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子的變遷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我終於走近了這個叫紅崖村老巷子的地方。

    這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村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距隆德縣城一公里,依山傍水,東靠六盤山,西鄰清涼水,清涼河穿村而過,綠樹環繞。可以想象,在漫長的六百多年的歷史裡,一輩輩的村民在年復一年的春種秋收中勾畫著他們美好的日子,在一茬又一茬的生老病死中延長著他們彼此的情感。不管是苦樂,也不管是悲喜,他們認命於上蒼賜予的這方水土,日子雖說清苦,但也悠然自得……

    然而,在多年之後的某個秋日,寒風瑟瑟,涼氣襲人,一個自由攝影家悄然出現在紅崖村的山頂,秋陽下的紅崖村顯得潔淨、純粹,當村莊一覽無餘得被定格在虛幻的鏡頭時,一種質樸、粗狂的美觸動了他的意念……經過幾天的考察與論證,這個古老村落的歷史遺蹟和文人景觀深深吸引了他。

於是,百年老巷子不再寧靜。也正因這個人的獨特創意,使這個百年老巷子起死回生,煥發出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勃勃生機。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愚笨的人,似乎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但當慢慢靠近百年老巷子時,我有些激動。透過百年的風雨浸淋,你隨時隨地都能領略到這裡文化的蒼茫與渾厚、淵博與凝重。當然,我不是老巷子的始作俑者。老巷子以她的包容和開放,接納著天南地北的人,讓更多的人來探尋她的酣暢與悽美。

順著百年石階上去,拱形石門映入眼簾,頂端有一杆“酒”字旌旗隨風搖曳,左側“六盤第一村”的題字遒勁有力。通過紅崖村的拱形石門,一股水流從崖面飛瀉而下,這股潺潺流水就是源自紅崖村的一口百年老井,藝術家用幾塊石頭改變了它的流徑,也就賦予了這口百年老井的藝術生命。

聽著百年老井的潺潺流水流,在古樹下解讀這個老村的歷史人文,耳邊傳來悠揚的鐘聲,把人們引入長達200多米的百年老巷……

一面濃縮了的文化牆,百家姓、門神、老樹根、蜂窩、羊圈、毛上炕等,讓我看到了民俗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在毛上炕前,我注意到了一根木質的炕沿上有六個碗狀的小窩,這是苦難歲月的積澱和再現。其實,這幾個小窩就是吃飯的碗,那個年代生活窘況,聰明的村民就在炕沿上鑿個坑當碗吃飯……

很奇怪的是,這倒讓我想起大人們曾經議論的關於桂琴嬸與孫瘸子的風流韻事——夜黑如盲人眼裡的世界,院門吱的一聲響,一個黑影輕盈地向孫瘸子住的毛上炕靠近,一些輕微而深遠的響動後,世界變得溫馨寧靜如初,像屏住了呼吸一般……

當我想起這件事的時候,首先閃現在腦海裡的,仍舊是那些空洞而感人的瞬間,也就是說,許多的事都是從一個幽深的眼神切入,疊印,展開的。正如老巷子一樣,因一位自由攝影家的一次意外發現,找到了千年農耕文化的靈感,才迎來了她今天的新生。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道上,感受老巷子的鄉村文明,濃厚的文化氣息不斷溫潤著我的視覺——蒼勁有力的書法、細膩多姿的剪紙、雕工精細的磚雕、栩栩如生的農民畫等民間藝術展示於此,技術精湛,巧奪天工,無不凝結著老巷子人的辛勤與智慧。在老巷子1號院,石磨、木犁、連枷等農具重現眼前,儘管現代文明讓她們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她們的品質和精神,就像漸遠的村莊一樣,會永遠烙在每個人的骨子裡。

吃著農家菜,看著農家景,拋卻了都市的喧囂與爭鳴,享受山野來風的乾淨與浸潤,豈不愜意?這裡,就是一首春的田園詩,一副秋的豐收圖。

坐在涼亭內的木凳上,看著眼前這些青瓦泥牆、飛簷翹角、茅草涼亭以及老戲臺、老磨坊、老水井,無不透露著古樸與典雅;再仔細琢磨老巷子“修舊如舊”改造理念,還真的是前衛與環保。如果老巷子推到重建,不但要毀掉珍貴的歷史遺蹟,僅這個50多戶的人家院落至少要花費300萬元,而政府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費用就完成了老巷子的改造重生。

從北向南細細看去,土牆上的一句話“我在老巷子等你”讓我駐足良久。儘管它是一句看似平常的商業廣告語,但意境深遠,讓我想到了情人的如水眼眸,朋友的神情邀約,等等。從設計者的初衷看,老巷子也是一個採風、攝影和寫生基地,她將等待更多的文化名流走進她,調戲她,以及宣傳她。其實,生命裡有很多假象恰似老巷子那般虛幻和不可捉摸,她在遠處誘惑我們一點點靠近,靠近時卻發現她比我們最初的所在之處更加荒涼。

然而,沒有誘惑的生命又是何等的無趣與蒼白?

老巷子的盡頭,是長征時期紅二十五軍先遣團團部遺址。如今的老巷子消失了往昔的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聲聲。沿著紅軍的腳印追憶那段紅色的歷史,紅軍長征的腳步聲似乎穿越時光隧道仍然在這篇古老的大地上回響,厚重而清晰。

這裡,馳騁縱橫著一股英雄氣。紅二十五軍在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率領下,於1935年7月15日進入隆德,配合中央紅軍長征……

靜靜地傾聽那段歷史,我的思緒穿透繚繞的霧氣,耳畔傳來當年長征路上的馬嘶槍鳴,細細地閱讀這段秣馬厲兵歲月,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浸透紙背……

儘管,紅崖村百年老巷子被設計者定位於集旅遊觀光、攝影採風、養生度假為一體旅遊景觀。但我以為,老巷子是一個文化載體,傳承了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文明。不得不承認,文化代表著一個地區的軟實力,生態體現著一個地區的文明度。而表明,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一所明亮的房子,一條寬闊的馬路,立足本土,喚醒沉睡的鄉村文明,才給新農村建設提高了經濟和文化動力。

那麼,讓我們再次品味設計者的手記吧——

是我們塑造了,

我們的環境;

還是環境,

改變了我們?

飄落的一片葉
帶著永恆的相思
相關知識
老巷子的變遷
房子的變遷優秀小學作文
有關老房子的散文
老珠子的鑑別方法與品類介紹
國際審計報告準則的變遷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七年級上冊地理海陸的變遷測試題
讀與寫的變遷閱讀答案
七年級地理海陸的變遷知識點彙總
高一下冊歷史大眾傳媒的變遷課堂練習題及答案
試論西方油畫藝術中材料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