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品茶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品茶之要,在於品出茶的苦澀爽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品茶韻心

  閒暇的時候,我喜歡喝茶,喜歡和朋友在如詩如禪的茶道里品茗。

  一壺好茶,三兩知己,心境裊繞,必是茶緣。惟一緣字不可求。茶緣百得一柱,在時光消磨中,或早或晚,都是錯,都是過。只有那恰到的好處,佳人佳友佳茗,是可遇不可求的茶緣。

  柔美的音樂細細地流淌,漂亮睿智的朋友堆著迷人的微笑表演茶藝,說著每種茶的特色和茶文化,熟練的沏茶程式像舞蹈一樣優美,把茶藝發揮的淋漓盡致,聽的人、看的人都呆了。輕輕的囁嚅口中,一股清香透入心肺,真是一種享受。在這樣美好的意境裡,我的心裡都會湧起一種同樣的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澄美寧靜、如此綠意盎然、如此的美好。

  頗得茶禪一味之意境。

  待茶過三味,無色無形無氣,已經似白開水,也有人說好,大抵此時已近禪了。品茶韻心,禪坐韻魂,茶佛一家,茶禪一體,茶禪一位,一味茶禪,茶禪靈韻,韻靈我魂。

  此時是不會想起:“茶具有人生三味”這樣的禪語的。日本某僧《煎茶訓》:“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澀味。”

  以茶入禪,以禪伴茶,也是體味人生一種象徵形式而己。在無法躲避人生得失的一些紛擾時,沏上一壺或濃或淡的茶,在品味茶意中去品味一種人生,也未必不是一件超脫的事。只是這樣心意入禪,怕有些刻意的嫌疑。

  而此時,在無味之品飲裡,也許真的是能參出禪茶的真諦,又怕是在驀然回首中頓悟了。

  在禪文化中最有影響力的經典故事,就是“趙州茶”,古時候的趙州禪師,對於苦心參禪的學生總是苦口婆心地借茶說法,讓學生自己“吃茶去”;又有劉琨《與兒子兗州刺史演書》:“吾體中煩悶,恆假真茶,汝可致之”可見,茶對於人類不僅是飲品,早已演繹成人類淨悟心靈一種象徵。

  有時,茶對於人不過是一種需要。不捨不取,當舍當取,不必追逐世俗流行之最。而偏偏朋友現在都喜歡品飲流行之最——普餌茶。

  上品普餌茶泡開了顏色是透亮的紅,看上去就像紅酒一樣美麗。在很久以前,美麗的雲南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在普洱茶區,茶民中世代相傳,在7世紀左右,古代南詔國所轄的思茅與西雙版納一帶發生了流行病,一時間,百姓痛苦不堪,普賢菩薩為解救蒼生而化身老農,摘采綠葉供百姓煮沸飲用,病情竟不藥而癒。當地居民為感念菩薩恩德,從此廣種大葉種茶,因茶葉狀似菩薩之耳而將其名命為“普耳”;又因佛教中水代表慈悲,兩者合併而稱“普洱”。此一說,充分表明了當地人民視茶為上天恩物感激、崇拜之情。

  我為這個美麗的傳說而久久無語。

  平常的水放入幾片些許茶葉便成了茶水,一樣平常的茶水溶進了信仰文化,就有了不同的寓意,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徵。其實,心若真的超脫頓悟,就可以任何形式也講,就像跛足道人對甄士隱所說“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身在萬丈紅塵,是多有牽掛的。

  茶葉便能喚起諸多心情,況且是那個相約而再來的人呢?

  二:讀書與品茶

  大抵喜歡讀書的人,都有品茶的愛好。走進書房坐在書桌前,很自然地會沏泡一杯茶。然後,手捧一本心儀的書,聚精會神地閱讀。細細地讀一段書中的文字,品一口杯中的茶。此刻,會感受到讀書帶來的樂趣和感悟,體會到品茶帶來的清香和爽快,享受到讀書與品茶帶來的視覺和感覺的衝擊,讓心境為之亦悅,靈魂為之昇華。

  讀書之要,在於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品讀經典,使人睿智;品讀雜文,讓人回味;品讀詩詞,使人浪漫,品讀散文,讓人心怡。

  品茶之要,在於品出茶的苦澀爽甜。紅茶香在其苦,使人苦中有趣;烏龍香在其澀,澀在口舌留馨;綠茶香在其爽,爽在人的心間;黑茶香在其陳,滋味古樸甘醇。

  讀書要領悟書的精髓,需靜靜地讀。瞭解語境背景,理解文章內含,解讀作者要義和心境。把自已帶入到書境之中,心隨文字湧動,或喜或悲,或思或悟,讓它成為良師益友,撫慰心靈傷痛;成為開啟知識世界鑰匙,激發興趣愛好。書的種類繁多,有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有哲學、文學、美學等社會科學,涉獵知識廣闊。讀書方法有三種:一種是簡讀***或稱瀏覽***,只需瞭解書中的目錄內容或簡要梗概,從而確定選擇方向,是續讀還是捨棄;一種是泛讀,需要對喜歡的書通讀,快速閱覽,拓展知識,全面瞭解掌握思想,充分體會其中的樂趣;還有一種是精讀,需要對鍾愛的書細品,精彩之處做標記,重要章節用筆讀,汲其精華,必要時可寫讀後感。這樣必定能啟人心智、增人智慧,催人進取。

  品茶要咀嚼茶的味道,需細細地品。瞭解茶的特質,體會茶的香醇,享受茶的清馨,呷茶***,細啜慢飲,浸心潤肺,神清思明。其實,品茶有審茶、觀茶、品茶三道:頭道審茶,是指沏泡前先對茶葉審看,分出綠、紅、青、黃、白、黑等不同種類,取其鍾愛,棄其劣厭。二道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在沏泡後,捲曲的葉芽在水中徐徐舒展,葉大翠嫩。茶水被茶葉漸漸著色,漸淺漸深,或綠或紅,茶香四溢,觀茶形賞茶色甚為愉悅。三道品茶,口含浸潤茶香之水,細咀細嚼,慢飲入胃,味香怡人,餘韻無窮。

  讀書與品茶,其意境相通。簡讀如審茶,當一本書拿在手中,總要對其進行簡讀,從個人閱讀興趣對其進行甄選,取其鍾愛,棄其劣厭。泛讀似觀茶,當鍾愛之書展現面前,眼前會突然明亮,讓人愛不釋手,從內心深處誘發出的“閱讀欲”猶如茶葉在水中徐徐舒展,心中的感知快速膨脹,急於通覽全書,曉知書中思想。書中內容經視覺與心靈碰撞,猶如漸淺漸深的茶水,或綠或紅,書與心靈產生共鳴,思緒萬千,讓人愉悅。精讀像品茶,一本啟人心智的鐘愛之書,精讀細品,會對書中內容理解更透徹,印象更深刻。好像品茶一樣口含浸潤茶香之水,書的芬芳和馨香盪滌心靈,讓人煥然一新,徹悟人生,振奮精神。

  在人們生活中,與茶為伴,品茶盡享生活中苦澀香甜,親近自然。古人曰: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讀好書,與書對語,品讀出人生境界,領悟出人生真諦。正確面對人生,無怨無悔地走完一生。

  三:品茶如人生,人品如茶品

  品茶亦是修禪,無論在喧囂紅塵,還是處寂靜山林,都可以成為修行道場。茶在眾生的心裡,有不同的味道。那一壺用靜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脣齒間迴繞,品後有人似覺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風。

  後來才知道品茶如品人。 選擇一個飄逸閒適,清幽淡雅的環境,沏上一杯好茶,讓自己置身這種環境之下,以清淨閒適的心情來品茶, 伴著淡淡茶香來品悟人生,感悟生活。一個人喝茶,其意不僅在止渴,而更在於鑑賞其色、香與味, 體會其苦、甜與醇, 領悟 起淡、雅與和。自省自悟,品出茶的真性,體會人生百味,達到天地人和相通的境界。

  茶,源於自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從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茶可以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廣結善緣。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個願意讓自己活得簡潔的人。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就從永珍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

  人們心目中,茶葉是聖潔之物,供奉佛祖,追思先人,獻上清茶一杯,自然是表達無限敬意的最好的方式。 “人品如茶品,”希望能像茶葉一樣聖潔,受人尊重,茶還象徵著從一而終,對愛情的堅貞不移,茶樹繁茂生長帶有一種多子多孫的涵義。在有些地方,有些民族,茶貫穿著婚禮的始終,所以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三茶即指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洞房時的合茶。也有的把提親、相親和洞房前的三次所沏之茶,合稱三茶。這些都是普通百姓用茶表示最真摯的願望,是中國人奉茶為寵兒的重要原因。

  人有永珍,茶有千面。茶可分幾種,人也是如此,這是品質決定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真正的好茶經得起沸騰熱水的考驗,真正有品質的人同樣也要能承受塵世的侵蝕,眼明心清,始終保持著天賦本色。茶在杯中,上下漂浮,香氣四溢,乍看上去平淡無奇,若想分辨其優劣,還得需用心去品。正如三毛說茶的一句話,“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若以此標準來衡量人,滋味又豈止三道?

  世間一切情緣,皆有定數。有情者未必有緣,有緣者未必有情。隨緣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鏡,一個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別無常世界。意亂情迷時,大可不必慌亂。靜心坐禪, 明天會如約而至。。春花依舊那樣美,秋月還那麼圓。

  品茶可以讓人寬恕過錯,從而在杯盞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當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說的空明。 人間是最能表現自我的劇場,如果有一天故事劇終,選擇出離,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無路的放逐。要相信,別無選擇,會有最好的選擇。

  茶有四德,慈悲喜捨。所謂雲水禪心,就是在一盞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榮者必枯的真意。須知任何悲傷都是喜悅,任何失去都是得到。一個人對自己慈悲,才是對萬物慈悲。

  靜水深流,簡單的人其內心清和,越容易參透禪理。修佛亦如品茶,將一杯苦茶喝到無味,這就是禪的境界。人生應該刪繁留簡,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安靜綻放。就如同萬千溪澗,終究要匯入河流,潺潺清明,簡靜安寧。

  世間風雲,變幻莫測。佛家講究因果輪迴,無論物轉星移、飛沙走石,有一天都會煙消雲散、俱靜歸塵。如茶,融匯了萬物的精魂,倒入杯盞中,鍾情一色,澄澈醒透。時光流轉,雲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將洶湧不安的歲月,喝到水靜無波。多少人可以將渾濁紛紜的世象,喝到純淨清朗。也許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無意的日子,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迴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和冬天有關的散文隨筆
有關品茶的散文
相關知識
有關品茶的散文
有關品茶的散文
有關品茶的散文三篇
有關品茶的散文三篇
有關紅茶的散文
有關採茶的散文詩精選
有關禪茶的散文***2***
有關品茶的人生感悟散文
有關品茶的三篇散文
有關思考的散文作品推薦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