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哲理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哲理,文章的點睛之筆,文章的靈魂所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寒蟬

  我偶爾也會思考這樣無聊的問題——人為什麼會一頭霧水地誕生於這個世界,以及?作為一個人而誕生的意義是什麼。在這裡我仔細想了一下,因為不想死,所以我選擇活著,如果能抱著這樣簡單的理由活下去該有多輕鬆呢。

  如果可以的話,我更願意在這個話題上點到為止。畢竟那是和我一樣吃飽了沒事幹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們爭論了幾千年的問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被簡單歸納為高階動物,高階的定義即能夠思考,並在思考中提出命題,尋求答案。這麼說來,人們好像總是不停地在尋找事物的答案,且問題總是有許多正解。說是真理也好,詭辯也罷,答案的唯一性只取決於當事人是否接受而已。換句話說,“高等”說到底也是人類的主觀定義,狗為什麼就不能認為自己比人更聰明呢?狗得了抑鬱症也會不停思考生活的意義嗎?它怎麼會因為自己不會加減乘除而一蹶不振呢?

  這也正是我想說的話,人可以遵循本我,正如所有本能動物一樣,那人為什麼非要尋找所謂的意義呢。因為是自以為是的,纖細的生物,所以為了讓自己生活的負荷最輕,自作主張對世界下各種定義。換句話說,乞丐在街頭大快朵頤地饕餮著豬頭肉,那份快樂不亞於端坐在星級酒店,一板一眼地享受著山珍海味的富豪所感受到的快樂;農夫認為世界是由青菜蘿蔔水與土組成的,雖然瞭解自己農作物的分子元素未必能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農夫。人為了解釋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於是誕生了宗教,把自己經歷的一切苦難與不幸通通歸結到上帝身上。有人甚至認為自己的父親過世,一定是因為自己的那顆牙齒變黃了。

  那麼,人活著需要理由嗎?如果需要,那理由究竟是什麼呢?因為是人,所以無法什麼都不用思考就遵循本能而活下去,教科書用道德倫理告訴我們,人與動物不一樣。僅僅活在世界上,這樣就好了嗎?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所謂的價值,那就算活在世界上嗎?我每天都沐浴著陽光與這個世界見面,如果失去了五感呢,這個世界對我而言還存在嗎?我又怎麼能知道,自己是否算是活著呢?僅僅是因為人原本是蘊含著矛盾?

  雖然並沒有裝作哲學家的意思,但正因為不合理,才能愉快地生活下去吧。因為無法事事順心而努力;因為無法順利而祈求順利;因為無可救藥而祈求拯救;因為沒有滿足才產生慾望;人類無數次地如此重複,永遠在同樣的迴圈中犯下錯誤,然後悔改,然後忘記錯誤並腐敗,然後又犯下錯誤。那樣做會一點一滴取得進步,不是嗎?旋轉一週的圓環向前邁進一小步,就像螺旋一樣 還是說,不更加邏輯,更加系統性地活下去就不行嗎?

  因此我說,“人類”不是指代存在,而是指代某個狀態的詞彙。不是生物上的“人”。期望,乞求,掙扎,困苦著尋求著自我,這樣的狀態就是人類。它不是善良的存在,也不是神聖的存在;純潔的事物不是如此,高貴的事物也未必如此;但那是有價值的狀態。不是當狗或者貓,而是當“人類”是很困難的。每個人都以人類的形態生下來,但那並非是“人”。那並非能用肉眼看見的“存在”,而是肉眼看不見的“狀態”。比如說,有著狗的形狀的存在是狗;有著貓的形態的存在是貓;有著鳥的形態的存在是鳥;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就很輕鬆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眼見為實”只不過是單純的主觀認知。這個世上存在著無數個不依存於形態的奇異的存在:雖然有著狗的形狀,但是會襲擊人,吃肉,會說含糊不清人話的野狗,那究竟是“狗”嗎?雖然有著鳥的形狀但完全無法飛翔,而是在地上風馳電掣地疾馳的猛禽呢?“形態”不過是指標,能變成它的指標,“或許能變成它”的指標。不是所有的貓狗,鳥魚都努力想變成那樣的,大多數都是出生後擁有那樣的形態。

  但也存在著“例外”。人類這種生物的所有誕生下來的個體都是“例外”。所有人類在誕生的瞬間還不是人,不努力是不能變成人的。人的形態不是證明,只不過是極為模糊的指標。世界上存在著外表是人,但卻會殺人的存在。雖然外表是人但不被稱作人類的人要多少有多少。鳥獸魚蟲都是正如其外表的存在。但人類中有大部分分不清是不是“人類“的:早上起來不是人,而到了中午就是人類;中午是人類的人,到了晚上或許就是走獸。

  但即使如此——如果是至少想變成那種狀態的話,如果只有哪怕一瞬間也好,想變成“人類“的狀態的話,那便是人類。“人類”不是無罪者的稱呼,而是即使如此都想變成人類的人的稱呼。

  所以我啞然——生而為人,我很榮幸。

  2016.5.20

  :對智慧的思考

  自從關注了霧滿攔江老師的公眾號之後幾乎每一篇文章都去認真而仔細的看,雖說初時看不懂,但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後含英咀華,慢慢品味出一點智慧的味道。

  何謂智?管子曰:四時能變謂之智。論語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對於智,一個人有一千種看法,近日看馮夢龍的智囊,又一次討論何謂智慧的問題。

  如同當年唱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君子,對於何謂智慧的問題我也在寤寐思之,思之不得輾轉反側。恰逢有朋友與我討論面對不同觀點的時候該如何面對的話題時,胸中瞬間豁然開朗,何謂智慧,如何做有智慧的人,怎麼樣才是智慧的人生?

  如此深奧的題目在我等凡夫俗子看來,智慧就是一種對人對事的豁達,不過是一種看得開放得下輸得起的態度。面對不同的觀點,你可以反駁,但不可以人身攻擊,你可以不認同,但是不必斤斤計較,面對與你不同觀點的人,你可以不認同他的觀點,你也可以反駁,但是不需要困囿於觀點的爭執,為了一個觀點可以爭得面紅耳赤但是卻不需要計較輸贏。想想自己見過的人經歷的事情讀過的書籍若是什麼可以概括何為智慧的話,莫過於莊子逍遙遊裡面的那樣一段話“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智慧是一種圓潤的處事方式,不尖酸不刻薄,如同六尺巷故事中的話語,讓他三尺又何妨,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何必咄咄相逼,爭出個高下之後卻無任何意義?

  智慧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是在各種環境下依然保持自己內心的清醒,不受外界過多的干擾,不會輕易的受人蠱惑而做蠢事。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外界的紛紛擾擾很容易讓人眼花繚亂,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成為他人利用的工具。而智慧的人生,面對權貴,不需刻意諂媚和攀附,面對不如意者,亦不會落井下石和冷嘲熱諷。自己春風得意時,不忘形,在聲色犬馬中恣意放縱自己,時刻清醒,失意時,不失態,不會爛醉如泥,不會在菸酒賭毒中尋求安慰。擁有智慧的人生,能將別人看來的苟且活成詩和遠方,一如寫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蘇子,那份豁達與瀟灑,又有幾人能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評:

  文章已閱,你在文章中說:“智慧就是一種對人對事的豁達,不過是一種看得開放得下輸得起的態度。”證明你已經在行進的智慧的道路上。關於智慧,我談兩點,希望對你有所啟示。

  1、智慧就是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對規律的把握能力。對世界的認知能力越深刻,你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質。你能把握規律,就知道了“所以然”,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就能遊刃有餘。

  2、要讓自己變得有智慧,必須洞察人性。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會很在乎名、權、利,當你對名、權、利有了正確認知的時候,就能俯瞰人性。當你俯瞰人性,智慧自然而然就產生了,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成功當頭,要先學會愛自己

  文|李彥榮

  2016年5月,王雅珊,一個年輕的網路媒體人去世了,肝癌。28歲,是一個休止符,也是一個驚歎號!她用自己的年輕生命,標註了現代社會“加班”“熬夜”這樣的流行元素,也詮釋了“輕度疲勞—深度疲勞—臟器變異—誘發癌變—不治而亡”這樣的生死邏輯。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她還在渴望著,挺過這一關,然後好好孝敬父母,然而,最終她沒能挺過去。

  據說,她曾採訪過著名畫家,她曾和新生代歌詞創作者成為朋友,還為其做專訪,她曾被人們稱為“未來的名記者”,那時候,她的成就像一朵嬌豔的玫瑰花,奪人眼球,讓很多人羨慕不已。然而,等這朵玫瑰花凋謝,花瓣落了之後,人們才發現,那上面,佈滿了尖銳的刺,扎得人眼疼、心疼。那些以自我健康為代價的成就,正如這朵玫瑰,雖然嬌豔異常,然而,只有持握它的人才知道,那流血的手連著的,是鑽心的痛。

  唏噓之餘,不禁要問,以生命代價換來所謂的成功,值得嗎?

  誠然,沒有人甘於平庸,每個人都向往成功、追求卓越。但正如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成功也不會突然降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越大,付出的就越多。這是天經,是地義,渴望成功倒也無可厚非。

  當然,成功有大有小。有的人把成功定義為身價千萬上億、豪車豪宅,但更多人眼中的成功,頂多只是在自己的領域出人頭地,或者獲得更多的報酬。但即便如此,估計也沒有那個人會為了追求成功,決絕到不成功便成仁,不成功毋寧死的地步。沒有人願意以生命為代價,去博取成功。但現實中,有很多生命,特別是年輕的生命,卻在成功當頭,或者成功當塗時,倒下了。有猝死的,有過勞死的,有得不治之症而死的……死亡來得太過突然,太過猛烈,讓人驚詫莫名、悲嘆不已。

  但不得不說,每一個猝然而逝的背後,都有一個漫長的鋪墊期。

  這個鋪墊期,也是一個闇昧期。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終點的:有的人天天在辦公室裡加班加點,他們用咖啡濃茶提神醒腦,甚至一日三餐,也都是線上訂單;有的人天南海北地跑,早上在大雪紛紛的北國急匆匆吃完早餐,晚上卻在暖融融的南國伏案趕工;有的人酒宴、聚會上輪流轉,這個客戶需要陪好,那個領導需要拍好。結果,日復一日中,得不到正常的休息、鍛鍊;夜以繼日中,典當了健康,預支了精力,不知不覺中,生死的天平上,死的一端被不斷地加重,直到有一天,當無力再使時,當健康枯竭時,死神握持著鐮刀出現了,霍霍一揮,一條生命便被收割了。

  一件件,一樁樁,提醒著我們:成功當頭,要先學會愛自己。

  我們經常講,要愛祖國、愛社會、愛他人,要愛親人、愛朋友、愛孩子,然而,我們唯獨很少講,要愛自己。即使有,在我們厚重的人生字典裡,也往往是最末的詞條。而且,很多人羞於講出我愛自己這樣的話的。因為愛自己很容易被等同於自私自利。

  其實,愛自己不光不自私,而且還是一種負責的表現。一個人,愛自己,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社會負責。要知道,在我們愛的座標系中,我們自己就是那座標原點,是各種愛的曲線得以展開的中心。只有我們確立好自己的位置,才能描畫好生命裡愛的圖景。所以,愛自己,自然會愛別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不對自己負責的人,自然也就無法描畫出最美好的愛的象限。

  愛自己不只是口號,更應該是行動:一日三餐按時吃,經常鍛鍊,拒絕把加班當作常態時……而這些,都是為了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畢竟,健康是一筆無形的資產和財富,只有擁有健康,才可以在真正登臨成功巔峰時享受“會當凌絕頂”的豪邁,享受萬眾矚目。可惜,這樣簡單的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或者懂,但卻不甚在意。

  有句俗語講:“人在天堂,錢在銀行,自己的老婆在別人床上。”這話雖粗,卻也在理。

  

勵志的女人的文章精選3篇
經典哲學文章
相關知識
精品哲理文章
人生精美哲理文章
精美哲理文章三則
精彩哲理文章
精美哲理文章全集
隨筆精美哲理文章
精美哲理文章賞析
精彩哲理文章閱讀
精彩哲理文章欣賞
精彩哲理文章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