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教育徵文範文滿分徵文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寫家庭教育的優秀徵文,供大家參考!
我的家庭教育徵文範文篇1
《人民日報》曾以“掙脫安逸——‘牛勝虎’的啟示”為題講述了發生在哈爾濱“東北虎林園”裡的一件離奇事。佔地100萬平方米的“東北虎林園”建立的目的,是要把老虎從籠子裡放出來,逐步變人工餵養為野外捕食,提高老虎的生存能力,最終將老虎放回大自然。一天,參加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的老總和攝影記者們興致勃勃地來林園攝影。然而,令這些攝影高手失望的是,當一頭小牛犢被送進林園之後,他們沒能拍攝到預想的“群虎噬牛圖”,一場驚心動魄的牛虎爭鬥,結果以貌似強大的東北虎失敗而告終。兩隻東北虎使盡渾身解數,仍抵不住小牛犢的本能抵抗,最後只得灰溜溜地落荒而逃。細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雖然林園給了老虎廣闊的活動空間,和一般動物園不一樣,但在餵養方法上卻完全相同,即定時把切好的肉端到老虎面前。既然能飯來張口,不用出力就有美餐填飽肚子,老虎也樂得坐享其成。過慣了安逸舒適的日子,以凶猛著稱的獸中王便變得徒有其表了。而小牛犢則是本能地感到危在旦夕,奮力拼搏。牛虎相鬥,終以牛勝。
前不久有報載:一位成績優秀的北大學生,因為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讀書,吃飯之外什麼都不會的學生,最後退學了。學習成績是孩子優秀的具體表現,但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並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我們家長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培養出具備優良心理素質、熱愛學習又能自立自強的孩子。現在在我們的家庭中,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有些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百般溺愛,生怕孩子吃苦,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去面對社會和生活呢?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呢?
1.自立,從小抓起
***1***自立,他可以!
父母在相信孩子有自立的能力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白,他是可以自立的。因為自身工作時間的原因,我在下午四點半以前往往不能按時去學校接孩子,因此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不得不“狠心”地教會了小孩自己獨自坐公交車回家。記得在小孩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當時第一次讓小孩子自已坐車回家,說實話自己確實有些提心吊膽,一是怕孩子坐車不安全,二是怕孩子坐車錯過了車站,但是自已下午有教學任務,肯定不能按時去接孩子的,只能狠一狠心讓他自己回家。因為怕小孩錯過車站,我就在孩子的衣服裡放了四塊錢,與他說好了,萬一車子坐過了頭,可以用另外二塊錢坐回來,沒有坐錯的話,那二塊錢就作為獎勵。那天當我忐忑不安上完課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小孩正興高采烈地在辦公室裡與同事在玩,我不由地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表揚了兒子的能幹。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脆弱,孩子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因父母的溺愛剝奪了他們自立的能力。我們應該鼓勵他,相信他,因為他的能力和潛力是很大的,一定是你沒有想到的。
***2***自立,從自理開始。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同樣,不能自理,何以自立?所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應該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理習慣。
我在培養小孩的自理能力時,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在前一天晚上提醒他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我認為小學階段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每次考試100分都更重要,學會整理自已的學習用品和作好第二天的上課準備是培養小孩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我一直都比較注意幫助孩子養成這方面的習慣。在整理時,我僅是起提醒和監督作用,一般不會去代勞,時間長了,孩子自然知道第二天上學前應作哪些準備。二是父母都比較忙的時候學會照顧好自己。許多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總是照顧得無微不至。其實,有時候,父母沒必要什麼事都去管,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比如,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大衣了”,而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孩子長大了,遲早將脫離父母的羽翼去獨立生活,因此在小孩成長的道路上早些教會孩子自己照顧自已非常重要,家長應逐步放手讓小孩學會照顧好自己。
2.自立要從小事做起。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一對夫婦要他們的孩子收拾起攤在桌上的書本、玩具時,有的孩子藉口:“我馬上……知道了……我現在還不想……我過會兒再收……我太累了……媽,你替我收拾吧”。這時,有的家長就退讓了,殊不知,這一退讓卻讓孩子失去了責任感,產生下一次反正爸爸媽媽會替我做的依賴思想。所以在給孩子交待任務之後,做家長的一定要剋制替孩子做事的慾望。
3.自立要適當地找“苦”給孩子吃。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難。”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少年時代都是在貧困中度過的。貧賤憂戚的生活,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經千錘百煉,終有所成。少年時代是長身體、長知識,培養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氣質的關鍵時期。貧賤憂戚,固然不是我們故意追求的東西,但它確實可使有志氣的青少年產生強烈的危機感,懂得如何勤奮努力、創造未來;而養尊處優,把享受寄託在他人的勞動之上,就會缺乏危機感,不思進取。建議家長能適當找“苦”給孩子們吃,避免他們染上“富貴病”。而經歷過艱難困苦環境鍛鍊之後,人不僅有堅強的意志、實幹的本領,而且還會產生尊重他人、珍惜時光、愛護財物等優秀品質,其生存能力和競爭意識都會加強,這對於他們適應社會,有所建樹,將會大有裨益。
細細想一想作為家長真的很辛苦,但孩子的自立自強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自己必須做個有心人,制定計劃,持之以恆。家長的責任是做足球場上的教練,而不是上場為孩子踢球,更不是要孩子把球踢進你的球門。
我的家庭教育徵文範文篇2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今天你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習慣會來養你;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習慣,最多隻能擁有一份工作,而如果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他擁有的是一個系統、一個模式。工作只能親力親為,而模式則能自動工作。中國家庭教育網L,XB***h| a6|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每個家長都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我的心得是:要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生活由一點一滴的小事組成,那就從點滴小事做起,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
1、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要求女兒每天晚上8:30前必須睡覺,早上7:00前起床,從而保證充足的睡眠,這個習慣女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勤換衣,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
3、養成有計劃花錢的習慣。女兒每週可得零花錢10元,但必須在專用記帳本上記錄收支情況,比如每次花錢必須記錄清楚用途,金額,結餘額。
4、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現在的孩子偏食現象非常嚴重,女兒也不例外,通過不斷強化教育,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日三餐按時按量進餐,儘量不挑食,控制零食,不買不吃路邊攤上的三無食品,少吃垃圾食品。
5、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買醬油等。最近正在教女兒洗衣,洗碗,從洗襪子短褲開始學習。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成績是一時的,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終身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的取得則是水到渠成的。
通過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反覆,以及與女兒的不斷溝通,從去年開始與女兒達成一致意見,制定出每週的學習計劃,計劃實施的前階段,女兒會經常忘記,而我經常督促,這個學習計劃,女兒一直堅持到現在,並已基本形成女兒每天放學回家首先必做之事,形成了習慣。
這個學習計劃是:
1、每天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練習1——2頁鋼筆字;聽讀英語20分鐘;寫日記一篇。
2、週六下午:練習毛筆字2——3張;練習素描一幅。
每週根據完成情況,給予獎勵或懲罰,完成好獎勵一本書,完成不好則扣零花錢5元。
正是因為逐步養成的學習習慣,五一帶女兒遊景點,女兒帶著紙和筆,將沿途景點一一記錄,為她完成長假日記提供良好素材。
在學校老師、我們家長及女兒的共同努力下,女兒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習慣將會伴她一生,讓她受益匪淺。但女兒還有很多不好的習慣,需女兒去改變,家長去幫助,老師去指導。習慣成自然,改變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只想讓女兒知道並記住:
每天改變一點點,那就是成功的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那就是成功的象徵;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完善美好的人生。
我的家庭教育徵文範文篇3
從我呱呱落地那一刻到現在,已經有10多個年頭了。在這10年間,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和良好的家庭氛圍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做人做事,有無數的記憶讓我難以忘懷,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時時激勵著我、鞭策著我。
記得有一次,我被一道數學思考題難住了,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後只好去請教媽媽。媽媽給我講了一遍,可還是沒有聽懂,因怕媽媽說我笨,便撒謊說聽懂了。於是,媽媽又給我出了一道類似的題讓我做,我因弄不清題裡的數量關係,半天也沒做出來。媽媽見狀,狠狠地把我批了一頓,我很委曲,豆大的淚珠從臉上滾落下來。媽媽嚴厲地說:“做學問要誠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不懂裝懂。”聽了媽媽的話,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才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呀,如果剛才讓媽媽多給我講幾遍,問題也許就解決了。”於是,我如實向媽媽承認了錯誤,並請求媽媽再給我講幾遍。媽媽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她邊講邊用線段圖把題裡的數量關係表示出來,這樣便於我更好地理解。一遍又一遍,我終於明白了。而媽媽呢,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從此以後,每當我遇到難題時,總能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實在想不出來,就虛心向別人請教,直到弄懂為止。這個習慣,使我受益匪淺,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我的爸爸也是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他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從不食言;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從不許諾。“言必行,行必果”是他的座右銘。他經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有一次,我在家裡玩,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爸爸特別珍愛的杯子。當時我嚇壞了,心想:這下完了,爸爸肯定饒不了我。怎麼辦?我靈機一動,趕緊收拾殘局,到時就說不知道。說幹就幹,我手腳麻利地收拾好,然後坐到書桌前裝模作樣地看起書來。平時我最喜歡的故事,這會卻怎麼也看不下去,心裡老想著杯子的事。我想到爸爸的誠實守信,想起爸爸平時對我的教育,我對自己剛才的愚蠢想法感到羞愧,我決定大膽向爸爸承認錯誤。爸爸回家後,我如實向爸爸說明了情況;沒想到,爸爸不但沒批評我,反而還表揚了我呢。
我們這個和睦的三口之家,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是他們快樂的源泉。爸爸媽媽勤奮工作,為我創造舒適的生長環境和學習環境,我在這溫馨的家庭裡快樂成長。我堅信,我會成長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讓爸爸媽媽因我而驕傲,因我而自豪!
我的家庭教育徵文範文篇4
在我5歲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讓我背,其中有兩句話我牢記在心,因為它講的就是家庭教育的事,這兩句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和“養不教,父之過”。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很重視家庭教育。對我來說,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從小給我講“幼不學,老何為”、“幼兒學,壯而行”的道理;他們是我的啟蒙老師,把我從愚昧無知,一步一步領進知識的殿堂……
我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還有舅舅都是大學文化程度,外婆是退休的小學高階教師,外公雖然沒進過大學的校門,文化程度同樣很高。在我三歲時,他們就開始教我識圖認字,四歲時就讓我描紅練字,並安排我開始學習音樂。可以說我們這個家庭文化氛圍很好,我有著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和健康成長的環境。我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這些除了學校老師的教育外,還得益於我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仔細想想,我有下面幾點體會:
一、我雖然是獨生女,是目前我們家中唯一的小孩,但他們從不寵我,嬌慣我,從我懂事起,他們就每天給我講故事,讓我看圖識字,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遊戲,背誦唐詩等等,從小開啟我的智力,激發我的學習興趣。由於大人們善於引導,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在上幼兒園時,已經能背誦三十多首唐詩,認識二、三百個漢字,就已經能寫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畫畫,記得在姥爺的指導下,我曾畫了一幅《鬧社火》,描繪了正月十五玩社火的熱鬧場面,裡面形態各異的人物就有一百多個,這幅畫獲得了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的金獎;後面我畫的《家鄉美》、《飛上太空》和書法作品《草》都刊登在《西海都市報》上,這些成績使我嚐到了成功的甜頭,很有一點成就感,因此渴望知識的慾望更高了,學習的興趣更大了。我覺得我的家人很會調動我求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這是我特別愛學習的最大動力。
二、我的家人從不給我買零食和玩具,但對我學習有益的東西從不吝嗇。等我長大了一些,基本上能認識漢字時,他們就鼓勵我多讀書,並針對我的愛好,給我買各種少兒讀物。在購買學習用品上毫不猶豫,比如給我買鋼琴、電子琴,給我買筆墨紙硯,給我買其他開發智力的用品等等。他們多次給我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只一次的告訴我多讀書能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水平。通過看書,我認識了豐富多彩的世界,瞭解了許多科學知識。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通過閱讀大量涉及各個方面的書籍後,在寫小練筆和作文時從不感到費勁。現在,讀課外書籍已經成為了我學習以外的最大愛好,一有時間,就會捧著書看,都達到了“如痴如醉”、“廢寢忘食”的程度,家人說我是一個“小書蟲”。我也覺得如果有一段時間不看書,就覺得缺點兒什麼似的。到現在,我已經閱讀了少兒版的中國四大名著及世界著名的童話、科幻等大量圖書,一些書我甚至看了7、8遍之多。我每天都暢遊在書的海洋中,如飢似渴的汲取著知識的養分。
三、我從小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除了社會的關愛,老師細心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監督,對我的學習和表現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說不定早已耽誤了我的學習。我的家長平時對我的學習和其他方面抓得很緊。每天督促檢查我的作業,給我輔導難題,給我批改作業,督促我預習新課等,使我進一步吸收、消化所學的功課,並對此加深理解,因此在學習中不覺得吃力。雖然我每天玩耍的時間很少,但由於家長合理安排了我的時間,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練字、彈琴。形成習慣後,不覺得忙亂,而且覺得充實、輕鬆。現在我除了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以外,還利用業餘時間堅持學習書法、鋼琴和英語,到現在我的書法已多次獲得省內和國內外的獎勵,電子琴已經通過中央音樂學院四級考試,鋼琴已過四級,樂理知識已過二級。在英語比賽中多次獲獎,曾到北京大學參加了全國英語童話劇表演大賽,並獲得一等獎。現在能流利的用英語表演多個童話故事。另外,我的家人還支援我參與校外的其他比賽,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膽識和口才。並在文明禮儀、尊老愛幼、幫助同學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教導。
總之,我認識到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好,期望我能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不會辜負家人的教育,我一定要做一名聽話懂事、學習優秀的好孩子。我為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我感謝我的家人。
有關陶行知理論愛的教育論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