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部分知識點
高中學生在複習政治時,整理出重要知識點,才能高效記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1、企業、勞動者的地位: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
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2、市場調節的侷限性: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②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③單一的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會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嚴重的兩級分化。
3、轉方式調結構: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要放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4、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保障國家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支援科技進步、發展戰略性產業、提供公共服務,具有關鍵作用。要推動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深化國企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必須佔支配地位。
5、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內容:要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6、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主要表現:不依附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一個國家去反對另一個國家,不針對第三方;處理國際問題,根據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尊重別國人民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二
1、文化自覺與自信: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來自於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和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於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這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
2、科技在文化生活中:①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②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當代資訊科技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和發展。③科技的發展可以推動文化的創新,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
3、哲學和時代的關係:①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昇華。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之所以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是因為它正確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②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還體現在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4、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係: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5、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內容: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物件;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的分配關係。
三
1、社會發展的實現形式: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用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歸根到底,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實現的,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解決是通過改革即社會主義社會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
2、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價值判斷是指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做出判斷。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
4、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於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有助於我們的價值觀與時俱進,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5、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不適應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築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
<>的人還:
高中政治成語哲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