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旅遊攻略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嶗山風景名勝區的景點與名勝古蹟可分為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 9 個風景遊覽區和沙子口、王哥莊、惜福鎮、北宅、夏莊 5 個風景恢復區,景區總面積為 446平方公里。 遊覽嶗山風景名勝區,分別從南線、東線、中線和海上游覽。南線風景遊覽區包括登瀛、巨峰、流清、太清和上清五個風景遊覽區,東線可遊覽仰口和棋盤石兩個風景遊覽區,中線可遊覽北九水和華樓風景遊覽區,海上游覽從太清灣碼頭乘船,可從海上游覽嶗山風光。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嶗山景點介紹:

  流清河

  流清河發源於巨峰,因河道是山澗谷底,河水清澈見底,以流水清清而得名。河口對著的海灣是流清灣,灣內沙灘平緩,水碧浪小,海天一色,景色宜人。沿流清河村溯河而上約 1km ,就是流清河水庫,水庫大壩為石砌雙曲拱式,壩長 200 多米,有“嶗山第一石壩”之稱。流清河水庫是嶗山啤酒廠和嶗山飲料廠的主要供水水源。流清河水庫東側的景觀有將軍槽、南天門、天柱、北天門、天門後等;水庫西側景觀有蟹子夾、鷹窩頂等。流清河口殘存著古冰川形成的終磧堤。

  鮑魚島

  流清河灣岸邊的這個小島,因盛產鮑魚而得名。島上草木茂盛,向海面島坡因受海水侵蝕,還形成了“小一線天”、“小八仙墩”等袖珍景觀。離鮑魚島不遠還有一小島,因當地艄公以它為進出流清灣的標誌,而得名“老公島”。鮑魚島附近是嶗山南側古冰磧物分佈最為集中的地區,那裡的海灘上分佈有大量的冰磧物,形成冰磧海灘,也可稱為巨礫海灘。

  八水河

  八水河是由 8 條澗流彙集而成的一條河流。這條河是嶗山的一條主要河流,長約 8km ,從這裡人海。這條河流雖然不長,但景色很優美,無論是從這裡逆水而上,還是從龍潭瀑順流而下,部會看到湍急的河水奔騰而下,因受到河床裡無數巨大的冰磧礫石阻擋,生成許多妙趣橫生的水景,流水時而穿石,時而迂迴,時而旋轉,引人入勝。水流大的時候,如同千軍萬馬,咆哮如雷,響徹整個山谷,十分壯觀。八水河中大量古冰磧物的存在,並佔據一定的空間,雨季上游來水後,水位變幅非常大,容易形成災害,應引起遊人注意。

  八水河[海上名山第一]

  青蛙石

  乘車走過八水河口以後,便在山海交接的彎路上繞行。在大平嵐東南方的海邊,有一巨石,酷似一隻巨大的青蛙在仰首望海。遊人至此,無不駐足,驚歎天工之巧,這就是流清景區內著名的怪石 —— 青蛙石。它是一塊經過海浪衝蝕而形成的巨大象形石。

  該條路線上,也存在許多條古冰川遺蹟,最典型的為梨庵子古冰川舌,它位於鮑魚島和太清觀之間,一條完整的小冰舌穿過公路,進入黃海。遊人進入該冰舌後,可以見到雜亂的漂礫堆積在一起,冰舌的前緣為巨大的漂礫堆積在一起。該冰舌可稱為袖珍型冰舌,雖短小,但具有古冰舌的多種地貌特徵,可謂路途最近,交通方便的古冰舌分佈區,將來可闢為科普園地之一,也應當是嶗山古冰川公園中的景點之一。

  太清風景遊覽區位於嶗山東南端,以著名景觀太清宮而聞名。太清宮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所處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太清宮背後有 7 座山峰,主峰稱“老君峰”,左側依次是桃園峰、望海峰、東華峰;右側依次是重陽峰、踏桃峰、西王峰;東面是嶗山頭;南面是碧藍的 “ 太清灣 ” 。由於被遠處巨峰和近處 7 峰環抱,阻擋住冬季北來的寒冷氣流,因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近似亞熱帶小氣候、小環境,冬季平均氣溫是 0.9°c ,因此既無嚴冬,又無酷暑,有“小江南”之稱。景點分佈圖。

  太清宮,又名“下清宮”和“下宮”。它是嶗山所有的宮、觀、庵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 的一處道教殿堂 ,在國內僅次於北京的白雲觀,為全真道教的“天下第二叢林”。

  太清宮始建於西漢建元元年 ***公元前 140 年***,迄今已有 2100 多年的歷史。當初,江西才子張廉夫從終南山雲遊嶗山,在此建了一所廟,稱 “三官廟”,又建起了“三清殿”,兩殿合名為“太清宮”。後來,唐代名道李哲玄從四川羅浮山來到嶗山,續建了“三皇殿”。再後來,經過歷代修繕,才形成了這樣一個各成體系、互相配合的建築群落。現在我們看到的太清宮是近些年重新修繕的,基本保持了明代萬曆年間的建築風格和規模,整個建築群佈局分別以 3 個大殿即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為主體,其中有道舍 150 多間。 三官殿,是嶗山最早的道教廟殿,為佈局工整的三進殿院,此殿建於西漢建元元年***公元前 149 年***,由道士張廉夫來此所建。三進院是正殿,內祀有天官、地官、水官及真武大帝、雷神等神像。壁畫為溫、劉、馬、趙四大元帥。天官、地官和水官,實際上即古代三位聖賢堯、舜、禹。此殿屬單簷硬山式磚式結構,頂部覆一黑色筒瓦和板瓦,匾額為木雕篆書長方形,屬標準的宋代建築。後雖多次翻修,但基本保持原風格。雖不富麗堂皇,卻也古樸典雅,具道家返樸歸真之風骨。 所罕見的是大門朝東,在中國尤其是北方,絕大多數廟堂和衙門的大門都是朝南開,按照《周易》的八卦方位,坐北朝南象徵著權威尊嚴,此大門能及其道而行之獨向東開,是有一定來由的。《道德經》中記載,道家的始祖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西行,關西令尹遠遠望見一團紫氣從東方滾滾而來,急忙趕到路旁迎接,果然迎到老子,誠心留請而拜,老子與其交談,頗覺有緣,遂著經書兩卷贈尹,此經即是流傳至今的《道德經》。從此以後,“紫氣東來”常見於城樓和百姓門額,逐漸成為我國民間迎神求吉的祥瑞用語。殿內外有大量古代名樹,尤其大門外不遠處的一株圓柏為最古,此樹高 18m ,胸圍 3m 多,樹齡已有 2100 年,傳為此殿建造人張廉夫所親手栽植,現依然生機盎然。殿內三進院大門兩側,各有一株銀杏,均高 25m 以上,樹齡 1000 多年,系宋太祖趙匡胤賜封嶗山道士劉若拙重修太清宮時所植。殿內還有數株山茶樹,樹齡也有 400 多年,其中尤一三宮殿大堂兩側的山茶***耐冬***最為著名。東側一棵山茶,高近 7m ,樹齡已逾 600 年,系明代道士張三丰渡海自長門巖上移植而來。國內植物學界對此樹給於很高評價,因為此種樹即使在雲南等南方,就其樹齡和長勢也極為罕見。更為令人稱奇的是,每當冰天雪地的隆冬季節,此樹卻萬花怒放,樹身像落了一層厚厚的紅色積雪。樹下疊立的石上刻有 “ 絳雪 ” 二字,相傳蒲松齡《聊齋志異》中《香玉》一文中的紅衣女子絳雪,就是這棵耐冬的化身。據測定,這棵耐冬樹齡在 7000 年以上,在國內外極為罕見,被視為鎮殿之寶,這一山茶的知名度亦越來越高。殿外還有一株山茶的名貴品種 — 重瓣白雪塔,樹齡 400 多年,其與“絳雪”一紅一白,交相輝映,爭奇鬥豔,為隆冬季節太清宮別具之景緻。

  從地質學的觀點來看,太清風景區位於嶗山古冰川堆積體的最南端,也是古冰舌所能到達的最南部位,是重要的環境分界處。嶗山頭就不是古冰川活動區,而是冰緣活動區,那裡應當是雪蝕地貌活動,那裡的物理分化也比較明顯。而太清官則位於古冰舌的邊緣。所以說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悠久的道教文化為各種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因而這裡又是中國古代園林的一大分支 —— 寺廟園林在嶗山最早形成風格體系的地方。在此,遊人不僅可以觀賞到暖溫帶植物,而且還將有幸目睹到亞熱帶植物模樣,如茂密的竹林、青翠的茶園、棕櫚、廣玉蘭、紅楠等。尤為可貴的是,太清景區還生長著大量的古樹,使太清景區成為整個嶗山風景區內古樹名木分佈密度最大、數量最多的地方。

  上清風景遊覽區位於嶗山東南部,以自然山林景觀、道教名勝和冰磧地貌為主要遊覽景觀,生物多樣性程度較高,人文資源比較豐富。遊覽上清景區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從太清宮後面的啞口乘索道上山,從空中游覽;另一條就是沿著石階路徒步上山,沿途山林茂密,景緻清幽,石刻古老,別有情趣。石階路左側的巨大摩崖石刻 —— “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刻記了嶗山道教在我國道教中的地位。另外還有“山海凌雲”等石刻。上清風景遊覽區主要景點有:明霞洞、上清宮、龍潭瀑、李白詩刻、石建烈士雕塑像等景點。

  如圖 上清宮主要風景點

  仰口風景遊覽區位於嶗山風景名勝區的東北部,背依奇峰仙山,面朝碧波盪漾的黃海,風光特色以仙山寺院、海灣沙灘為主,嵯峨的山峰自海邊拔地而起,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薈萃,歷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有“仙山勝境”、“洞天福地”的美譽。

  仰口風景遊覽區的景點有:太平宮、獅子峰、白龍洞、仙人橋、槐樹、象鼻石、將軍崮、風口、人頭崮、骷髏巖、中心崮、廟嶺口、白雲洞、觀音洞、二仙山、雕龍磯、關帝廟、海雲庵、石嶂庵、三人崮、鑽子崮、仰口灣、峰山岬角等,景區總面積為 22.48 km 2 。

  仰口風景區主要景點圖

  太平宮

  太平宮與上清宮、太清宮都是宋太祖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立的道場,因落成於太平興國年間,故初名“太平興國院”,後改名為 “ 太平宮 ” ,亦稱“上苑”。在嶗山東部上苑山北麓、仰口灣畔。

  太平宮的殿宇,呈“品”字形,院門的照壁上單線鉤刻“海上宮殿”四個大字。太平官的周圍遍佈冰磧物,幾個有名的洞分佈在太平官附近,它們都是由古冰磧物堆積而成的。太平官附近還有一種被稱為半冰臼的冰臼,也就是說,當該冰臼形成時,被冰水衝動而旋轉的岩石一半在冰磧物上,一半在冰裡,經長期轉動沖蝕而成

  太平宮前的巨礫

  白雲洞

  白雲洞初建於唐代天寶二年***公元 743 年***。據史書記載,開元末 ***公元 741 年***,唐朝宋州姜撫求藥嶗山,棄家為道。姜撫來嶗山後選擇白雲洞這個依山傍海的山洞修煉,當時沒有較多人工建築,僅是將原來巨石下面的一些碎石泥土進行清理而已。到了南宋,江南道教內丹派第五祖白玉瞻來到嶗山,對此洞進行了增修。在這之前有好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常住的道士,只是在白玉瞻之後,才形成一座修道殿堂。白雲洞建立後,因為道路艱難,物資運輸極不便利,主持此洞的道士時斷時續。到了明末清初,嶗山道士田白雲主持將此洞建成道教廟殿。

  白雲洞主殿是由 3 塊巨石天然構架而成的洞,洞深、寬各有十五六米,相當寬敞,可以站立數十人。洞內原來供奉一尊銅鑄的玉皇大帝神像,鑄制十分精緻古雅。白雲洞的洞額題字是清末翰林尹琳基***字琅若***所題,字型雄渾,氣勢蒼勁,表現出此人深厚的書法功底。洞前的院中有一雄一雌兩株銀杏樹,樹齡都在千年以上,比肩而立,相伴而生。圍攏主殿院的 3 塊巨石,左邊一塊為“青龍石”,有邊一塊為 “白虎石”,前面一塊為“朱雀石”,洞的後面還有一塊“玄武石”。 其中青龍石最為巨大,上面平滑,可以登上去遠眺四周,白虎石背依懸崖,前臨險窒,不宜攀登。這三塊不同巖性的礫石,為第四紀古冰川搬運而來冰磧礫石,這是嶗山在第四紀時期發生古冰川作用的有力證據之一。由此可見,由三塊不同巖性,也就是由不同高度和不同地區被搬運而來的巨礫堆積的洞。顯然,只有古冰川才具有如此的動力, 白雲洞的存在就已經證明了嶗山地區確實發生過古冰川活動。 從白雲洞南側向下走,還有兩個洞:一個是 “ 清虛洞 ” ,一個是“普照洞”。清虛洞是一個人工開鑿的不大的石洞,是供道士靜修用的,人坐在洞裡就可以俯瞅下面的山海景色。在這個洞前,有一株松樹中的珍品,名為“白骨松”,在嶗山羌奔摹?

  棋盤石風景遊覽區的景點有:砥柱石、華嚴路、華嚴寺、那羅延窟、八仙石、明道觀、泉心河谷、棋盤石、泉心水庫、泉心灣、裴然亭、大圈山、日起石、高石屋、紗帽石、山海崮共 16 處,景區總面積為 19.6 km 2

  由仰口乘車,沿海邊的公路向南約 4km ,即可到達華嚴寺停車場。然後,沿華嚴路拾級而上,可到達華嚴寺。華嚴寺依山面海,景色宜人,為嶗山現存最大的惟一一座佛教廟宇。華嚴寺為明崇禎時***公元 1628~1644 年***即墨人黃宗昌捐造,名華嚴庵,亦稱華嚴禪院,在今寺之西山,後毀於兵火。清初黃禪師重建於今址, 1931 年改今名。寺中舊藏文物甚富,除大部藏經外,有明版經典、名人書畫及佛像等,惜屢經戰亂,已無所存。自山門至海濱,有石砌盤道,名華嚴路,路旁茂林蓊鬱,怪石嵯峨,可坐可依,石上游人題刻甚多。該石和其它大小不一的巨石一樣,同為古冰川漂礫。山門外有塔院一處,內有九級磚塔,為該寺第一代住持墓塔。

  1999 年,嶗山風景區對華嚴寺進行了修復。整個寺廟佔地約 4000 m 2 ,建築面積約 2000 m 2 ,房舍 100 餘間。殿房分為四進,依山勢修建而成,每進益高,呈階梯式院落,有僧舍、天王閣、正殿、配殿等,其設計佈局嚴謹,建築佈局錯落有致,給莊嚴的寺廟平添了幾分深邃和幽雅。 經實地考查,華嚴寺乃是建立在古冰川的終磧堤上,人們攀登該庵時,就是在冰磧巨礫中穿行.

  在華嚴寺西 1.5km 處,有一座著名的洞窟即“那羅延窟”,《華嚴經》載:“東海有處,名那羅延窟***“那羅延”,梵語為金銅堅牢之意***,是菩薩聚居處”。那羅延窟即為華嚴寺的開山祖洞,素有“神窟仙宅”之稱。窟內,由螺旋上升的石紋構成窟壁和窟頂,高約 15m ,寬約 7.8m ,窟頂圓孔可透天光,可沿石級攀登。

  從地質學的觀點來看,那羅延洞是古冰川拖動作用所形成。第四紀早期氣候寒冷,全球進入冰期時期,嶗山的大部分地區為冰川所覆蓋,大量花崗岩被冰川帶到嶗山的周圍。時至今日,嶗山周圍,嶗山山體內還存在許多巨型漂礫。冰體在滲入那羅延窟附近的節理縫隙後,在那裡不斷膨脹,使裂縫增大,實際上節理髮育的花崗岩塊與周圍的冰體已融為一體,當冰川運動時,就把岩層中的花崗岩塊也隨之帶走,於是就留下了今日所見到的洞穴。

  棋盤石風景遊覽區位於明道觀南 1km 處,有一巨石形成的孤峰,海拔 657m 。巨石頂部平坦,其下懸空,向西南方向突出約 10m 。巨石全長 15m ,寬 8m ,厚 11m ,頂部面積 12 m 2 ,可容十餘人,遠望像跳水平臺。登其上,下望約有百米深淵,令人心驚目眩。這就是嶗山以神祕著名的棋盤石,因為此石巨大、平坦,上面還有棋盤式的線條。相傳古代仰口村民曉旺,上山砍柴,見兩位老者正在此處下棋,他便在旁觀看。不久,一局棋罷,兩位老者飄然而去,曉旺欲取繩索、斧頭去砍柴,不料斧柄繩子均已朽爛。及回到村裡,景物全非,村民均不相識。後來經詢問,村民說,幾百年前村裡曾有個年輕人入山砍柴,一去未歸。這時他才恍然大悟,仙界才一瞬,世上幾千年。人們為紀念這位年輕人,當地一條河叫曉望河。 因居深山,其石甚怪,當地很少有人上去。只有像孫曇、孫不二等道士採藥、煉功到這裡,有時也會在石上對奕以娛樂。石的下面有《孫曇採藥遺蹟石》字樣,因而人們衍化出神仙下棋的故事。“棋盤仙奕”即是嶗山十二景之一。

青島嶗山北線旅遊攻略
廈門旅遊攻略自由行
相關知識
青島嶗山旅遊攻略大全
青島嶗山旅遊攻略
青島嶗山旅遊攻略
青島嶗山旅遊攻略_青島嶗山仰口旅遊交通路線
青島五一旅遊攻略大全
嶗山旅遊攻略大全
青城山旅遊攻略大全
太白山旅遊攻略大全
五常鳳凰山旅遊攻略大全
太姥山旅遊攻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