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來源閱讀答案
關於重陽節的來源,你們知道嗎?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關於重陽節你們還知道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重陽節的來源》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重陽節的來源》原文閱讀
關於重陽節的來源,向來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南朝《續齊諧記》所載的東漢汝南人桓景經方士費長房指點登山辟邪躲過一劫的故事。不過這個說法,並不可信。《齊諧》是一部志怪書,連作者自己也沒有把它視作史實。晉葛洪《神仙傳》說,費長房在東漢時曾做過汝南市掾,後來跟仙人壺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關東漢、三國史事的文獻資料中都尋覓不到影子,僅僅在《宋書•符瑞志》中提到東晉成帝時有個太守叫桓景。
春秋戰國時期對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並形成了一套祭祀禮儀,而這種登高祭祀活動,在人類早期是作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現的。原始先民依靠採集和狩獵謀生,群居穴處,輾轉山林。山林間生長著各種植物,隱棲著許多飛禽走獸,物產豐饒,早就引起人們的關注。山上雲霧瀰漫,而人們又觀察到雲氣能致雨,以為山嶽為神龍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雲霄,高不可攀,人們以為是登天的梯子或撐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並且虔誠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眾生。原始先民領略了莽莽群山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因而滋生了“萬物皆有靈”的神祕自然觀念,崇拜、敬畏山嶽山神,並且激發了登臨神山聖境的強烈願望。“崇”字從“山”從“宗”,說明“崇拜”原來就是專對山嶽而言的。
秦統一中國後,一直到漢朝,皇帝對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視,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禪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動也隨之興起。據史料記載,約於劉邦在中原創立漢朝之時,割據嶺南的南越王趙佗就曾登臨越秀山,君臣飲宴遊樂。與劉邦同時代的漢閩越王無諸,也在九月九日率領臣屬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萊萸,飲菊花酒,宴集遊樂。這些登高活動,比桓景的所謂“登高避禍”要早二百多年。最早明確記述九月九日登高習俗的是三國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九是最大的陽數,“九九”相重,又與“久久”諧音,故認為是適宜於長久、十分吉利的節日。
稍後,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述了當時的重陽節俗:“九月九日,四民並藉野飲宴。”北朝杜臺卿的《玉燭寶典》進而解釋說:“其時黍秫並收,因以黏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這些記載都說明重陽節的最初涵義並非辟邪避災,而是歡慶祈福。農曆九月,夏季作物已經成熟,晚秋作物也豐收在望。黍秫收割後,各家各戶滿懷豐收的喜悅,品嚐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飯,娛神又娛人。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成群結隊到都外鋪草為席,設宴飲酒,歡樂相慶,答謝山川大地賦予的恩惠,並祈求神靈繼續保佑,使人們豐表足食,得以長壽。
古人說:“重九須登高,不高無節氣。”自各地開山建剎以來,重陽登高便由人類原生態山嶽山神崇拜,過渡為朝覲山神與菩薩的朝山活動,並最終演變為群眾性的登山娛樂體育活動。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重陽節的來源》閱讀習題
1.下面有關“重陽節”的表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重陽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嶽山神崇拜,他們在領略群山千變萬化的過程中,滋生了“萬物皆有靈”的神祕自然觀念,並激發了登臨神山聖境的強烈願望。
B.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而“九九”相重,又與“久久”諧音,因而“重陽節”被認為是一個適宜於長久、十分吉利的節日。
C.重陽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在重陽佳節登高祭祀,漢朝時南越王趙佗、漢閩越王無諸等也曾在這一天率群臣登山飲宴遊樂。
D.重陽節的最初涵義並不是辟邪避災,而是歡慶祈福。這從南北翱時期的《荊楚歲時記》和《玉燭寶典》等著作的有關記述和解說中可以得到證明。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者說《齊諧》是一部連作者自己都未將其視作史實的志怪書,言外之意是《續齊諧記》中關於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記載也不宜作為可信的史實來對待。
B.山林物產豐饒,能為依靠採集和狩獵謀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資料,這是他們崇拜山嶽山神的一個重要原因。
C.高聳入雲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撐天的柱子,能夠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誠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眾生。
D.史料記載的重九登高活動可以追溯到比所謂桓景登高避禍早二百多年的漢初,但直到三國時期才有了重陽登高習俗的明確記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晉葛洪《神仙傳》說,費長房在東漢時曾做過汝南市掾,而有關東漢、三國史事的文獻資料中卻均無桓景其人的記載,可見費長房指點桓景登高避禍的說法並不可信。
B.秦統一至漢朝歷代帝王對山川祭祀的重視和各地開山建剎的助推,使重陽登高由原生態山嶽山神崇拜過渡為朝覲山神與菩薩的朝山活動。
C.重陽節的習俗兼有“娛神”“娛人”兩種功能,前者在於感謝自然的恩澤,祈求神靈的保佑;後者則在於親朋相會宴飲,共享豐收喜悅。
D.“重九須登高”,如今,重陽登高已演變為一種群眾性的登山娛樂體育活動,這與古人登高祈福的風俗頗有不同,說明隨著時代變遷,節日的風俗也會隨之變化。
《重陽節的來源》閱讀答案:
1.C***“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在重陽佳節登高祭祀”錯誤,春秋戰國時期的登高祭祀活動不一定是在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
2.C***山峰“能夠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誠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眾生”只是原始先民虔誠的信仰,並非事實。***
3.B***對“重陽登高由原生態山嶽山神崇拜過渡為朝覲山神與菩薩的朝山活動”的原因理解錯誤,原文是“自各地開山建剎以來……”***
燃燒的木棉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