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鄉村風景回憶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2日

  編者按: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鄉村景象在慢慢消失。下面我們來看看那些已經消失的鄉村風景吧!

  村裡來了打鐵的

  小時候,由於農村生產生活的需要,少不了鐵器農具,村裡每年夏秋收割之前,總會有鐵匠到村裡為村人和生產隊修復工具;在我的記憶裡,打鐵是要有技術的,當然也得有力氣。

  離雪阜山有二三里路的山腳下有一個名不見於莊村,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弓背一樣,橫穿村子中央,村中心,街北有兩排老房子,這就算作是大隊部了,村民們稱為社屋。社屋南有一大片坑坑窪窪的空地,就算是村裡的“廣場”吧。

  廣場西側長有一棵大柳樹,枝繁葉茂的柳樹下,打鐵爐終年立著。在風箱的撩撥下,火苗一躥一躥地跳躍,爐火中的鐵件變得通紅。王鐵匠狗皮圍裙圍在腰間,古銅色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火星四濺的時刻又到了。王鐵匠伸出鐵鉗夾到鐵砧上。小錘剛“叮”的一聲敲下,小鐵匠的大錘就應聲砸下來。王鐵匠左手不斷翻轉、移動鐵件,右手的小錘點到那兒,小鐵匠的大錘就砸在哪兒。小錘叮叮噹噹,大錘鏗鏗鏘鏘,迸出的火花四濺,嚇得周圍的人躲得老遠。此刻,堅硬的鐵件就像一塊麵團,任由兩位打鐵的揉來搓去。在敲擊聲中,鐵件漸漸變形。突然,王鐵匠的小錘敲在鐵砧一點,原本大力打錘的小鐵匠馬上靠前一步,錘頭只離鐵砧尺許,用上了點錘,只聽砰砰砰砰,錘擊如雨。最後王鐵匠夾起?頭,浸進水盆裡,“噝”的一聲,陣陣白煙冒起,一隻鐵製品就此完成。

  五鐵匠平時和街坊鄰居並無兩樣,可一站在鐵砧前,身軀便威猛起來。鄰居們說,這時的老鐵匠好像吃了仙丹,眼睛炯炯有神,只有站在打鐵爐前,鐵匠才名副其實。

  老鐵匠姓王,是我老家商莊村人。每年夏秋農忙前來,當時村裡沒有鐵匠,農具毀壞都要走十幾里路加工,費時費力太不方便。王鐵匠手藝好,為人實誠,很受村裡人歡迎,王鐵匠也就幾乎成了村裡人。

  每逢鐵匠打鐵,大柳樹下就圍滿了人。地裡有活一大片,家裡有活看不見,村子儘管不大,人們閒扯拉呱的機會並不多。鐵匠生火打鐵的時候,村人即便下地幹活路,也要停下來看一陣子。看著鐵匠父子把一樣的鐵件打造成不同的工具,就如看了一場精彩的電影。

  歲月穿梭,農村農業實行了機械化以後,也就很少有人,王鐵匠的打鐵爐就只能成了廢料。如今,傳統的手藝敗給現代化的工廠,手藝人學會了轉身。

  現如今,大柳樹倒下了,打鐵爐消失了,街道再無往日的痕跡,但在記憶深處,那跳動的火苗依然,那忙碌的身影依舊。

  唱瞎子戲的

  我小時候,鄉村文化生活很貧乏。只能通過一些老人講故事來填補一下空虛的精神生活。村子裡偶爾也會有盲人來唱瞎子戲。

  那時,村子裡遠沒有現在這麼喧鬧,沒有拖拉機、摩托車,機器的轟鳴聲,有的只是雞鳴狗吠和村民的說話聲。那細細悠悠的二胡聲、悽楚的唱腔,清脆的竹板聲,剎時在村子裡傳得很遠很遠。這樣拉著唱著,一會兒,便聚攏來三五個沒事閒跑的孩子***那時,不到上學年齡的孩子,即現今所說的學齡前兒童,是不上幼兒園,也沒有家長陪伴的***,這些孩子吃飽飯,就撒丫子跑出門,約上什麼鋼路、二狗、紅花、丫蛋、陽子等一干人等,滿村子打游飛。讀書、識字、畫畫、唱歌之類的雅事,對他們來說都遙不可及。所以這令人無比神往的二胡聲,讓剛才還追逐打鬧的他們肅然不語,這帶有文化藝術氣息的場地讓他們靜靜地圍成一個半圓***地點就在村中央廟門坑的西北角一空闊場地上***。他們豎著耳朵聽,聽

  那飄飄渺渺,幽怨叢生的二胡聲,聽那沙啞悽楚的唱詞。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盲者一開一合的黑洞洞的嘴,看那嫻熟的撫弦的手指。。。。。漸漸圍攏來一些大人。

  到了吃飯的時辰,陸陸續續地,人們端出些熱氣騰騰的吃食:一碗玉米麵或高粱面粥,或是紅薯面面條,有時,那粥或麵湯稀得能照出人影。端出飯的人把粥或麵條倒進盲者的藍邊粗瓷大海碗裡,盲者就一陣稀里呼嚕,剎那間,就喝個精光。常常,他還要把大海碗轉著圈舔個溜光,說是不敢浪費衣食父母的一顆一粒***他們常把村裡百姓比作衣食父母***。有時,有人給捧出一枚煮紅薯或一張油汪汪的烙餅,他就捨不得吃,小心翼翼地放進衣袋或褡褳裡,說是家裡還有七十多歲的老孃……

  給馬蹄寨***訂***馬掌的鐵匠

  馬蹄鐵,又稱馬掌,是馬、牛等牲口裝釘在蹄上的鐵製蹄型物。 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一層是一層大約2-3釐米厚的堅硬的角質,上面一層是活體角質。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釘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馬蹄鐵的裝訂是使用釘子將馬蹄鐵固定在馬蹄的角質皮上,也就是將“馬蹄鐵”燒鑄成形,然後墊在馬腳下,然後用錘子,釘子,把這塊厚鐵釘進馬的腳底,並利用鐵釘的倒鉤使其固定在馬的踝骨上,避免脫落。

  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馬、驢、騾子等牲口不再是生產生活的主要工具,飼養大牲口又很費時、費事、費料,因此大牲口基本上在農村絕跡。給馬蹄寨***訂***馬掌的鐵匠,也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趕馬車的車把式

  過去在農村是沒有汽車和電動車的,甚至連自行車都很少。人們長途出行需要用到馬車和獨輪車。而馬車或牛車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既是生產運輸工具,又是農村像娶親嫁女這樣的重大事件的代步工具。趕馬車的人叫車把式,一般都由經驗豐富的農民***主要是會使牲口的耕田把式來擔任,他們平時使用牲口耕田種地,也會駕馭車馬拉運莊稼***。車把式在農村是很受當地人歡迎和尊重,也很吃香的一個行當或者說職業***,吃的是技術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趕得了馬車,而幾乎每家都會有婚嫁之事,當用到馬車娶親,車把式就會受到很好的待遇。

  後來,隨著時代發展,有了自行車,摩托車甚至汽車,馬車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貨郎

  卟咚,卟咚,隔一段時間,尤其是春秋家閒時節的上午,就會有些陣陣羊皮鼓聲漸漸打破鄉村的寂靜,輕輕傳進村莊的大街小巷。被喚醒的村莊開始熱鬧起來。貨郎來了!沒到入學年齡的小孩,有的還光著屁股,就匆匆衝出家門或者從某個角落裡趕來。女人們拿出家裡的破布頭、爛麻繩,換回一些針頭線腦,或者給孩子買些糖果。因為那時的農村很閉塞,沒有電視等現代媒體,汽車也很少,所以孩子們都圍著貨郎的小推車觀看、歡呼、尖叫著,好奇、興奮、眼饞,能看到奇景,也是兒童生活中的一大快事,貨郎車上有糖人、泥巴哨子、還有一些花花綠綠的糖果、以及一些小玩具,這是最吸引孩子眼球的東西,有的孩子禁不住誘惑,就跑到家裡拿出一些爛麻繩、有的甚至偷出家裡換鹽的雞蛋來換泥巴哨、洋茄子***氣球***。貨郎也是當時鄉村生活的一個補充,沒有了貨郎,農村生活要無趣的多。而對於貨郎來說,也是一些有經濟頭腦的人。幹這一行能掙個活便錢。也是當時社會環境允許的。後來,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改變,貨郎這一行當也就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鋦碗匠

  與小爐匠類似的一種挑子是鋦碗匠,老百姓稱他們為“鋦盆***鍋***鋦碗鋦大缸的”。

  挑子上一般也有風箱和小爐子、板凳、錘子之類,但是多了一把鑽子。擔子一頭掛著小銅鑼和鉛***鐵***“疙瘩錘”,走起路來一晃就叮噹作響,省得總吆喝。他們的手藝主要是修初陶瓷罐、陶盆、缸之類,陳設的撣瓶、帽筒等。被修補的東西一般只是裂道紋、掉個碴等不太大的毛病,如果碎成八瓣還找他們鋦,除非是值錢的古董,否則工錢要比買新的還貴了。

  “鋦活”也分粗細,“細活”指的就是‘鋦活秀’,據說,鋦匠這行當與清朝八旗子弟有關,當年京城裡的八旗子弟喜歡賞花弄鳥、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貴紫砂壺失手碰裂,便找人設法修補,修補的人獨具匠心,利用裂紋的走向,用金、銀、銅鋦釘鋦出一枝梅或幾朵桃花,稍經打磨,修補後的紫砂壺便身價倍增。到了民國,鋦匠行當應運而生,逐漸走向民間,很快登峰造極。不少玩家有意將新紫砂壺裝滿黃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黃豆遇水膨脹的力量將壺壁撐裂,再請鋦匠用銀鋦鋦成花紋,甚至連壺蓋、壺嘴、壺柄都加以紋飾包嵌,將鋦嵌上升為一種手工藝術

  遇到有上述活要做的人家,鋦碗匠坐在小板凳上,膝蓋上蒙一塊厚布,先用小刷子把要鋦的碗碴和壞碗的掉碴裂紋處刷乾淨,然後把碴和碗對好,用一根帶鉤的線繩,把鉤掛在壞碴的碗沿上,線繩從碗底繞幾圈把壞碴固定住。按著拿出杆鑽,用類似琴弓的“鑽弓子”弦繞在鑽桿上作動力,在碗和碴上鑽出成對的小槽,再用砸扁的銅絲做成的鋦子嵌入槽內固定住,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補好了。鋦盆、缸、鍋等等較大的器具也基本是這個方法,不過用大一些的鐵鋦子罷了。不管是鋦什麼,最後都是按鋦子算錢。當然用大鋦子要貴一些。幹這種活最重要的是那根“無堅不摧”的杆鑽,據說其鑽頭是用金剛石做的,所以稱為“金剛鑽”。東北俗語中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就是由此而來。

  遇到誰家鐵鍋漏了洞,則不能鋦而要補,很多鋦碗匠是兼帶這項“業務”的。他們也和小爐匠一樣拉風匣生爐子,但坩鍋倒加架起,工匠一隻手拿著一塊厚布或皮子,上墊爐灰末,中國留出裝鐵水的的圓坑,另一隻手拿著與鍋內壁弧度相合的布團等物,把鐵水倒進手裡的爐灰坑後,兩手一裡一外配合迅速把鐵水按在鍋底漏洞處,將洞堵住,隨後把鍋內壁補痕處理平整,用水試不漏,就可以交工收錢了。這種手藝,雖不是什麼尖端的絕技,卻也能給普通面姓家節省不少買新鍋新碗的錢。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爐匠挑子和鋦碗挑子基本上已經在城市裡絕跡了。年紀稍大的人,還能回憶起他們的吆喝聲和小鑼叮噹的響聲。

  我的大伯就是鋦鍋匠。他年輕時曾當兵,後來復員轉業到了遼寧本溪一家國營工廠做保衛幹事。後因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伯的工資無法養活全家***我大娘是家屬工,又有三個孩子***,因此就自動辭職回到老家種地,因那時鋦鍋這種行當還能掙 兩個活便錢,因此就學了鋦鍋這一行。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農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鋦一個傢什,還不如買個新的便宜,因此這個行當也慢慢退出了人們的視野。我哥哥由於家傳,也學了這門手藝,但最後還是轉行給一個私人工廠老闆當司機了。

  打夯的

  農村在集體勞動的時候,特別是蓋房打地基或需要眾人才能幹得了的活的時候。都要打夯。而這時喊號子就成了減輕勞動強度和最好的娛樂活動。我小時候聽到的鄰居二大爺領頭喊號子的情景是這樣的:那時我家蓋屋,二大爺來幫工,他和其他幾個幫工的鄰居一起給新屋的地基打夯。二大爺起一句:“上來一吭唷喲,怎麼不使勁喲”其他三個打夯的***四個人打夯,一個角一人***幫工鄰居就應和一聲“吭唷***也許是嗨喲***。二大爺接著來一句:“是不是沒吃飯呀!”其餘人還是還一句:“嗨喲!”二大爺邊編詞,邊打夯。隔一陣子就來上一段。這也許就是農村人集體幹活時減輕勞動強度的一種方法吧。隨著。機器打夯機的出現,現在這種打夯的場面已經絕跡。

  老井和轆轤

  在我老家的屋後邊,也村莊的最北邊的一片空地上。原來有一口不很大的老井,是用條石砌成的,井口井臺也是用四塊長方形的厚石板鋪成的,用來防止下雨時因井口泥濘無法打水或雨水往井裡灌。井邊還立有一整塊長條石的轆轤安裝臺。上方有一個石匠鑿成的長方形的孔洞,轆轤就插在其中。轆轤,漢族民間提水設施,流行於北方地區。由轆轤頭、支架、井繩、水斗等部分構成。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井上汲取井水的起重灌置。井上豎立井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轆轤也是從槓桿演變來的汲水工具。據《物原》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國已經發明瞭轆轤。到春秋時期,轆轤就已經流行。轆轤的製造和應用,在古代是和農業的發展緊密結合的,它廣泛地應用在農業灌溉上。轆轤的應用在我國時間較長,雖經改進,但大體保持了原形,說明在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設計了結構很合理的轆轤。解放前在我國的北方缺水地區,仍在使用轆轤提水灌溉小片土地。

  因那時還不興自來水,吃水就要到那口井上去挑,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慢慢學會了擰轆轤、泛筲***水桶***、打水、挑水。

  實際上,在過去,澆地時還要用到一種叫柯簍***一種專用於轆轤的木製取水工具,腰圓尖底,周遭有鐵箍,體積比較大,能盛七八十斤水,需要有力氣的年輕人才能提上來***。

  時代的變遷,讓轆轤退出了生產生活的舞臺,但那一種懷舊情結,依然讓人彷彿一切如昨!

  作者|商長江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正在消失的鄉村風景回憶故事
那一次我差點哭了小學生家鄉故事
相關知識
正在消失的鄉村風景回憶故事
正在消失的鄉村風景回憶故事
奇異的農村生活回憶故事
奇異的農村生活回憶故事
大雜院內的童年生活回憶故事
知青歲月的生活感悟回憶故事
知青歲月的生活感悟回憶故事
有趣的童年時光回憶故事
思念父親的艱苦歲月回憶故事
思念父親的艱苦歲月回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