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活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傳統節日裡包含了許多民俗文化和傳統人文觀念,以及宗教因素,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生活,有一定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特色春節民俗活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特色春節民俗活動

  1、北京懷柔斂巧飯

  你能想象在嚴寒冬季走入一座小山村,聽著鄉鄰間互相熱絡的問候,享受著素昧平生人招待的飯菜的畫面感嗎?心在狂歡中舒展,盈滿了久違的溫暖。這場不問來者生平的盛宴,就是懷柔楊樹下村獨特的“斂巧飯”習俗。

  至今已經傳承180餘年,這一習俗來源於雀兒叼啄谷種救活楊樹底下村霍、靳兩姓人的傳說。每到正月十六日這天,由成人婦女將飯菜做熟,供全村人共食。期間,鍋內放入針線、銅錢等物。食到者,便爭取祈到巧藝及財運。另外,“巧”字,是當地人對麻雀、山雀等鳥兒的暱稱。在人們吃斂巧飯之前,要揚飯喂“巧”,即揚飯喂“雀兒”。在人們揚飯喂雀兒***巧***時,口唸吉祥之詞,一是為向雀兒謝恩,二是為祈求來年豐收之意。飯後,人們還要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每到此時,還會有戲班及花會助興演出。

  2、河北蔚縣打樹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鋪天蓋地都是蔚縣打樹花的宣傳廣告,那一幅黑夜裡金花漫天飛舞的畫面,每年都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去。打樹花,原本是窮人的嘉年華,發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縣正月旅遊的金字名片。

  表演時,先將數百公斤生鐵用鍊鐵爐化成鐵汁,表演者用特製勺子將鐵汁奮力潑灑在堅硬冰冷的磚堡牆上。一千多攝氏度的鐵汁炸裂後爆發出萬朵火花,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樹花”。“樹花”千姿百態,萬花奔騰。“火樹銀花不夜天”,表演藝人們的精湛技藝和勇敢精神,使觀眾群情激奮,掌聲雷動,歡聲震天。

  關於打樹花的由來,當地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城門上有五顆魁星,村裡人為了來年能使村子多出幾個秀才,便用生鐵熔化成鐵水,僱民間的藝人,去打樹花。鐵水全部落在五顆魁星上,才能表示來年中的秀才多。所以對打樹花的藝人要求非常高,不僅力氣要大,能把6公斤的柳勺帶鐵水一次又一次地揚到高空,還得要揚的準,揚的藝術漂亮。其實,無論怎樣的版本,都表達了一種祈福的心願。

  3、河北正定常山戰鼓

  這兩年猛打“子龍故里”旅遊招牌的正定,在正月裡有一項充滿“金戈鐵馬”氣息的活動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的“常山戰鼓”,表演起來如古代士卒拼搏衝殺,給人一種古戰場重現眼前的壯觀感覺。

  如今隸屬於石家莊市的正定,在是歷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稱這項活動為“常山戰鼓”。表演時,擊鼓者或站成圓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開,面對面對敲;擊鈸打鑼者或站中間,或列兩邊,或與擊鼓者相對,配合默契,出神入化,時而如雷霆萬鈞,驚天動地;時而似萬馬奔騰,所向無敵;時而又急轉直下,像雨打芭蕉,歡快清脆。只見鼓手騰挪跳躍,鼓鈸上下翻飛,鼓槌翻飛,綵綢飄舞,氣勢雄渾,舞姿優美,讓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奮。

  4、河北涿州花燈節

  正月十五看花燈,是很多地方的老傳統了,但是你知道河北涿州的花燈節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嗎?涿州花燈節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間的“通會樓”而得名,清末民初時列為涿州八景之一,稱作“通會燈市”,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活動。

  如今的花燈節更是涿州市一年一度的盛會,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夜,涿州城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火樹齊放,銀花共開,千家萬戶,燃燭通宵。

  5、山西長治武鄉頂燈

  畫著猙獰的臉譜頭頂花燈——別驚訝,這種奇特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都會在山西長治武鄉境內上演。而這項活動的名字正好取自表演地點,故稱為“武鄉頂燈”,如今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中。

  至於這項活動的起源,要追溯到五胡亂華時期。根據武鄉縣誌記載,當時的統治者經常在夜晚偷襲後來的後趙皇帝——石勒所在的部落,將抓到的人當做奴隸。為了反抗統治者的壓迫,石勒讓大家把頭剃光,在臉上和後腦勺勾畫上猙獰的臉譜,頭上頂一盞油燈,抓人的官兵們看到後以為見到了鬼怪,驚恐萬分,奔逃避讓。這一特色的民俗,也逐漸流傳並被保留了下來。

  武鄉頂燈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獨有的化妝形式——表演者無論正對或背對觀眾時,都會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猙獰、或詼諧的面孔。隨著節奏的變化,頂燈表演隊形主要“大穿堂”、“九曲星”、“蛇蛻皮”等,如游龍戲珠,似蜿蜒蛇行,令人眼花繚亂,表演步法以傳統秧歌舞十字步為主,講究快跟快上、快進快退,被當地人稱為“不拉場”。

  春節民俗

  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關於臘八粥的內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紅糖,瑣瑣葡萄等,以作點染。

  祭灶: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稱:小年

  春節習俗之祭灶——中國傳統習俗。民諺曰:”二十三,祭灶關。“舊俗農曆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祭灶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冀中地區的祭灶活動:當地人祭灶,又稱”送灶王爺上天“。一般為,臘月二十三日,晚飯後,家庭主婦先給灶王爺上香,擺供品,如花糕、糖瓜等,備紅棗及雜糧,為謁見玉帝禮品,另供草料和清水,為灶君餵馬飲馬之用。夜深人靜,把灶君像輕輕取下,和黃表紙與紙錢在大門口燒之,主婦帶全家再次禱告,”上天言好事,回宮見吉祥“。請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然後,全家分食花糕和紅棗等。

  掃塵日***臘月二十四***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戶戶的”掃塵日“。民間信仰以為,諸神從這一日起不理人間事物,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迴天述職。

  民間傳說,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民間又以為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衝犯家中神明。

  接玉皇***臘月二十五***

  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接玉皇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漢族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猜你感興趣:

春節為什麼要發壓歲錢給小孩
春節去泰國適合穿什麼衣服
相關知識
春節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活動
春節有什麼特色的民俗活動
春節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春節有哪些特色美食好吃推薦
春節有哪些特色美食好吃推薦
過春節有哪些方面的習俗禁忌
春節有哪些傳統的民謠
春節有哪些傳統的習俗文化
春節有哪些熱鬧的活動
春節有哪些美味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