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生活筆記日誌隨筆文章
隨筆文章可以記錄個人的心情和生活的點滴,平淡的文字可以抒發不同的情感,下面就一起來欣賞這篇《山中的小屋》隨筆散文吧!
原標題:【東方散文雜誌•生活筆記】山東 趙春波‖山中的小屋
週末的早晨,我們幾家相約上山,車在蜿蜒的山路上盤旋,似空中的大鳥在雲中穿梭。群山連綿,綠樹叢映,秋天的莊稼,已是碩果累累,玉米果實飽滿,穀子彎下了腰,春華秋實,好一派豐收的景象。
山中的人家大部分都是城裡來度假的,他們利用手中的餘錢,在山裡置下小屋,利用假期到這裡過著山野人家的生活,喧囂中尋找寧靜,過著修籬種菊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
居住在城裡的人們,長期固守在鋼筋水泥中心也難免有些稜角,堅硬,平日裡少了些似水的柔情和對土地的眷戀。來到山中,投向大自然的懷抱,釋放心靈,和煦的陽光給人溫暖,悠閒的白雲讓人產生遐想,沉穩的山、靈動的小溪、片片樹林、自由飛翔的小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讓我們陶醉,心馳神往……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方淨土,隱藏著初心,與風月無關。而我向往一種恬淡自然的田園生活,這與我微薄的出生有關,對家鄉的執念,對土地的熱愛,淺滋暗長,正如有人說過:理想和現實最和諧的平衡,在故鄉。
看著一排排低矮的小屋,彷彿回到了故鄉,故鄉是什麼?故鄉是兒時的夢,故鄉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塊基石。有一首歌這樣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故鄉。故鄉的雲是那樣的美,美的讓人窒息,讓人迷戀,無法忘記。故鄉就像一個記憶短片,迴圈放映,以至於越來越清晰,愛自己的故鄉不需要理由,因為那是我們的根。
山中的小屋鱗次櫛比,時高時低,遙相呼應,這裡沒有閃爍的霓虹燈和車水馬龍的喧囂,這裡是那麼清寧與恬靜,彷彿一張山水畫。
院裡羞答答的月季似少女一樣從籬笆牆裡探出了頭,紅的似火,粉的似霞,鮮豔欲滴。菜田裡的蔬菜,給露水洗的油光錚亮,黃瓜架上只剩下幾個明年做種子的“老黃瓜”了,它們換上了金黃色的長袍,靠牆的南瓜自在的爬到牆上,向牆外伸頭探腦,西紅柿、茄子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清風徐來,濃郁的清香,沁人心脾。
牆外柿子樹上的葉子大部分都落了,黃橙橙的柿子掛滿枝頭,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橘黃燈籠,紅彤彤的山楂果把樹枝都壓彎了腰,與山中的楓樹相比更多了些成熟之美。
夜鳥無聲,不似清晨時的興奮,院中池子裡的水朦朧地反射著天空的影子,偶爾微風吹過,也能蕩起微弱的波光來,走在山間的小路上,皎潔的明月在蒼穹高高懸掛,清涼的銀灰灑向大地,傾聽明月與清風的低吟,任思緒縱情馳騁,銀色的月光拉長了我們的影子,突然有人說:我們的影子像一具具殭屍,聽的人感覺既好笑又悚然,面對群山,側耳諦聽,需要心靈的仰視,懂山厚沉的人才不會害怕,山張開懷抱,而我們就像兒時的孩子,在母親的懷抱裡撒嬌打橫。
仰望星空,覺得天離我們是那樣的近,彷彿觸手可及,繁星點點,好像銀灰色的天幕下綴滿一顆顆奪目的寶石,灑下晶瑩柔和的光輝,山中的小屋變得那麼雅緻,那麼幽靜。路兩旁的小花,在月光的映襯下格外清亮、秀美。望向遠方,群山疊巒,空氣中散發著松脂的清香,三三兩兩捉知了的人們擦肩而過,大山裡迴盪著她們清脆的笑聲……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描寫大山的詩一句句在腦海裡浮現,大山虛懷若谷包羅永珍,山的厚重養育了這裡的人們,讓走出去的人更加熱愛這片土地,而搬進來的人也是對大山的仰慕和信賴,因為它承載萬物,養育生靈,它就像慈祥的母親,對每一個奔向它的兒女給予相同博大深厚的愛。
我愛這裡的大山,更愛這山中的小屋,因為它有故鄉的影子。
文/ 趙春波
公眾號:東方散文雜誌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於生活的抒情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