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用紅黴素要慎重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2日
嬰幼兒肥厚性幽門狹窄多為先天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瞭,多數人認為是由於先天性植物神經發育不平衡,幽門環肌受迷走神經的刺激而引起肥厚,從而造成幽門部分梗阻。新近的研究發現,新生兒應用紅黴素與肥大性幽門狹窄密切相關。
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市的一所醫院裡有157名新生兒,因與一名患百日咳的衛生保健人員密切接觸而應用紅黴素進行預防抗百日咳治療,結果有7名新生兒發生肥大性幽門狹窄,其發病率高達5%。而在一般情況下,幽門狹窄的發病率僅為0.1%~0.3%,顯著低於應用紅黴素的新生兒。因此,有關專家認為,紅黴素是嬰幼兒肥大性幽門狹窄的一個危險因素。
肥大性幽門狹窄的嬰幼兒,其胃底部的肌肉異常增大,從而阻止了食物從胃部移動到小腸,以嘔吐為突出表現,多於出生後第二三週開始逐漸加劇,多呈持續性噴射狀嘔吐,嘔吐物為奶塊,無膽汁,吐後即飢餓思食。腹部常可觸及橄欖形腫塊,必要時可鋇餐X線檢查,以確診。一般需手術治療。
小編提醒:新生兒應用紅黴素需慎重,家長在給孩子用藥的時候要問清楚醫生。
射干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