是元素不同價態間的轉化,即高中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遵循強制弱的規律。例如,碳及其化合物的轉化,自然界鐘乳石形成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可以理解碳元素間價態不變的轉化;高爐鍊鐵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理解碳元素不同價態間的轉化。
  根據強制弱的反應規律,實現強者與弱者間的轉化。
  化學反應中的“強制弱”規律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是氧化還原反應,還是非氧化還原反應,一般都是“強制弱”。常見的“強制弱”反應規律有:複分解反應中強酸制弱酸、強鹼制弱鹼等;置換反應中活潑性強的制活潑性弱的等;氧化還原反應中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強還原劑制弱還原劑。熟練掌握“強制弱”的化學思想,便可以輕鬆掌握各種複雜繁多的化學反應規律。
  六、環保觀綠色化學思想
  主要觀點:初中化學課本第一單元課題1在閱讀欄目中就提出了綠色化學知識,它的主要內容是:①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②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實現“零排放”;③生產環保的產品。這就是綠色化學思想,應用綠色化學的理念進行化學學習,既可以增強環保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習效果。
  環境問題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這是涉及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如淡水危機、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機、金屬資源的危機、環境汙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白色垃圾、廢舊電池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土壤汙染、噪音汙染、光汙染、核汙染等,要形成三個觀念:保護淡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觀念;防止汙染,保護良好生態環境的觀念;節約能源,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的觀念。強化兩個現代意識:節能和減排。
  體驗感悟:
  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確保節約、環保、安全,使化學實驗符合綠色化學思想。如燃燒硫得實驗過程會產生有害氣體二氧化硫,實驗時要採取減量操作或改成封閉實驗。將白磷和紅磷燃燒的對比實驗改為分別放在試管中反應,將試管塞上塞子或套上小氣球起緩衝作用,然後把兩支試管放到熱水進行對比實驗,這樣既環保,又能明顯地觀察到實驗現象。一些簡單實驗如製取有毒的氯氣等均要進行尾氣處理或增加吸收裝置,以防止環境汙染。
  在實驗方案設計時,要貫穿綠色化學思想,用綠色化學思想指導實驗設計,有效防止汙染和充分利用藥品。如:以氧化銅為原料,設計製取銅的實驗方案。若有同學設計了方案多種:①氫氣還原氧化銅,②碳還原氧化銅,③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④氧化銅溶解於鹽酸或稀硫酸後,用鋅或鐵置換銅鹽溶液。請用綠色化學的觀點分析哪種方法最佳。
  當製備相同質量的銅時,方案④最佳。
  環保意識:水口庫區發生大規模的水浮蓮瘋長事件造成水體汙染、閩江庫灣養魚大面積死魚現象、鶴塘石板材汙水影響整個敖江流域飲水的事件、古田白木耳薰磺汙染等的原因分析。“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當今社會的流行語。
  從綠色化學原則和原子經濟性的角度討論侯氏制鹼法的綠色化學思想,證明了侯氏制鹼法是原子利用率為百分之百、沒有副產物、實現了零排放的理想原子經濟反應。
  七、結構思想
  主要觀點: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是化學學習中一種重要的推理思想,是化學學科核心的思想方法。在學習和研究各類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時,結構與性質的關係是: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這一思想貫穿高中化學學習與研究過程的始終。高中學習具體物質知識,就要按“組成、結構、性質、用途、製備”的基本思路開展,逐漸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學科思想。
  體驗感悟:
  如學習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金剛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質,可以用作各種鑽頭和切割刀口,而石墨可以作潤滑劑,為什麼呢?兩者物理性質差異之大是由於兩種單質中碳原子的排列順序不同即結構不同:金剛石是立體網狀,石墨是片層排列造成的;兩者化學性質相同是由於兩種都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中碳原子最外電子層都有4個電子即原子結構相同決定的。這是“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很好的例證。木炭、活性炭的表面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表面積大,決定了木炭、活性炭具有將相對分子質量的較大的分子吸附到自己表面性質吸附性。而無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這些都是人工製造的產物,它們都是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的,與石墨的結構相似,但碳原子排列不規則,沒有一定的結晶形狀。所以是混合物與石墨純淨物性質不完全相同。
  又如學習酸、鹼、鹽的性質,酸類物質有共同的H+離子,鹼類物質有共同的OH-離子,決定了酸、鹼具有各自的共性,學習中就要歸納好酸的通性和鹼的通性;而鹽沒有共同離子,故不提鹽的通性,但是,當不同鹽解離出的金屬離子或酸根離子相同時,則此類鹽可具有相同的性質,這些都是結構決定性質的。
  還如,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4個,電子的得和失都不容易發生,因此,碳單質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鈉原子的最外層有一個電子,很容易失去,因此,單質鈉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氫氣和氧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水和雙氧水的分子構成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八、辯證思想
  主要觀點:辯證思想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也是哲學的一種思想。對立統一的思想、一般與特殊的思想、量變與質變的思想、抽象與具體的思想、內因與外因的思想、現象與本質的思想等都是化學科特有的辯證思想。體驗前三種。
  體驗感悟:
  對立統一的思想。對立統一規律普遍存在於一切物質、現象和過程的本身之中。這些知識內容俯拾皆是,如金屬與非金屬、得電子與失電子、陰離子與陽離子、酸與鹼、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溶解與結晶、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燃燒與滅火、化學反應的吸熱與放熱等,這些內容都生動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對立統一的基本觀點。又如在溶液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帶電荷電性相反,它們具有對立性;而整個溶液顯示電中性,陽離子和陰離子必須共存且電量相同,它們又具有統一性。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得電子與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與降低,上述每一對概念所描述的意義完全相反,這就是它們的對立性;但在一個確定的氧化還原反應中卻必須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它們的統一性。學習時,認真分析其一,則必知其二。
  一般與特殊的思想。在學習具體物質時,物質間存在有普遍性共性、規律的一面,同時又有自己獨特特殊性的一面,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化學時,既要注意物質性質和變化的一般規律,又要提注意規律之外的特殊性。如:NH3、CH4等化學式的書寫,與一般物質的書寫方式正好相反,不是按照正價在左負價在右的原則書寫。又如,酸、鹼化學性質存在共性通性的一面,但不同的酸、鹼的性質又存在差異。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化學性質存在共性通性的一面,但不同的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的性質又存在差異。鎂、鋅、鋁、鐵分別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氫氣是金屬的共性,但濃硫酸、硝酸等與金屬反應就有特殊情況高中學習。還如,強酸製取弱酸是一般規律,但硫酸銅溶液與氫硫酸弱酸反應卻生成強酸:H2S+CuSO4 == H2SO4+
  CuS↓。因為,世界上的物質是千變萬化的,都一直存在一般規律和特例,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忽視這些特例。
  量變與質變的思想。量變和質變是兩個相互依存的過程。通過量的積累產生質的變化,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而質變又是量變的最終結果。如同一物質在固態、液態、氣態的三態變化,物質在不同的狀態時體積不同的原因是因為分子間隔不同的緣故。三態變化就是量變到質變的例項。無限分割一根粉筆,最終粉筆不能保持原物質的化學性質這一巨集觀到微觀的過程,這也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例證。在一些化學反應中,由量變到質變也會有很好的體現。如過量問題量對反應產物的影響,如少量或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現象;碳的燃燒,氧氣充足或氧氣不足時生成的產物;硫在空氣中或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等。物質性質氧化性或還原性與物質濃度的關係,如濃硫酸具有強烈的吸水性、脫水性和氧化性,而這些正是稀硫酸所沒有的。Cu與稀硫酸不反應可與濃硫酸反應。濃、稀硝酸氧化性不同,濃、稀鹽酸還原性不同等,高中均可學到。原子中質子數的變化引起了元素種類的改變,核外電子數的變化引起元素化學性質的改變。如:核內有11個質子的為Na元素,增加1個質子就變成Mg元素;Na原子與Na+離子、Cl原子與Cl-離子等,僅1個電子之差,二者化學性質就有巨大差別。又如:H2O與H2O2、CO與CO2、SO2與SO3都是碳氧化物,由於它們的每個分子中相差1個氧原子,導致它們的性質大不相同;生鐵和鋼含碳量不同,引起機械效能、加工效能的差別很大。
  高中階段繼續學習的學科思想還有:
  實驗觀實是求事思想:實事求是是科學的態度,也是學習化學必須遵循的學科思想;化學結論來自化學實驗,實驗是檢驗化學理論標準。如初中化學已有體驗。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理論值嚴格是2∶1,但實驗結果收集到兩種氣體的體積比,實驗值往往大於2∶1實驗用排水法收集,兩種氣體溶解度差異而導致。
  平衡觀動態平衡思想:該思想是化學學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思想的集中體現。勒沙特列原理是自然辯證法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具體化。該原理不僅適用於化學平衡,而且廣泛應用於宇宙間的一切平衡體系。高中學習。如初中化學的飽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控制變數思想:當研究多個因素之間的關係時,往往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集中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這種方法叫控制變數法。控制變數法是化學中常用的探究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這一方法可以使研究的問題簡單化。
  定性與定量思想:這是化學研究中通常用到的兩種思想方法。初中化學問題以定性為主,但在組成物質的元素判斷、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測定、混合物中雜質判斷、化學反應後剩餘物質的判斷等問題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正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運用定量思想,即把有關化學式計算、化學方程式計算與化學概念、原理、實驗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定性即物質是否存在某種屬性問題;而定量則在定性的基礎上精確地對物質的屬性進行量化表達。如對某溶液酸鹼性的描述和酸鹼度的表達、物質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的描述,都是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來對事物進行研究的。
  解決問題程式化思想:程式化地解決問題是指解決問題時按照某種機械程式步驟一定可以得到結果的處理過程。這種程式必須是確定的、有效的、有限的。簡單地說就是遇到某些化學問題的時候有相對固定的工作的方法和步驟。
  化學價值觀: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關鍵。自從有了人類,化學便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要求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而且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關注人類的價值,更關注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協調,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高中學習過程中自我感受。

  :注重初高中化學銜接,搞好高中化學教學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及知識體系的差別
  1.教學目標的差別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從教科書及教學實際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
  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應用於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
  2.知識體系的差別
  從上述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和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一定有著很大差別。準確把握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和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將有利於高中化學的學習。
  初中化學主要是從生產、生活實際出發,對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學現象進行學習與探究;通過化學實驗手段對學生進行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因此初中化學的知識體系不是很系統和完善的。教材著重於從感性認識到總結歸納到理性認識這一條構建初中化學知識體系。
  高中化學則以實驗為基礎,以基礎化學理論為指導,加強對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探究化學的基本規律與方法,加強了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絡。同時,密切聯絡生產、生活,尋求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化學問題的方法。教材著重於從“生活實際→化學實驗→化學原理→問題探究方法→化學規律”來構建高中化學知識體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學教材發現:高中化學對初中化學知識進行了合理的延伸與拓展,對初中化學教材許多之處進行很好的銜接,但是也發現存在一些盲點區。
  二、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銜接與指導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和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是決定能否學好高中化學的重要課題。我在這裡將如何學好高中化學的幾個基本的學習方法加以介紹,但願你能從中得到點滴啟迪。
  1.預習法
  預習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學生通過預習,初步感受新知。從“構建理論”和“前發展區”理論來看,預習和不預習在接受新知時所得到的學習感受差異很大。
  從表二 同一個學生課前預習比不預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感受的比較
學習感受 課前預習的學生 不預習的學生
感性認識階段進入到理性認識階段
接觸重點知識
重點知識的注意力
接觸難點知識
對難點知識的理解
思維總容量
學習效果
時間短

集中

透徹

時間長

分散

模糊

  因此,預習是學習高中化學的重要環節。
  2.類比法
  在初中化學中,學生接觸的知識面是非常有限的。而在高中階段隨著知識面的擴大,我們會遇到很多結構相似和性質相似的新物質,因此學習這些新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時,可以尋找一定的內在變化規律,可以採用“類比法”來學習的。
  3.歸納法
  學習高中化學要善於利用“歸納法”使所學知識規律化和系統化。這樣才不會使學生感覺到化學知識紊亂,也會使高中化學知識有序地儲存在大腦中。
  某些化學知識在初中化學中已經學習過,但是在高中化學中還要進一步學習。甚至某些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將在高中不同階段多次學習,這樣分散重點和難點,便於學生的學習與理解。
  從巧妙聯絡一分析得出的結論:
原電池 電解池
電極判別 正極 氧化劑參與正極反應 電極判別 陽極 與正極相連的電極
負極 還原劑參與負極反應 陰極 與負極相連的電極
電子得失 正極 得到電子 電子得失 陽極 失去電子
負極 失去電子 陰極 得到電子
反應型別 正極 還原反應 反應型別 陽極 氧化反應
負極 氧化反應 陰極 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 正極 Ag2O+2e+H2O=2Ag+2OH 電極反應 陽極 2Ag+2OH-2e= Ag2O+ H2O
負極 Cd—2e+2OH=CdOH2 陰極 CdOH2+2e= Cd+2OH
  根據上述兩個巧妙聯絡,就能很容易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在高中化學不同階段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4.實驗法
  化學實驗探究可以達到使學生獲得的化學感性知識達到去偽存真、對正確的化學知識加深理解的目的。因此要求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階段要重視實驗。要靈活運用實驗法學習高中化學知識。一方面可以通過化學實驗獲得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化學實驗糾正知識錯誤;通過化學實驗還可以使學生加強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5.溫習法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溫習法是學好高中化學的重要法寶。溫習既可以克服遺忘,又可以使所學知識清晰化、系統化,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根據遺忘規律曲線圖:
  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溫習既是必要的,也是學好化學的利劍。
  6.典型習題法
  “典型習題法”不是“題海戰術法”,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典型習題法”是指對高中化學主幹知識進行連貫,對學生基本思維方法進行綜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解題方法的化學習題進行訓練的方法。“典型習題法”是具有觸類旁通和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的學習方法。
  7.探究活動法
  積極參加課內外化學學習的探究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合作精神。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不同的化學學習興趣小組,加強學習和鍛鍊。

初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初高中化學銜接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初高中化學銜接講座
初高中化學銜接論文
初高中化學銜接畢業論文
初高中數學銜接方法
初高中數學銜接知識歸納有哪些
怎樣順利實現初高中物理銜接及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初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初高中化學實驗儀器及藥品
初高中化學基礎知識
初高中物理銜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