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令養生
冬至節氣到來,天氣更加寒冷,這個時候要注意做好養生工作。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冬至,不是冬天到了,而是說冬天已經走到極致。從冬至開始,太陽直射逐漸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因為我國在北半球,所以接受太陽日照會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代表生髮的陽氣一天比一天重。但是是不是天氣就一天天暖和起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冬至過後直到立春的這段時間是最冷的,冬至開始,進入了“數九寒天”。從冬至日起,為“一九”的第一天,直至“三九”會越來越冷。所以,注意保暖,保護陽氣不受寒氣所傷是必須的。“寒則澀而凝之”,人體氣血執行會在此時變的更加緩慢,如再為寒邪所傷,則周身氣血更易發生擁堵。因此,平素血液粘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患者,尤其老年人應特別注意保護自己不受寒邪所傷。出門應帶帽子、圍巾,重點保護頭部、頸部、胸腹部,因為此時為腦梗塞、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但需注意的是,溫暖也應適度,以自我感覺不燥熱,身體不出汗為宜。過於溫暖,身體處於出汗狀態,則不利於陽氣閉藏,反而更易生病。
冬至過後,宜艾灸關元、氣海、腎俞、太溪,引動陽氣,防禦病邪、可保來年健康。
可煮生薑當歸羊肉湯,溫補脾腎,培元固本。方用:羊肉500克,當歸45克,生薑30克、鹽與料酒適量,煮至肉爛湯白,方可喝湯吃肉。
原則
補陽
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冬至養生亦應適當補養陽氣,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藥食,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常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進行室外體育鍛煉。
益陰
《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內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臥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溼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禦寒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溫較低時儘量少出門,適度保暖、適量運動。
養藏
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當注重於“藏”,早睡晚起,勿過度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內的陽氣。補養腎臟十分重要。
養生美食推薦
粟米龍眼粥
製作原料:粟米1000克,粳米50克,龍眼肉15克。
製作方法: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鋁鍋內,將粟米去殼,淘洗乾淨入鍋,加入龍眼肉,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
適宜人群:適用於心腎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痠軟者。
禁忌: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
當歸首烏雞湯
製作原料:雞肉300克,首烏15克,當歸15克,枸杞15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方法:將雞肉切成小塊,與首烏、當歸、枸杞、生薑加水同煮,先用大火,煮開後,改文火慢煮1一2小時左右,加入調味品。
適宜人群:適用於血虛之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頭暈目眩,及腹中冷痛、產後虛寒腹痛、創傷疼痛、癰疽瘡瘍、風溼痛,及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頭髮早白、遺精、帶下等症。還適用於貧血、動脈硬化、高血脂、神經衰弱、便祕及久病體虛血虛之人。另外,還可用於腸燥便祕、產後便祕者。
禁忌:洩瀉者忌用。本品滋膩,故腹脹滿、溼痰重者忌用。本品也不可與蘿蔔、蔥、蒜、豬肉、羊肉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同食。
當歸甘溫補血通經,辛散溫通而活血止痛,質潤可潤腸通便。何首烏強壯神經,治療神經衰弱,還可強心,助血液生長,還可解毒止癢,治療面板瘙癢。枸杞子補養肝腎。三者配伍,與雞肉同煮食,溫補之力強,最適於肝血虛之人服用。
銀耳雞湯
製作原料:銀耳10克,雞肉J00克,鹽等調味品。
製作方法:先將銀耳用清水泡軟,然後與雞肉加水同煮,大火煮開,改小火、煮半小時,加入調味品,即可。
適宜人群:適用於氣血虧虛、五臟虛損之納l少、虛弱頭暈、小便頻數、耳鳴、四肢乏力、身體贏瘦、產後乳少、精少精冷者,大小腸有熱之痢疾、便血痔瘡、咽喉疼痛、便祕,肺熱咳嗽、牙痛,及輕度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另外還可用於醉酒不適者。還可用於咯血、乾咳、口乾渴、咽乾、肺胃陰虛之咳嗽、便祕及吐瀉所致之陰液虧虛者。
禁忌:風寒咳嗽者忌食。雞肉性溫熱,陽盛體質之人慎食。
雞湯有較好的補益之功,尤益於年老體弱、病後氣血虧損等一切衰弱病症;銀耳為養陰潤燥之佳品,尤適於肺、胃陰虛之人,老幼皆宜,可常食。銀耳雞湯為傳統的滋補之品。
冬至養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