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該預防什麼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按秋季的氣候乾燥多變,那麼,立秋後女性養生要注意哪些問題?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立秋,標誌著氣溫從春夏的熱烈明快將要進入涼薄時候,氣溫降低,該屯食物的屯食物,改貼秋膘準備過冬的準備過冬。

  立秋時節身體比較弱的女性該注意哪些疾病呢?

  1 秋雨病

  秋天氣壓低,溼度大,會對人的血壓、尿量等產生影響,使有些人出現沮喪、抑鬱情緒。溼度大的天氣也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會大大增加人體患傷寒、痢疾、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及面板病的機會。

  2 關節炎

  時入秋季,一方面暑溼蒸騰,另一方面又寒意襲人,極易發生外寒內溼的關節痛症。因此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後不宜立即接觸冷水或用冷水洗澡。

  3 面板感染

  秋季蚊蟲多,叮咬後出現紅腫且奇癢,搔抓後可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瘡等。所以,被蚊蟲叮咬之後切不可搔抓,可塗抹風油精、清涼油消腫止癢。

  4 肺炎

  秋燥症秋燥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部分是肺部。因此,應積極加強鍛鍊,增強肺功能,預防肺炎的發生。飲食方面調養也是一種積極的因素,應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蘿蔔等,以增強肺部的水分。

  5 感冒

  由於秋季氣候忽熱忽涼,是傷風感冒的多發季節。因此,要遵循“耐寒鍛鍊從初秋開始”的規律,注意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6 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對氣候的變化較敏感。秋季草枯葉落,空氣中過敏物質較多,是誘發支氣管炎的養生病因之一。應避免與過敏因素接觸。另外良好情緒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居室要流通新鮮空氣。

  7 胃病

  人體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此外,由於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慾隨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導致胃病的復發。此類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應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道的血液迴圈,減少發病機會,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菸禁酒。

  8 防冰箱腸炎

  由於氣候炎熱,許多人喜歡吃冰箱中的食物。吃時似乎冰涼透心,渾身舒坦,令人愜意。但好景不長,往往幾小時後即出現耶爾氏菌中毒症狀,俗稱“電冰箱腸炎”。

  臨床上的表現為:腹部隱痛,畏寒、發熱、渾身乏力,噁心嘔吐,厭油、納差和輕中度腹瀉,嚴重者可致中毒性腸麻痺。

  9 防缺鉀性軟癱

  氣候炎熱,人體大量出汗,大量的鉀離子隨汗液排洩而丟失。同時,人體在炎熱的環境中,新陳代謝加快,血漿中的鉀容易轉入到細胞內,從而發生低血鉀症。

  此症最突出的表現是:四肢痠軟無力,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肌肉系統的鬆弛軟癱,尤以下肢最為明顯,肌張力減弱,腱反射減退。

  病情嚴重時,還會伴有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障礙,如胸悶、心悸、腹脹、噁心等,甚至可出現呼吸肌麻痺,呼吸困難以及嚴重心律失常。

  10 防乙腦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蚊子叮咬傳播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7、8、9月是乙腦流行季節,帶有乙腦病毒的蚊子在叮人時,就把病毒種到了人體內,病毒進入人體,使腦組織發炎。

  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發病較急,開始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容易被誤診為是感冒,但是沒有流鼻涕、咳嗽的感冒症狀,況且發熱越來越高,很難退燒,精神差,愛睡覺等,應該提高警惕性。

  11 防中暑

  當人在高溫***一般指室溫超過35℃***環境中或烈日暴晒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或活動,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體內積蓄的熱量不能向外散發,以致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如過多出汗,身體失去大量水分和鹽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有時氣溫雖未達到高溫,但由於溼度較高和通風不暢,亦可發生中暑。年老、體弱、疲勞、肥胖、飲酒、飢餓、失水、失鹽、穿著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及發熱、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為中暑的高危因素。

  12 防心腦血管病

  當氣溫升至32℃以上時,一方面人體汗液大量蒸發,散熱降暑,其代謝是通過皮下血液迴圈比平時高出數倍的血流量來完成的。這種超常的血液迴圈下,可因情緒不穩定造成血管痙攣,血壓升高;體液丟失使血液粘度增高;血管為散熱而擴張,誘發出血。

  另一方面,人體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內紛紛湧向面板,勢必造成大腦血流驟然減少,對心血管調節功能不良及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來說,也易誘發心腦梗死性卒中。

立秋時節養生保健知識
立秋飲食養生注意和食膳
相關知識
立秋時節該預防什麼病
大暑最應該預防什麼病
立秋時節應該預防什麼
立春時節需預防哪些疾病
北方在立夏時節釣魚有什麼經驗技巧
春節期間要預防什麼病
雨水時節要提防什麼疾病
雨水節氣應該提防什麼病
立春時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芒種節氣預防什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