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職場的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關於職場的勵志故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句子,希望你們喜歡哦,跟著小編往下欣賞吧。

  唯有敬業,方能立業

  1

  我常去的理髮店,有一位洗頭的小哥。每次碰到他給我洗頭髮,我的心裡都有一點抗拒。因為,他在洗頭的過程中,並不怎麼用心。雖然並不是直觀看著,但我感覺到他的敷衍了事。懶散地抹著泡沫,隨意地來回撓幾下頭皮就準備沖水,感覺根本沒有洗乾淨。於是我不得不提醒他,請幫我再衝一遍水吧。

  與他合作過很多次,我看不到這位年輕人有任何改變。到後來,每次去洗頭我都要先跟髮型師說,麻煩幫我找一個好點的洗頭師傅。

  我光顧這家店鋪一年有餘,留意到很多後面進來的年輕人,都已經做起髮型師的助理,幫著做燙染。而那位洗頭小哥依然只是每天幫人洗洗頭髮。

  這件事,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

  電影的名字已經不記得了,但裡面有一段場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位集團的董事長,發現前臺的助理在上班期間喜歡和人扎堆聊天,他以為這是偶然事件。

  後來,一位重要客戶到訪,在門口站了差不多十分鐘也沒人接待,只好打電話給他。事後前臺助理解釋說:自己當時去了茶水間,沒有和其他同事做好交接。

  最後的結果當然就是,這位前臺助理被解僱了。

  董事長跟所有員工說了一句話: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如果這點你都做不到,只能說明你不適合這份工作。

  無論你處在什麼崗位,也無論能力高低,敬業,都是一個人所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操守。這不僅是對工作的尊重,對顧客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

  唯有敬業,方能立業。

  2

  同樣在服務業,有的年輕人就做得很好。

  我常去買豬肉的檔口,老闆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孩。

  記得第一次去他那裡買豬肉,是想要選一個好點的豬手。他們家專門賣黑毛豬,看著不錯。豬手本身很髒,上面還有很多粗短的豬毛,我自己回家是肯定不懂如何處理的。我就跟他說,我想要一隻豬手,麻煩先幫我刮乾淨。

  男孩應了一聲,便拿起刮刀一點點地處理起豬毛來。中間來了好幾位客人,他只好讓隔壁檔口的人幫著稱肉,自己一直埋頭在那裡收拾豬手。我靜靜在旁,等了大概十來分鐘,終於一個髒兮兮的豬手變得乾淨了,並且被砍成了相同大小的塊狀。他態度溫和地遞給我,臉上還有一些“不好意思,久等了”的歉意,完全沒有不耐煩。

  我由衷地跟他說了聲謝謝。

  之前在別的檔口買豬手,老闆都是直接拿火一燒,然後再快速地刮兩下就完事了。如果期間有人來買肉,也必定是先放下豬手去幫別人稱肉,回頭再接著幫你處理。

  從那次之後,我便一直在他那裡買肉。

  有好幾次,因為下雨沒辦法帶著孩子去市場,我就發微信讓他幫我預留一些好的。熟悉之後,他多次跟我說:下雨天不方便來市場,我可以幫忙送到家。你需要什麼其他菜也可以告訴我,我一併給您帶過去。

  見識到他對每位客人認真負責的態度之後,我給他的工作態度點了贊。

  我跟他說:難得你年紀輕輕,工作起來卻很認真,也一點都不嫌髒和累,真不錯。

  小哥憨笑著說:做事情嘛,就好好做,因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認真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信任你的。

  說得真好。

  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工作,就會獲得什麼樣的回報。

  因為你在工作上所投入的每一份精力,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不僅是在為自己積攢信譽,更是在為自己積累價值。而這些總和起來,就是你未來所能擁有的樣子。

  你有多敬業,就能走得有多遠。

  3

  只要留心,你不難發現,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多非常敬業的人。

  比如,在演唱會上唱到失聲的歌手劉德華。

  已經57歲的劉德華,去年12月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按照計劃,他打算連續唱20場,但很遺憾的是,在劉德華唱到第14場的時候,因為喉嚨發炎導致失聲。

  在舞臺上活力四射的華仔,因為不能完整把那場演唱會唱完,他哭著跟大家說對不起,手足無措地低下頭去鞠躬致歉,那種感覺就像一個犯了錯的笨小孩。

  作為一個高度熱愛工作的人來說,我想,那一刻他真的很痛苦和無助,也很無奈。

  臺下的粉絲感動落淚,哭著跟他說:華仔,沒關係,照顧好自己。

  我想,現場肯定很多粉絲是第一次去看他的演唱會,雖然很遺憾不能看到一場完整的show,但粉絲們更希望他能身體健康。這是劉德華認真負責的態度,獲得了大家的尊重和體諒。

  他有很多經典的音樂和影視作品,陪伴了無數人的成長。

  這位巨星曾在演唱會的現場對粉絲說:“拍戲、拍廣告就能掙到錢了,幹嘛還這麼辛苦開演唱會啊?因為如果不是開演唱會,見不到十幾萬人,我不可以親口和你們說多謝。如果你的朋友也是支援我的,希望每一位坐在這裡的朋友,幫我回去跟他們也講一聲,多謝。”

  可見,一個人能力卓越固然是好事,但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其實是你做事的態度。

  梁啟超先生在他的《敬業與樂業》裡寫道: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

  他所說的“責任心”便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

  先生是想告訴我們,只有學會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並且用責無旁貸的態度去面對它,才是對待工作最好的方式。

  把工作當成一種使命,敬重它,熱愛它,你會發現,人生自有獲益和回報。

  願我們,都不辜負所在的崗位,收穫前程。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你的前途

  1

  前幾天晚上,有個前同事找我有點事,隨後問我,為什麼她當初在公司待了五、六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領導依舊不肯重用?

  雖然當時我的回答是,這是公司的失誤,沒有好好珍惜人才。但我心裡很清楚,她的問題究竟在哪裡,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有一次週末,她的領導在外出差,急需一個重要的資料,於是立馬給這位同事打電話。但電話響了七八聲都沒人接。原本領導以為她可能外出有事,於是間隔了一會兒又打,但連續打了十來個電話,依舊沒有迴應。

  直到領導把事情處理完,這個同事才回電話解釋說,手機忘在家裡了。但晚上領導看朋友圈,才發現她居然給共同好友點了贊,而時間恰好是打電話那會兒。

  其實不用說領導也知道,她是裝沒聽見,因為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懂,打了這麼多次電話,肯定有急事。

  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覺得週末是休息日,有充分的自由和權利不接工作上的電話。

  其實誰都不願意在休息時間去處理工作上的事。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工作的性質和使命就不得不要求你,要做出適當的犧牲和捨棄。

  許多時候,我們總在問工作給了我們什麼,卻很少問自己為工作付出了些什麼。人人都想要升職加薪,卻很少有人,真正把工作當一回事。

  2

  認識一個朋友,她曾經是一名行政人員,但經過自身的努力,居然成了老闆的助理。

  其實論實力和能力,她完全沒有競爭優勢,因為公司裡,業務水平比她高、思維比她更敏捷、比她更優秀的人,比比皆是。但她之所以有這樣的好運,跟她的工作態度,有莫大的關係。

  比如有一次老闆需要一份公司的全年規劃,剛好那段時間祕書請假。當老闆提起這件事時,大家都在盡力往外推。

  有的說,自己不擅長寫報告,有的說自己手裡的事都忙不過來,甚至公文寫作能力強的同事,也不願主動請纓,因為大家都知道,少做少犯錯,做得多錯得多的道理。再說了,這是額外的工作,又拿不到丁點好處。

  但就在此時,只有她主動擔責,說自己可以試一試。她利用下班和週末的時間,把規劃寫好交給老闆。

  其實那是她第一次寫,雖然並不符合要求,但羅列了要點,老闆只需要在這個基礎上修改和潤色,工作量減輕了一大半。

  她雖然起點低,但在一次次挑戰和鍛鍊中,慢慢成為了全能型人才,領導也更願意栽培她。

  能力和實力,都可以積攢和培養,唯有態度很難糾正,也不易改變。只要肯學、肯幹,即便能力差一點,也可以不斷精進。

  3

  最近聽說,劉哥又升職了。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劉哥當初在公司也是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但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團隊意識特別強。他忙完了自己的工作,還會去當臨時幫工。

  比如綜合部缺人手時,他會去幫忙影印資料、列印檔案、寄送快遞等;人事部需要做問卷調查、人員清理、建立檔案時,他也義不容辭來搭把手;甚至有一次,公司要開一個重要會議,接待人員忙得團團轉,他也會去幫忙,摻茶倒水、佈置會場、搬桌椅等。並且他做這些事,完全任勞任怨,一點兒邀功的意思也沒有。

  後來他成為了公司的“救火英雄”,哪兒需要,就義不容辭地去哪兒。雖然當時領導並沒有特別地表揚過他,但也從他做事的態度裡,看到了他作為管理者的潛質和能力。後來在新一輪的競聘中,就順勢給了他機會。

  在工作中,但凡想要紮根立足、有所建樹,就必須要有主人翁意識,不怕吃虧、不怕辛苦、不怕累。顧全大局的人,才有資格統籌大局。

  4

  也許一個人的前途如何,跟許多因素有關。比如自身的實力、遇到的人以及碰到的機遇等。但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幾乎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將來能走多遠,有多好的發展,以及可能做成什麼樣的事。

  一個只計較個人利益、只在乎個人得失、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態度的員工,頂多是不犯錯,但也不立功,更談不上成為單位的核心人物。

  但一個能挑起重擔、扛起大任、勇於衝鋒並且關心集體利益,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員工,更容易成為單位的頂樑柱。

  記得有位老師曾跟我說過,無論做任何工作,比你優秀的人,其實就是比你更多一份用心:責任心和耐煩心。

  一個人的學歷低點、能力差點、反應慢點,都不必擔心,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和改善,就能將事情越做越好。

  但一個人哪怕再聰明、想法再獨特、腦袋再夠用,只要不肯去動、不肯去做、不肯去付出,也無濟於事。

  通常情況下,那些想要把工作幹好、想要有所進步、想要為單位排憂解難並且付諸行動的人,總是比那些看似條件不錯、能力很強、發展空間很大,但只管自己、得過且過、只想待在舒適區的人,更值得認可,值得信賴,值得託付。

  工作5年,仍在公司最底層: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

  年末了,有人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好像都沒什麼收穫:別人職位上升,他上升的只是血壓;別人薪資增長,他增長的只是體重;別人脫單,他脫髮。

  是努力錯了嗎?不是,任何時候努力都沒錯。只不過你的努力沒有得到最大的效益。你需要思考:什麼時候,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最大的產出?

  1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

  前幾天,一部講述醫護人員生活的紀錄片《人間世》。

  其中一個情節,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擔架員徐曉明,是三甲醫院裡的老員工,日常工作是把患者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

  由於每天工作強度很大,徐曉明常常幹得筋疲力盡。

  對這份重複而辛苦的工作,徐曉明感到並不滿足,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升職加薪,有的還創業當了老闆,徐曉明有時也會考慮,是否應該換個工作。

  但母親對他說,“別想那麼多花花腸子,踏實努力幹下去吧,你只要做好這一件事,以後什麼事都難不倒你了。”

  潛移默化,徐曉明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每天加倍努力工作,堅信這份經歷會對以後的賺錢致富有幫助。

  事實上,在醫療系統裡,擔架員並不屬於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系列。

  與臨床醫生相比,擔架員業務極其單一,上升空間幾乎為零。

  即使徐曉明再怎麼努力,工作再一絲不苟,也無法改變現狀。

  他的努力,對個人成長是無效的。

  生活中,像徐曉明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受到毒雞湯薰陶,堅信努力就能致富,卻不願意停下來思考。

  最終拼死拼活,消耗的只有健康和精力。

  努力,是達成目標的必要前提,但並不是說,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

  不恰當的努力,就好比向著錯誤的方向用力。越努力,只會死得越快。

  2

  努力本身不值錢,沒有人會為“苦勞”買單

  職場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ABA公司的陳奇雄,在一次華東大區經理的競選上,遺憾落敗。

  他找到領導哭訴:“我在公司整整12年了,沒日沒夜,天天加班,週末去拜訪客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我這麼努力,難道你們都沒看在眼裡嗎?還只給我一個小小的主管?”

  領導冷眼對他說:“你的工資不是按‘努力’來算的。你的‘努力’更加不是公司給你升職的理由。”

  職場中,你有多努力,多大苦勞,這不是老闆最需要的。

  你真實的價值,實際產出的功勞,才是升職加薪的關鍵。

  就像你去買包子,只會在乎包子好不好吃,老闆做包子的過程多艱辛、多努力,和你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知乎上有個提問:努力工作的員工會讓老闆感動嗎?

  高贊答案很精闢。

  “作為老闆,我當然可以被你感動,只要你不用我為這份感動買單。”

  感動老闆沒有任何作用,你自身沒有核心價值、核心競爭力,累死也得不到多少實際好處。

  說白了,大家都是出來“賣”的。想要別人出錢“買”你,得看你的價值在什麼方面。

  一個企業裡,一般有這麼幾類員工:

  1、利益連線者:沒有他們,沒客戶、沒渠道、沒優待;

  2、核心管理層:沒他們,沒錢賺;

  3、技術骨幹:沒有他們企業散架;

  4、普通員工;

  5、外包工、合同工、不穩定分子。

  前三類人是老闆的心頭肉,他們掌握著核心價值。而動不動就拿努力說事的,基本是4和5。

  當沒有什麼可以出賣時,就出賣努力吧。

  老闆做生意,是為了掙錢,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為員工,遠離核心價值的努力是無效的,它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情。即使用再多的力氣,也無法讓你再上一個臺階。

  3

  你以為的努力,只是在“重複勞動”

  學生時代,相信大家都做過這樣一件事:摘抄錯題。

  每次考完試或批改完作業,總有一堆“努力”的同學把錯題抄到“錯題本”上。那字跡,那排版,像練字一樣美觀工整。

  但錯題本一合,再也不會翻開第二遍。裡面的錯題,壓根就沒有弄懂。接下來的考試,錯過的題目還是會錯。

  雷軍說過:“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如果每次只是抄錯題,不加以分析,就是毫無意義的重複勞動。

  因為你的大腦,始終在偷懶。

  原來有個同事,每次經過他位置,都看見他在寫方案。我問他:“公司最近接了很多專案?”

  他頭也不抬,敲著鍵盤說:“哪有很多專案啊...就同一個方案,老闆不滿意,已經改第5遍了...煩死了!”

  我又問:“他哪裡不滿意呢?”

  他很鬱悶:“就說東西不是他想要的,自己也不說清楚,就會叫我們改。”

  我很納悶:“那你可以先花點時間溝通呀。”

  他疲憊的說:“哪有時間,每次要得那麼急,馬上寫都不一定能寫完呢!”

  那天晚上,他加班到了凌晨3點。但方案最終還是沒有通過。

  可以說,他每天的努力都是白白浪費的。

  這就是重複勞動的最大特徵,反覆做對結果沒有實質影響的事情。

  愛因斯坦講過一個故事:

  如果給我1個小時,去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先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解答這個問題。

  遠離核心問題,即使付出的再多時間,也只是徒勞無功。

  只有在最高效的環節中用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自我感動式努力,不是所有的苦都值得吃

  前段時間,新垣結衣主演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大火。

  女主角深海晶,是一個努力的好員工。早上總是第一個到公司,泡咖啡、買早飯、做保潔。她的職位是營業助理,卻兢兢業業地承包了銷售、祕書、總務、打雜等各種額外業務。

  雖然早已不是職場新人,深海晶卻秉承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忍受苛刻老闆的無理要求,主動將同事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她認為,只要“多勞”,就一定能“多得”。

  但到頭來,深海晶只拼到了老闆一句“能者多勞!”的精神安慰。

  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努力,只是自導自演的無效自嗨罷了。

  深海晶看似很忙碌,但實質上,並沒有做最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事情。

  24小時待命,每天忙成狗,到底在忙什麼也不太清楚,這種不聰明的努力方式就像漩渦,把你吸進去,但你卻安慰自己很勵志。

  就像朋友圈裡的一群人,他們每天都特別忙,喜歡發“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嗎?”“你必須要特別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的雞湯。

  但是,這樣沒有效率的瞎忙,只會讓他們越來越走不出人生的怪圈。

  正如卡爾維諾說的:“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

  人天生難免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5

  擺脫無效努力,關鍵在於“偷懶”

  有人說:這個世界是懶人創造的,而不是努力的人創造的。

  人們不想走樓梯,於是發明了電梯。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火車和飛機。

  做得更少,但效率更高。

  所以,要想達成自己的目標,首先不應該是瞎忙一通,而是要思考,用什麼“偷懶”的方法,才能將自己的成果最大化。

  等你思考完了,你會發現,其實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你就能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立“時間價值”思維

  某網友在回顧自己的北漂經歷時,追悔莫及:

  為了省錢,她租幾百塊一個月的狹小單間,房間裡陰暗潮溼,上下鋪的床也有沒樓梯,睡上鋪的她,每天上下床都要費好大勁。

  房子離公司非常遠,需要提前至少兩個半小時去擠地鐵。僅通勤時間,就接近4個小時。

  每天的奔波讓她疲憊不堪,時常抱怨生活好艱難。以她的工資,完全夠租離公司更近,條件更好的房子。她卻覺得:“不省省哪來存款,這麼辛苦工作不就白費了?”

  半年後,原本圓潤有活力的她變得十分憔悴。最終,她離開了北京,自以為是的付出沒有幫助她成長,反而浪費了許多時間。

  作家克里斯·貝利說過:我們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創造出更多時間。

  足球巨星C羅年輕的時候,家裡並不富裕,但生活上他從來不會用時間去換錢。

  C羅在訓練場附近租了房子,還買了一輛車,出行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訓練和休息,以保證每天10小時的睡眠。

  如今,33歲的他,身體機能依然維持在23歲的水平。把握時間的價值,讓C羅始終站在巔峰。

  2、多做“無用”的事情

  有讀者曾給我留言,說工作5年來,每天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早到遲退的。結果領導對他的努力視而不見,至今仍是公司最底層。

  相反,那些和他同期入職,卻不如他努力的人,升職的升職,創業的創業,發展得比他都順。他覺得很迷茫,想改變現狀賺更多的錢。

  幾句話聊下來,我發現他思維太侷限了。只要沒有去過的地方,都算遠;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認為沒有,牴觸接受新鮮事物。

  這樣的人即使再努力,也創造不出多大價值,因為他們很少會去總結,沒有快速抓取事物背後執行規律的能力。

  我認為,提升思維能力的關鍵,不應該只專注於工作,而是多做“無用”的事情。

  像現在很火的短視訊,許多自以為踏實的人不願去了解,認為看短視訊是沒有意義,浪費時間的行為。對“網紅”印象,還停留在低俗、低端的層面。卻不知道已經出現了不同領域,甚至非常專業、有思想深度的網紅。

  你不做這些看似“無用”的事,直接否定它,就相當於斷絕了自己對新事物的參與度。人是環境的產物,如果見識一直活在過去,就算再努力思考,也沒有辦法提升思維廣度。

  而聰明的思維方式,往往都是對新鮮事物和陌生領域,持有小心且樂觀的態度。

  不用自己的傳統觀念去質疑,抱著存在即合理的心態,去了解去發現,進而開闊自己的思維,比其他人更早一步看清現象,找到上升空間,甚至是風口。

  像羅振宇,當大家都在質疑視訊平臺野蠻生長的時候,他已經在好幾家不同領域的平臺做知識付費了,單就映客一個平臺就收穫了26萬粉絲和40多萬映票。

  如今,羅振宇也算是行業的領軍人物了。

  聰明的人,一般賺錢都不會太辛苦,太辛苦的人,一般都賺不到錢。不要總覺得“勤有功,戲無益”,多關注瞭解看似不務正業的事情,有益於提升思維,尋找職業出路。

  3、培養“目標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的東西太多,真正能堅持下去的太少。

  看別人學彈琴,自己也報了班,卻只去了幾節課;工作當中發現效率欠缺,收藏了不少文章,卻再也沒開啟過;覺得心理學很有意思,買齊了推薦書目,但放在床頭沒翻開過。

  還有像新年計劃這種,現象級的形式主義:

  減肥、健身、學烹飪;

  讀書、寫作、求升職。

  都想一下子吃成大胖子。

  我們往往忽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意志力更加有限,一天工作8個小時,身體都被掏空了,你確定還能兼顧德智體美勞?

  導致很多人忙忙碌碌一年,到頭來一事無成。

  去年,我一位大學同學辭職創業,開了一家店鋪。

  頭半年的時候,她制定了很多計劃,比如線上拓客,搞營銷活動,通過旅行社做渠道,還有做小程式提高曝光量。三天一小搞,五天一大搞,滿腦子就想著賺大錢。

  誰知半年下來,什麼錢也沒賺到,還搞得身體五勞七傷,付出和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其實,一年時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耐用,只需要制定一個目標,進行專項突破,至於其他方面,則可看情況推進。這就需要我們做出篩選,把真正有價值、能夠堅持的內容找出來。

  比如,新的一年要漲薪30%,這就是唯一目標,然後思考漲薪需要哪些技能提升,或是人脈拓展,通過拆解過程、逐個攻破來一一解決。而不是一下子定多個目標,斷斷續續地做,然後放棄。

  目標是否明確,是成功與否的分水嶺。真正的進步是水到渠成、厚積薄發的階段式精進。有了“目標思維”,習慣一旦生成,就會帶著你輕鬆往前走。


經典職場勵志小故事精選
職場勵志個性簽名
相關知識
有關職場的勵志故事
關於職場的勵志故事
關於職場的勵志故事精選
有關職場的勵志電視劇有哪些
有關職場的勵志名言
有關職場的勵志名言語錄精選
有關職場的勵志名言語錄精選
有關堅持的勵志故事
有關成龍的勵志故事
有關勤儉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