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發表
教師是新的教育思想、方法、措施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是影響中學教育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篇一
高中歷史教師角色的轉變
摘 要:如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是擺在全體歷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就有必要弄清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面對這此些變化,高中歷史教師的角色又應發生怎樣的改變?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師;角色;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3-131-01
歷史新教材在全國早已全面推行,在四川也已經實行了兩年,從明年開始,四川的高考命題將完全以新教材為依託。如何適應新教材下的高考,如何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如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是擺在全體歷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就有必要弄清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面對這此些變化,高中歷史教師的角色又應發生怎樣的改變?
從課程目標上講,過去的歷史教材因為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結果導致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死記硬背,在大家的心目中,歷史是屬於典型的“背多分”,不存在什麼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比較能力、歸納能力等等。因為知識太過於龐雜,學習的過程太過於無趣,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歷史的教學也陷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歷史學的社會地位也受到極大的挑戰。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新的歷史教材在課程目標的設定上作出了重大的改變。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把課程目標分解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不僅提出了具體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標,而且把學習歷史的過程與方法作為課程目標提出來,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標中突破了以往單純政治教育的層面,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把歷史教育的社會教育功能與人的發展教育功能結合起來。三是目標明確而具體,更具可操作性。
從課程體系上講,過去的舊教材中,在課程體系的安排上,把相關時期的某些內容編排在一起,這雖然有助於學生在學習部分內容時,對該部分的內容有比較明確的瞭解和認識,但在學完了整個歷史之後,學生對相關的歷史知識卻不能有效地聯絡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不能對相關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不能把歷史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為此,新教材在課程體系上也作出的重大的變化:一是設定學習模組。模組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內在聯絡。每一模組都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同時根據教育目標確定相關的學習內容。二是確定專題型的教學體系。高中歷史新課程在課程體系上的第二個重大變革,即是對歷史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排體系,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以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新體系。這種專題的形式既避免了與初中歷史課程的簡單重複,又有利於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三是分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種課程的設定,既讓學生能形成基本的歷史素養,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促進學生有個性化的發展。
從課程內容上講,舊教材在內容的設定上,完全脫離了社會實際,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無關,與學生的未來發展無關,也完全脫離了歷史學科的學術發展的實際。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新教材作了三個方面的改進:一是增強了與社會進步聯絡的課程內容。比如在必修課程歷史***Ⅱ***中,增加了“國有企業改革”等內容。二是增加了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內容。這突出地體現在世界史學習內容的增加上。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講民主政治的進步與發展,講人權高中必修課程歷史***I***中,增加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內容;必修課程歷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內容。三是增強了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絡。如在必修課程中增加了“中國近現代生活的變遷”等專題,讓學生通過身邊歷史的變化來感悟社會進步,感悟歷史發展。
通過對新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課程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方面均有了重大變化,弄清了這些變化,高中歷史教學也就不能再沿襲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也需要發生重大改變,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正確領會新課程理念,樹立全新教學觀:從新教材來看,教育已由過去以知識為本發展為今天以人為本。因此,作為教師,也必須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存。重新定位教師角色,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傳統教育觀中的教師,只要把課本教好,照本宣科將書中知識灌輸給學生就行了。教師是師長,是權威,學生要乖乖地聽教師的話。但在新課程理念下,新課程的設定是綜合的、開放的,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主,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所以教師要精心營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轉變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多地藉助於粉筆、板書和老師的言傳身教,長期下去,學生就會對歷史學科缺乏興趣,嚴重影響歷史教學。新課改之下,因為教材體系作了大量的調整,以專題史的模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圖片和史料,顯得異常豐富,因而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充分地利用這些優勢向學生展示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這就要求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推進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認真研究新教材,正確處理新教材:傳統教材依據時間先後順序進行編寫,體系性、時間性較強,而新教材打亂了時間順序,讓人很難把握。對教材的正確處理,就是我們需要用心的地方。在教材處理上,我認為應根據新課改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增減整理,從而增強歷史學科的系統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能力提高。轉變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傳統教學評價更多注重人才的選拔,更多注重終結性評價,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評價最主要的都是成績。分數高低幾乎成為評價一位教師或一位學生是優是劣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方式既不利於推動教師去進行教學改革,也不利於學校正常健康地發展,更不利於激發學生多元化地發展。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為了“讓每一個學生獲得理想發展,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充分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就必須轉變教學評價機制。不管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應採用多元化評價,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來評價等等。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山東教師中級職稱論文
山東教師職稱論文期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