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鄉村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秋天,我走進鄉村。田野,是鄉村農民辛苦耕耘的地方。現在,瓜果成熟了。一棵棵小青菜嫩得要滴水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鄉村的情感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鄉村的情感散文:鄉村情結

  歲月釀造記憶的美酒,時間沉澱懷舊的情感。想故鄉、盼故鄉的這種純真的情感,憶故鄉、念故鄉的這種鄉村情結,好像從骨縫裡,從血液裡,從靈魂深處,衝出來、竄出來,洶湧澎湃,勢不可擋。在城裡居久了,待煩了,對熟悉的城市會滋生幾分生分感、壓抑感,那心頭的鄉村情結會越纏越亂、越來越重,時而想起偏遠故鄉的一些事情,小山村的山水風物、世故人情,在眼底,在心窩,是那麼鮮活而生動,那麼純真而清晰,甚至設想自己不進城會是啥樣子,突然嚮往起田間陌上、壟頭樹下、把酒話桑麻的田園生活和悠然情趣。

  城市沒有連綿青翠的群山、親切的村莊、熟悉的河流、彎曲的小路。鄉村正月瑞雪飄舞,五月豌豆花開,六月小麥金黃,九月高粱豔紅,十月忙著顆粒歸倉。普通的農家小院,青石砌到頂,柵欄門、牽牛花、壓水井、老黃牛、彎把犁、八仙桌、老燒酒……讓從鄉下走進城的已上了些許年紀的都市人心曠神怡,動情動心。許多城市人心頭藏著一個夢想,那就是等積攢些錢,回到故鄉或擇一處山青水秀、民風淳樸的鄉間,蓋上幾間瓦房,種上半畝菜園,讀書,種菜,享受悠閒。如果有知心朋友來訪,可以先去挖野菜、摘山果、刨花生、掰玉米、宰山雞,拉起風箱,炒菜蒸饃,在那幾縷炊煙飄過之後,可以邀幾縷月光喝酒長敘,直到雞叫三遍……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接到那張薄薄的、重重的、預示著改變我命運的錄取通知書,真是喜出望外。在我的家人和所有山裡人眼裡,我拼命讀了十幾年書終於出息了,可以不繼續在農村翻山越嶺推小車掙工分了,可以遠離臭氣熏天的豬圈牛棚,可以不再一日三餐啃煎餅鹹菜,可以不在鄉下找媳婦,反正能離開貧寒的鄉村,全村老少的夢想先在我身上實現了。我把通知書拿回家,我爺爺雖然認識不了多少字,但還是反覆地看了幾遍,好像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貝;含辛茹苦的父母異常高興,父親在美滋滋地抽菸,母親抹著眼淚忙著炒菜做飯。離開小山村時,我心裡既有對鄉村、對鄉親特別是家人的留戀,又充滿了對城市、對未來美好的期待。那幾天家裡像過年,本家的叔父大爺來了,鄰居來了,親戚來了,毛巾、香皂、臉盆、水筆……禮品竟然收了一堆。母親更是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恨不得讓我把好吃的都吃完、該吃的都吃到。從離開鄉村那時起,我才真正懂得鄉村對我生命的重要,才發現鄉村是這麼難割難捨,悄悄把對家鄉的留戀、對親人的惦記一點點深埋心底。

  在城市工作,往往把一個很大、很寬泛的地方說成是自己的故鄉。關於故鄉的記憶,更多形成在中學時代。那時農村特別窮,雖然學費不高,但好多孩子仍然上不起學。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如說家窮的孩子早懂事。當時一家節衣縮食供我上學,我也算懂事,能夠體諒家人的難處和艱辛,算得上村裡比較刻苦的孩子。白天在學校,我認真聽課,把知識當作應當精心收穫的莊稼;放學後和節假日,我先幫著大人幹活,放牛、挖豬菜、摟柴火;晚上,坐在煤油燈下讀書、做作業、預習功課。上高中時,農村的日子沒有起色,家裡依然窮,一週就是一捆煎餅和一罈自家醃製的鹹菜。當時不能住校,也沒有自行車,每天就用兩隻腳丈量從學校到家十華里的土路。能夠親身感受茫茫田野一年四季的輪迴變化,品味田地和莊稼的芳香,倒也是一件十分快樂和得意的事情。

  如今忙裡偷閒回到故鄉,站到村頭巷尾,那熟知的鄉音土語,那終生難忘的土腥味、牛糞味、灶煙味撲面而來。小村並沒有太大變化,在外工作久了,只覺得熟悉的人正越來越少,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變化、在減少,甚至有我不認識的人在對我指指點點,那分明在交談我是誰。偶爾我陪著父母下地勞作,經常有人和我的父親打著招呼,又驚奇地加問一句“這是你家的小子?也長了年紀嘍”。在我老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誰要是外出工作或者打工回來,說啥也得拿盒煙與老少爺們共享。那些曾看著我長大的鄰居長輩,那些與我一起打打鬧鬧、頑皮長大的同學夥伴,那些在接過我雙手遞上的香菸時,也會仔細地打量我一番,親切地與你交談,問我夏天濟南那個火爐子能受得了?聽說如今在城裡就喘氣還不要錢?你抓緊搗鼓點錢把咱村這條路修了吧?……聽到這些話,我胸口湧起一股暖流,甚至淚水在眼眶裡打轉,那純樸的鄉情、鄉音,蘊涵著多少真切的關心和期待呀,傷感中也增添了些許的蒼桑、悲壯、惋惜和失意!

  在故鄉沒有機器的噪音和流動的車啼,是做夢追夢圓夢的好地方。太陽沒有露出山頭,老天爺還陰沉著臉,朦朦朧朧中大紅公雞又打了幾聲清脆的啼鳴。睜眼看看微微發白的窗,天真的放亮了。老梧桐樹上的喜鵲,開始唧唧喳喳討論今天到什麼地方飛翔、如何帶領子孫覓食。鄰居家響起了挑水的鐵桶聲。父親早已坐在南屋裡喝茶,娘正忙著點灶火、做早飯。我於是趕緊起床,到水井旁開啟水龍頭洗把臉,拿起掃帚清掃其實很乾淨的院子,然後喝一杯父親已給倒好了的濃茶。我的妻子、兒子沒有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經歷,對種地、收割保持著一種新鮮感。再說如今地也少了,啥時幹啥也都自己說了算,農活也就輕鬆了許多。我常問父親今天地裡還有什麼活,一方面,這是履行作為兒子應該在家承擔的責任,一方面也是在尋找久違的鄉村生活記憶。地裡沒什麼活做,只好流連於門口那二分菜園。望著那水靈靈的蔬菜,韭菜、大蒜、豆角、辣椒、小白菜,聽著雞鳴鴨叫,聞著飯菜的清香,自然淡忘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華,頓感增添了幾份悠閒與寧靜。

  回到村裡,我經常細心尋找那淡忘的記憶的痕跡。這裡曾是放牛割草拾柴的那條溝汊,這裡是我們一群混小子、打打鬧鬧、偷著燒隊裡花生吃的嶺膀,這裡是我曾經推著獨輪車、和生產隊的男勞力搬送土肥的小路,這裡是那年深冬、全隊人冒風抗雪整修的大寨田,這裡是我們那群學生勞動鍛鍊時唱著革命歌曲填過的水庫……。前些年,我家老房子被拆前,牆周圍還貼滿我從小學開始掙的紅獎狀,雖然它早已褪了顏色,但排在一起仍然很壯觀,它分明記錄著我一步步成長的履歷。撫摸那些堆放在屋角的舊書,輕輕拂去沉積的灰塵,隨手翻閱幾頁,如同回到了昔日那讀書的歲月。童年與少年的往事,似乎越來越遙遠。父母偶爾說句“你小時候……”,就會把我帶回那終生難以忘懷的歲月。童年、少年、青春時光,鄉音,鄉情,鄉味,都已成為生命的基因和遺傳密碼。聽聽鄉音,敘敘鄉情,品品鄉味,如飲一杯烈酒,如掬一股清泉,如沐一縷春風……

  回憶與懷舊的界限有時很難分清。懷舊往往是對逝去歲月和事物的追溯和迷戀,回憶往往是對昔日生命軌跡、生活方式的反思和重塑。那每一次回故鄉的探望,每一次在村頭的駐足回望,那鄉村情結就更牢固地盤紮在我的心坎上,那麼刻骨銘心,那麼蕩氣迴腸,都市和都市人真正渴望的是鄉間的自然、安謐與寬厚,銘記的是山民的純真、樸素與善良。

  有關鄉村的情感散文:難忘的鄉村壩壩電影

  週末閒暇之餘,我喜歡抽出時間陪老婆兒子去看場電影。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嚼著小吃,喝著飲料,看著大片,有時還戴個3D眼鏡,煞是輕鬆愜意。然而,提及電影,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兒時在老家看的鄉村壩壩電影。

  那電影,用的是一塊長方形的白色的銀幕,我們叫“擋子”。四周用黑布塊鑲邊,四個角有包著金屬皮的小孔,用細繩子系在兩根又粗又長的竹杆上,竹杆立地,頂上四個孔分別用四根較粗的麻索套住,然後朝四個方向拉緊,拴在四根樹樁上,竹杆底部再壘上大石頭固定,“擋子”就算掛起,我們便可以在上面看電影了。

  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更沒有網路,看電影是唯一的娛樂方式,在整個村子最為稀奇。一般在兩三天前,生產隊隊長就在通知社員上坡幹活的高音喇叭裡大聲吆喝:各位社員,請注意,某年某月某日公社將在我們隊上放電影,請大家早吃完飯前去觀看。我們小娃兒頓時興奮起來,每天翹首以盼。要放電影的當天晌午之後,么爸就拿著扁擔走六七裡山路,去公社“接電影”,就是去挑笨重的柴油發電機。我們也迫不急待地一路去一路來地跟著跑,主要是想先看電影名,好給大人們預告,一點都不覺得累。跟著回到生產隊“晒壩”,團團圍著看大人們安發電機,“掛擋子”,裝放影機,也不回去吃晚飯,一直等到看電影。

  放電影的也真叫人著急,總得把主片放在最後,先放副片,也就是一些科幻、農業技術、或計劃生育方面的片子。主片一般放兩部,偶爾也三部,總是要把古裝片、愛情片放在前面,把我們最喜歡的戰鬥故事片放在最後。往往我們小娃兒看到看到就倒在地壩上鼾睡,一覺醒來仗也打結束了,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晚上回去還要纏著媽媽不放,吵嚷著要她擺電影情節,否則就不睡覺。

  當然也有中途醒了的時候,演到精彩處,只聽到放電影的在喇叭裡不斷喊話:社員同志們,社員同志們,請注意,請注意,這是個特務!這是個特務!霎時,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整個晒壩鴉雀無聲。

  更惱人的是,經常是電影放到放到就燒片了,鄉親們一陣騷動。於是,放電影的就在喇叭裡勸大家不要著急,一會兒把片接好繼續放影。這還算好的,最可惡的是發電機壞了,一修就是大半夜。有時還修不好,只聽見大隊長又在喇叭裡大聲吆喝道:鄉親們,對不起,今天晚上發電機修不好了,修好後明天晚上接著放。有時剛一開始機器就壞了,於是只有懊悔地回家去,大人們邊走邊自我解嘲:今天晚上的電影真好看,叫《英雄白跑路》。

  有時,我們要走老遠的山路去鄰村看電影。由於我年齡小,大姐總是要一手打著“麻桿”照亮***苧麻杆放在水裡浸泡,然後去了內襄和皮,易於燃燒,點燃後用著走夜路照亮***,一手牽著我走路,有時還揹著我走。所以,大姐總不願帶我,常偷偷跟著大的些跑出去看。於是,我只要一聽說哪裡要演電影,整天就跟著大姐屁股轉,央求她帶我去。為此也上了大姐不少當。有好幾次,大姐都叫我幫她洗碗,我一不答應,她就說不洗今晚就不帶你看電影,我只好心甘情願地服從。哪知她下午也不走,推到晚上,而到了晚上她吃了飯就徑直睡覺去了。我問怎麼不去看電影,大姐卻說今晚不演了,真的讓我又氣又恨,又無可奈何。

  後來我漸漸長大,有一次母親幹活累了嫌路遠不想動,我便帶弟弟去看電影。不知什麼時候躺在大石磐上就睡著了,也不知什麼時候醒了過來,迷迷糊糊地被一個婆婆牽著走,到了她家裡婆婆才發現這不是她的孫子。當然,我們發現這也不是自己的家,弟弟一下大哭起來,喊著要媽媽。還好,婆婆曉得這兩兄弟是哪家的孩子,把我們送回了家。路上,也遇到有大人正把婆婆的孫子往她家送呢!

  我依稀記得,那時看的電影有《上甘嶺》、《渡江偵察記》、《英雄兒女》、《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多少年了,那些看壩壩電影的情景,還是如此清晰,歷歷在目。有了鄉村壩壩電影,我的童年多了一份快樂、一份溫馨、一份美好的回憶!

  有關鄉村的情感散文:鄉村的夜晚

  嫋嫋的炊煙從老屋的煙囪中散出,然後升向天空在風中慢慢逝去。我知道,鄉村的夜晚就要降臨了。隔壁家那一大一小的黃牛,在老叔叔那洪亮又略帶沙啞的吆喝聲中,晃動著犄角前的韁繩慵懶地搖擺在路上,悠閒而又滿足甩著尾巴然後走向圈欄。

  我聽到,四下是那蛐蛐兒的叫聲,聲音從小至大,甚至連成了一片。也許,它們就在這秋天裡忙著紡織那些過冬的衣物。可能是這夜來得快了些,那幾只小老鼠躡手躡腳地沿著屋子的牆腳,尋找雞食剩下的殘羹剩餚。鄉村的夜是靜謐的,而在小動物們的活動中而逐漸生動了起來。

  天空的這塊銀幕,還沒有完全拉開,眼前似乎多了一些恬靜的風景。那是一頃即將成熟的稻子,青黃中醞釀著金黃的夢想。一整片這樣的稻田,也就是長滿了整個田野的希望。我站在舊屋前的老樹下,零碎的幾聲鳥鳴聲反而增加了夜來時的寧靜。月亮趁著鳥兒歸巢的機會,也偷偷地從門前的草叢爬上了樹梢。銀色拋灑在鄉村的地上,我佇在鄉村裡的路間,成了夜的倒影。

  父親揮動著掃帚,一如既往地維護他一生的潔淨。屋內灶膛裡的柴火越燒越旺,媽媽揮動著鍋鏟,翻炒鍋中她那些嬌嫩的青菜。而青菜在灶火與油鹽親暱的摟抱中,便又有了青春的模樣。灶火在舞動,希望便在延續,每個家族便由此而生生息息。也許是太熟悉這裡泥土和空氣的氣息,或者是人走出了當初的那塊淨土,人便多了對鄉土的眷戀。經歷的人和事越多,這種情感就愈強烈。

  鄰家的大人已經將飯菜準備好,正扯開嗓門呼喚著小孩回家。母親張羅著她的拿手好菜,妻子也自覺當起了母親的助手。兒子也充當“伙頭軍”在灶前新增柴草,弄得個灰頭灰腦。一家人就在這談笑間,母親與我們這些晚輩們同享著天倫之樂。平日裡,大家都各忙各的。只有到了週末或者假期,我們才有機會和老人們說笑與生活。鄉村的夜晚,也就多了一種親情的甜美。

  月亮越升越高,門前的篁竹影翻過了土製的門樓,映在雪白的水泥土上,一幅美麗的墨色的畫圖勾勒了出來。提幾張矮的竹椅,一家人圍坐在一塊談談過去的艱辛,說一說當下的變化,再想想美好的未來。明月、清風、竹影以及周遭的蟲鳴聲,世間能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此間的快樂?

  靜夜如水,月圓如昔。
 

有關鄉村的散文
想家的心情散文
相關知識
有關鄉村的散文
有關鄉村的散文
有關山村的散文
有關鄉愁的散文
有關鄉村的敘事抒情散文
最新關於鄉村的散文
關於鄉村的散文
有關力量的散文
有關錯過的散文
描寫鄉村的優美散文_描寫美麗鄉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