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親近中接受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著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春節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裡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為包糖了......

  過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這朗朗上口的經典詩文《弟子規》一直被我們全市的中小學生誦在口裡,記在心間。在一遍遍誦讀中我們潛移默化地知禮儀、懂道理、親師友、孝父母、愛讀書、講誠信……《弟子規》就像陽光溫暖著我們因被愛得太多而日漸冷漠的心靈;《弟子規》就像燈塔指引著我們被電視、網路迷惑了的寶貴的理想;《弟子規》就像甘泉滋潤著我們小樹一樣飛快成長的身心。我們在每一段,每一句中汲取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就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方面------誦經典《弟子規》 做守信好少年。

  《弟子規》“信”這一章前兩句就是“凡出言 信為先”,提到守信古人的故事中就有許多讓我們深受啟發的。其中《曾子殺豬》的故事最為典型。曾子,又叫曾參,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導,不但學問高,而且為人非常誠實,從不欺騙別人,甚至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說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孩子信以為真。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準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麼,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對小孩子怎麼能欺騙呢?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了不算數,孩子以後就不會聽我們 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曾子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後世傳頌。

  古人一諾千金,言而有信為我們做了榜樣,而現代的人也因為同樣誠實守信告訴我們投機取巧的後果。一個士兵,非常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鐘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兩個小故事,一個大道理,就是要告訴我們少年兒童從小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生活和學習中要遵守時間,與同學朋友交往時要真誠友愛,答應父母老師的事要努力做到,對待自己也要實事求是。墨子說過“言不信者,行不果。”只有我們言而有信才能取得學業的進步和未來的成功。所以我希望同學們和我一起時時誦讀《弟子規》,事事踐行《弟子規》,爭做新時代的守信好少年。

  篇3

  人類文化具有多樣性,知識有不同的體系,至少可以分為科學知識體系和人文知識體系,這也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別所在科學強調精確,是一種線形思維,具有普遍適用性。而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人文,注重整體的關聯、動態的平衡、經驗的實效,很多是隨機性的而不是那麼確定,思維是曲線性,邏輯是相對模糊的。這兩種思維方式對人都非常需要。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強調天人合一,以史為鑑,以天為則。我們應該樹立文化主體意識,對傳統文化認同、尊重、自信,再來繼承發展。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尋根

  現在關於傳統文化的話題大家都很關注,探討這樣的題目也是時代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國家經過一百多年跟西方列強抗爭的過程,在政治經濟上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落實到文化上的問題,開始反思怎麼樣繼續走下去。這一百多年我們都處於救亡圖存的環境下,拋棄了傳統,主張向西方學習。現在是繼續沿著西化的道路走,還是返回自己的文化傳統上來?這不只是我們國家面臨的問題,而是普遍的現象,從不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的過程都要思考這個問題。當時對文化傳統的批判,是有歷史時代的合理性的,但同時也造成了傳統的斷裂。對於我們的傳統越來越多人會感到陌生了,甚至讀不懂它了。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把西方的文化看成進步的,把自己傳統的文化看成是落後的文化,把中西文化放在時代差異的基點上來進行比較。一個是近代的、工業的文明,一個是農業的文明。兩個不同文明時代的文化,大家都比較注重文化時代性的差異。走向現代,拋棄自己的傳統,向工業文明學習,相當長的時間裡成為一種思維方式。其實文化一旦形成以後,無論是在農業文明還是工業文明,都具有一種超越時代的性質,並不是說農業時代時期產生的文明只適用於農業時代。

  除了時代性的差異之外,文化還有型別上的差異,不是誰代替誰,而是相互補充的關係。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經濟全球化,那文化是不是也要全球化?特別是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衝擊,文化越來越趨同化,尤其網路時代,資訊的傳播速度很快,不是以年月日算,而是分分秒秒地算。資訊的快速傳播,也使得文化之間的影響越來越快。對文化問題的討論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文化是人類在生存的過程中間創造的,文化應該是多姿多彩的,不應該是單一的。所以很多有識之士提出來了,經濟的全球化並不要求文化的全球化,相反,文化應該保持它的多元性,儘量保護各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時期創造的文化。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出現了文化的尋根意識。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義。現在聯合國組織探討怎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而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二戰後就開始了。由於強勢文化的衝擊,非物質文化在迅速地消失,也就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關於締結這個公約,醞釀了十多年,一直到2001年,才第一次確定公佈第一批保護名錄,中國有一項被列入,就是崑曲。2003年公佈第二批名單,中國的古琴被列入其中。2005年中國有一項半,一項是新疆的木卡姆,還有半項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共同申請的蒙古長調。

  文化有多樣性,不能用單一的來代替。我們並不是盲目地去搞復古,而是要反思自己歷史文化的特性,這種特性對於世界文化有什麼意義。現在有一種趨同的思維模式,好像什麼都要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可取。知識體系可以有多種,不是單一的。現代化最突出的就是科技化,什麼都要放到科學的標準里加以檢驗衡量。中國近代對傳統的批判也是在科學的概念下進行的,新文化運動舉起兩面大旗:科學與民主。所以一切都拿這兩個標準來衡量。凡是不符合科學的、民主的就要淘汰。問題是,人類知識體系中除了科學知識體系外,就沒有其它的了嗎?我們的傳統究竟以什麼為特色?我認為不同的文化因為型別的不同,有各自的特色,沒有優劣可講,不能做價值判斷,這個好那個壞。

  中國文化重視人事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像西方那樣以科學知識體系為主,而是以人文知識體系為主的文化。近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學者,也可以說是一位政治家,他參加過辛亥革命,也是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他曾經對中西方哲學作過一個比較,他說:西方哲學是從物質發生的,比如古代希臘、印度的哲學,認為地火水風為萬物的根源,注重物質,很精細,講究精確。中國哲學是從人事發生的,老子孔子都很注重人事,而人事是變幻不定的,所以中國哲學有應變的長處,短處就是不怎麼確切。章太炎的敘述是比較簡略的,也很平常,但他確實指出了中西哲學差別的根源所在。西方哲學從靜態物質發生,他們的思維方式就以注重靜態分析為主,注重的是部分和細節,習慣分別計較,物是物,心是心,分析物可以與心無關。注重理論的框架,邏輯的推論,體系的結構,追求語言的精確清晰,求其言中之意。中國哲學則從動態的人事發生,所以觀察方法也是注重動態方式為主,注意整體和全域性,習慣關聯的思考,心物不能分開,分析物的時候不能離開心。注重實踐的經驗,具體的運作,應變適用,追求語言的文采簡明,求其言外之意。這些都是因為文化根源的不同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而這些特點應該是並存,相互補充的,並不是一個替代一個。這就形成了兩個大的知識體系。從西方發展出來龐大的科學知識體系,不僅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中國文化則形成龐大的人文知識體系,它就是缺乏具體的技能工具,只是講一個整體籠統的。這兩種知識體系今天我們都需要。我們生活中間不僅面對物質,還面對著人事,而人事關係是非常複雜的,變幻不定的,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思維方式。上世紀曾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東西方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在反思,這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會發生,跟西方的文化是否有一定的關係?很多思想家都感覺到了,在西方近代發展以來,片面注重對物的追求。所以許多思想家開始提倡一種人文的精神,不約而同地講,要發揚一種新的人文主義,資源要到東方,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去尋找。

  我們要發揚傳統文化的特色,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在天地萬物當中,注重人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能動性,人不要淪為外在世界的奴隸。我們面對上面的天,下面的地,中國人講“天生地養”,人在天和地中間,人應該保持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西方文化其實也在討論天地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天的概念是非常複雜的,有多重含義。天是萬物生命的根源,“天地者,生之本也”。天的狀態是一種氣,陰陽之氣,“陰陽合氣,萬物自生”。天生長萬物,物有各種分類,禽類、獸類、人類,人有不同的種族,不同的部落。往上推,祖先也是天,天是萬物的父母,祖先是每個類的父母。天也有神的含義,就是生養之神。所以要祭天祭祖,拜祭生命的來源。祖先對於個人來講,不是要絕對聽命於天。到西周的時候就形成了基本價值觀念,“皇天無親,唯德是輔”,皇天不是看你是不是我的子女,就保佑、照顧你,而是要看你是不是有品德。由此可以看到,主動性掌握在自己手上,人跟天的關係是決定於人自己。春秋左傳裡有一個說法,神聰明正直,但依人而行。所以西周時就形成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人不是盲目地聽從於天,相反自身品德的提升是取得神保佑的決定因素。這樣人就有了主動性。西方古希臘羅馬也有人的主動性力量,到了中世紀以後,就有了至高無上、絕對唯一的上帝,每人都要聽命於上帝,這跟中國文化特點迥然不同。先秦時期也產生過這樣的鬥爭。中國的思想家墨子,現在說他是勞動人民的代表,他強調天決定一切。如果墨子的思想佔了一個主導地位的話,中國也會走上西方的程序。然而中國是以儒家為代表,強調人主體性的思潮佔據了主導地位。人把自我修養、品德提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天的意志。和西方相比的話,中國缺少基督教那種對神的絕對敬畏,所以常常講中國人宗教觀念比較淡漠,因為中國沒有至高無上的神,神是無所不在的,家裡就有不少的神,門有門神,灶有灶神,山有山神,河有河神。

  西方文化曾受中國文化影響

  西方由中世紀走向近代,就是要衝破這種基督宗教的獨斷論,顯示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他們首先到古希臘羅馬傳統文化中去尋找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價值的思想資源,所以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以後又發生了啟蒙運動,啟發人的理性自覺。在這些過程中,曾受到東方文化尤其中國文化的影響。16世紀的時候,歐洲發生了宗教改革,有一批傳教士到東方發展,到中國的有一大批,最有名的是利瑪竇、南懷仁,這兩位是最後死在北京的,他們的墓現在北京市委黨校的院子裡。他們到中國以後,發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不同,當時是宋明理學佔統治地位,講天理,以世俗的道德來治理國家,和西方以上帝的意志來治理國家是不一樣的。在當時歐洲的社會環境下,這是要被排斥的。從《聖經》裡可以看到,有很多批評理性的東西。中世紀對於理性極端排斥,很多科學家被判刑,被火燒死。而中國理學的統治穩定地發展了幾千年,這種情況被傳到了歐洲。當時歐洲的啟蒙思想家像伏爾泰,他們看到中國的文化,發現用人理性的自我約束同樣可以使國家穩定發展,他們就批評歐洲,說在東方有這樣一個理性的樂園,反對宗教獨斷論。西方中世紀可以說是神本主義,所以要用人本主義來破除。二戰後的反思,人和地的關係。天生地養,地上有很多物產來養育人,地是物質財富。從天在西方就是上帝的獨斷論被擺脫之後,人們的理性得到充分發展,推動科學的發展,人有強大的力量改造自然,可以向地索取一切,與此同時,人又開始異化為地的奴隸。一戰的時候已經有人呼喊,人已經淪為機器的奴隸,現代工業文明發展起來以後,工廠都是機器生產,人坐在機器旁邊,一天到晚就一個動作。隨之蓬勃發展起來一種拜金主義。中國強調人的主動性,見利思義,對利要有一定的約束。在先秦戰國末期,荀子曾提到古訓有“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的說法。君子要支配物,而小人是被物支配的。在物面前保持高度的警惕,自覺遏制人對物的無限追求,強調人不能縱慾,當然也不主張禁慾,而是講節慾、導欲、養欲。在西方,當人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控制自然以後,就拼命向自然攫取,結果人異化為物的奴隸。以人為本,就是要做人自己,不要做神、物的奴隸。把中國以人為本的精神充分發揚起來,對於世界來講都是有意義的。


看完“”的人

1.關於中學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2.關於中學生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3.傳統文化演講稿700字

4.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

5.中學生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演講稿

踐行核心價值觀演講稿
國旗下一年級學生演講稿
相關知識
中學生關於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
中學生關於愛國主題勵志演講稿
中學生關於愛國主義教育演講稿
關於堅守傳統文化演講稿五篇
中學生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小學生關於愛國主義優秀演講稿
中學生關於夢想優秀英語演講稿
中學生關於讀書伴我成長演講稿
中學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
中學生關於感恩的心主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