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時事評論彙編
時事評論的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思想政治科目的要求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思想政治時事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思想政治時事評論一
時事評論背景:
有張30年前的老照片讓人過目不忘: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中國第一家門店在北京前門開業。新聞說那天風雪很大,但人們還是排隊近一個小時,只為買到一塊原味雞。30年後的中國城市,高熱量的炸雞已被不少孩子爸媽打入冷宮,“開明”一點的父母會和孩子約法三章:一週最多吃一次。卡路里太多,非綠色有機,不能吃。吃飽吃好,最要緊是腰部變小。中國人對飲食的態度變化,正生長在更寬廣的大地上。一位作者在他的春節回鄉見聞中這樣寫道:“大年初二,表弟要驅車數百公里看望岳父、岳母大人,後備箱塞滿了德國白啤,而不再是我們的地方白酒。對年輕人來說,送德國啤酒,不只是時尚時尚最時尚,也是品位和體面”“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和消費能力已經開始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
時事評論觀點:
30年前北京前門的炸雞和在今天偏遠農村的德國啤酒,所代表的時代語義顯然又是不同的。如果當年的炸雞,散發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開放熱氣,那麼今天的啤酒杯,溢位的則是整個中國消費轉型升級的天光雲影。
消費層級的升級,並非虛浮的啤酒泡沫,而有著堅實的消費觀的遞進。短短几年間,身邊很多家庭的廚房中不再看得見味精,鮮字拐彎,從化工“提鮮”的歧路又回到了追求“自然新鮮”的正途;而作為綠皮火車標配的方便麵,在經歷20多年黃金期後連續4年下滑,不止一家投行調整了方便麵主要生產企業的投資評級,將其標註為“投資前景黯淡”。
史景遷在論述清代生活時曾引述約翰·巴若的觀察:在中國,富人和窮人在食物上的差別比任何別的國家都大。今天完全變了。對品質的高要求不僅出現在北京三源裡的菜場,也埋伏在農村公路牆“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的標語中。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滲透,農村消費觀的水位幾年之內迅速抬升,便利店商家往農村走,生鮮冷鏈也想給老鄉鎖鮮。雞年春節期間,全國有3.8萬個村莊參與電商消費,網上置辦年貨成為農村一時風尚。為什麼不呢?年味可以是家鄉味道,也可以是世界的味道。
細究飲食的歷史,會發現無論史前小麥的傳入,漢唐蔬菜瓜果的輸入,還是明代的玉米和甘薯,“飲食革命”的到來往往比較被動。今天的飲食革命則是更主動的、涉及更大範圍群體的消費結構和層級的升級。在“生活水平提高”這樣的概括性說法中,我們能看到其歷史性意義。
有朋友看到某高品質牛奶的廣告,竟說:我想擁有一片草原。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已成為內在衝動。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中寫有這樣的字句,“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面積種植優質牧草,正為了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品質需求。去年兩會,董明珠組了個飯局,國產電飯煲放上了兩會,在米飯的顆粒感與水分含量的咀嚼中,不難嚼出食為天這句古諺的時代意涵。寬泛一點看食品消費的供給側改革,一杯放心牛奶、一碗可口熱飯,這樣的需求最應被滿足。
飲食,給今日中國埋下了兩條生動的線索。一條是舌尖式的,裡面盡是故鄉原風景,每個人都能在鋪展的美食地圖上準確找到自己的飲食原點與精神皈依,而一條則是垂直方向的,它是節節攀升的品質需求,是變動,甚至是跳躍的,它不僅記錄著時代變遷的身影,更鐫刻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兩條線互相穿插編織,儘管不構成生活的全部,但人們就叫它幸福。
高中思想政治時事評論二
時事評論背景:
有人說,人類已經進入“後真相時代”。相較於關注事實本身,今天的人們更傾向於感受情感。去年年底,牛津詞典就公佈“2016年度英文詞彙”為“後真相”。根據相關定義,這一關鍵詞表示“客觀事實對公眾輿論的影響力,小於情感和個人信仰的影響力的情況”。無論概括是否全面,更加註重情感表達和心靈共鳴,的確是不少人的真實體驗。這也啟示我們,當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時,也應掌握好事實與情感之間的平衡。
時事評論觀點:
主席2015年訪美時,在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中,動情回顧了青年時在樑家河經歷的困難歲月,生動講述了當代中國人脫貧致富的心路歷程。充滿溫情勵志的真誠敘事,收穫掌聲一片,拉近距離的同時,也讓人思考中國翻天覆地的巨大發展變化。講述中國故事,主席可謂做出了經典示範。這更促使我們思考,面向世界,究竟該講述怎樣的中國故事、怎樣講述中國故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講故事,效果在於達到情感共鳴。放眼寰球,不同國家與民族在社會制度、發展理念、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著差異甚至不乏衝突。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真善美愛的追求,卻能衝破意識形態的桎梏、文化心理的隔膜,直抵人的內心。因此,多突出一些中外情感的共性、多激發一些彼此心靈的共振,就很可能實現事半功倍乃至意料之外的傳播效果。
置身於真相往往比謠言慢幾拍、充滿不確定性的輿論場,受眾其實更渴望不加矯飾的言辭、未經加工的照片、飽含真情的故事。而日新月異、開放包容的今日中國,最不缺乏的就是充滿真情實感、溝通中外心靈的好故事。從詩詞大會上於困厄中活出倔強詩意的農民白茹雲,到奧運賽場上頂住壓力、絕地反擊的女排姑娘,從重啟13年前生產線、越洋拯救英國自閉症男孩的東莞廠家,到因一部手機和美國小夥意外結緣、故事還將搬上熒幕的中國“橘子哥”……每一個故事都充滿著生命的力量,映照著生活的美好。當世界目光更多投向東方,類似人文性與時代感交融的中國故事,蘊藏著巨大的傳播潛力。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短視訊、虛擬現實、移動客戶端等新鮮事物“你方唱罷我登場”,但不管傳播載體如何變化,社會始終需要有溫度的素材。事實證明,那些傳播得最廣泛、最深入人心的案例,往往是最充滿人文關懷的故事。這些故事不一定發生在“北上廣”,未必高大上,甚至樸實得有點土氣,然而它們一定是接地氣、有張力的,各種境況的人都能理解、都能被打動。在某種意義上,越具有中國特色、帶點草根氣息的故事,往往越能從遍佈精細化包裝的資訊海洋中脫穎而出。
高中思想政治時事評論三
時事評論背景: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經開展將近一年時間,這項工作創新積累了什麼成功經驗?未來的常態化制度化又對全面從嚴治黨具有什麼重要意義?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總結“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時,給出了富有啟發意義的答案:要把思想教育作為第一位的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不斷改造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覺悟。
時事評論觀點:
縱覽“兩學一做”的開展過程,思想教育是一條貫穿始終的清晰脈絡。一開始就強調,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有理想、有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局來看,隨著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思想教育正是要構築不想腐的精神堤壩;從管黨治黨的歷史來看,思想教育賡續著我們黨思想建黨的優良傳統,為的就是在新時代重拾精神力量。
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信仰與精神的力量,正在廣大黨員幹部心中投下巨石、掀起巨浪。一位選擇支教的大學生坦言,“從‘兩學一做’的志願服務中,體會到了奉獻的樂趣”;一位宣誓入黨的教師感言,“入黨就像是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黨員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一位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感慨,“‘黨’這個字對我來說已經超出了它本身的含義,她不僅是一個政黨,還是我心裡一種最真實的信仰”……最樸實的聲音,傳遞著最真誠的感動,由此可見信仰二字在黨員幹部心中重重的分量。
管黨治黨不僅要關注正風反腐帶來的“看得見的變化”,也要看思想教育帶來的“看不見的變化”,因為由此帶來的“思想的昇華”,能夠從根本上築牢價值基座、加強內心自律。常講“慎獨慎微”,就是要求領導幹部堅定信念,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也能做到暗室不欺、潔身自好。學習黨章,只有弄懂吃透、內化於心,才能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學習系列重要講話,只有領會要義、融會貫通,才能用講話精神武裝好自己。可以說,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是“兩學一做”體現的重要方法論,從長遠看也是管黨治黨的根本抓手。
思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思想教育,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入腦入心卻不那麼簡單,一不留意甚至可能陷入形式主義的陷阱。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過程中,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手抄黨章,從出發點來說是一件有意義的好事,但如果只是熱衷於追求各種新奇形式,而不是深入學習內容,反而容易沖淡思想教育的效果。再比如說,學習系列重要講話,是生硬地照本宣科、機械地轉發傳達,還是進行更深入、更生動的解讀,讓黨員幹部自覺遵循?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就要把“思想的昇華”當作評判標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就要看看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有沒有改變、思想狀態有沒有改善。
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做到“常”“長”二字,關鍵就在於思想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思想是總開關,缺少發自內心的認同,制度設計再完善,也難以完全阻止問題的出現。法規的運轉,制度的持續,都需要文化土壤和思想根基作為支撐,如果一項制度不是運轉在心理認同的軌道上,就可能行之不遠、半途而廢。正因此,全面從嚴治黨要避免形式主義、防止懈怠情緒,關鍵是激發思想建黨靜水深流、滴水穿石的力量,並培育與從嚴治黨相符合的政治文化和心理基礎。
古人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什麼是共產黨人的“本”?這便是建黨之初就寫在旗幟上的理想信念。在我們黨的奮鬥歷程中,思想的力量始終在時間的座標上向前延伸,這是一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的人還:
高中政治時事熱點評論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