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梅毒的症狀有哪些症狀
一些病毒如梅毒,人乳頭瘤病毒和人單純皰疹病毒與宮頸癌、外陰癌、肛門癌等生殖系統腫瘤的發病有關。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女性梅毒的症狀,供大家參考。
女性梅毒的症狀
1.斑疹型梅毒疹:也叫玫瑰疹,是最初出現的梅毒疹。為紅色、棕色或色素沉著玫瑰疹,多先在軀幹開始發生。其後二期梅毒發展到四肢、手掌及足底等。紅斑呈圓形,基本對稱分佈於手掌和足底。這就是梅毒俗稱“楊梅大瘡”的緣故。
2.丘疹型梅毒疹:隨著病程發展,有些斑疹可增厚演變成丘疹。好發於軀幹、臀部、小腿、手掌、足底和麵部等處。可表現有斑丘疹、丘疹、丘疹鱗屑性、環狀、牛皮癬樣等損害。
3.扁平溼疣:是發生在外生殖器部、肛門周圍等面板皺摺和潮溼部位的一種丘疹。損害表現為光滑、肥厚、扁,平,表面覆有灰色薄膜,內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扁平溼疣的傳染性比其他二期梅毒疹更大。
4.粘膜斑:約30%的二期梅毒患者有口腔粘膜損害,也叫粘膜斑。損害表面覆有灰色薄膜,內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
二期梅毒疹一般表現為全身性皮疹,其特點比較明顯,患者可伴有低燒、 頭痛、咽痛、關節鈍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此時傳染性很強,亦可自然好轉為潛伏梅毒。
如何判斷梅毒是否完全治療了
梅毒經過治療後,如何判斷是否痊癒了呢?現在通常是用梅毒血清學的檢測來加以判斷,目前各大醫院比較常用的是RPR***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和TPHA***梅毒螺旋體血球凝集試驗***。
是非特異性梅毒血清學試驗,常用於早期診斷梅毒,但對潛伏期梅毒、神經梅毒不敏感。TPHA檢測血清中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抗體,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本法檢測一旦陽性,無論治療與否或疾病是否活動,通常終身保持陽性不變,其滴度變化與梅毒是否活動無關,故不能作為評價療效或判定復發與再感染的指標,只能夠作為梅毒的確認試驗。
凡確診為梅毒者,治療前最好做定量試驗。兩次定量試驗滴度變化相差2個稀釋度以上時,才可判定滴度下降。梅毒患者在經過正規治療以後,頭三個月應當每月複查一次RPR的滴度,以後的可改為每三個月複查一次RPR,第二年每三個月或每半年複查一次RPR,以觀察比較當次與前幾次的RPR滴度變化的情況。因此,梅毒患者治療後的隨訪觀察一般在兩年的時間。如果每次檢測的RPR的滴度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說明抗梅治療是有效的。如果連續三次到四次檢測的結果都是陰性,則可以認為該患者的梅毒已經治癒。
梅毒患者在抗梅治療後,其血清反應一般有3種變化的可能:
***1***血清陰轉。
***2***血清滴度降低不陰轉,或血清抵抗。
***3***血清反應表明復發。
各期梅毒接受不同藥物的治療,血清反應陰轉率可有差別。早期梅毒接受任何抗梅藥物治療,血清陰轉率皆高,通常在1年內可達70%~95%,個別報告可達100%。當早期梅毒正規抗梅治療後6個月,或晚期梅毒正規抗梅治療後12個月,血清反應仍然維持陽性,在臨床上稱之為血清抵抗或血清固定,發生原因可能與體內仍有潛在的活動性病變、患者免疫力持久、對抗梅治療劑量不足或有耐藥等因素有關。三期梅毒的實質性神經梅毒***如脊髓癆、麻痺性痴呆***即使經長期正規的抗梅治療,仍然有50%~80%的病人會發生血清抵抗。早診斷、早治療、足療程是避免發生血清抵抗的最佳手段。
如果梅毒患者接受了不足量的抗梅治療後,血清反應可以在暫時陰轉後不久又轉為陽性,或者滴度升高4倍***如由1:2升至1:8***,此即謂“血清復發”,由此可見,抗梅治療的正規足量與否與血清復發存在著密切關係。
綜上所述,梅毒的治療宜早期正規足量,RPR滴度的前後比較可以觀察到抗梅治療的療效。
梅毒也可以採用食療法,因為它是一種慢性全身性傳染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例如,晚期毒結筋骨,常侵犯骨骼、內臟、神經,引起嚴重後果。因此,積極的治療至關重要。
梅毒的病因
1、性接觸傳播
性接觸傳播是梅毒傳播的上要途徑。約佔其95%以上。未經治療的病人在感染後的第一年最具有傳染性,這些人的面板與粘膜損害表面有大量的梅毒螺旋體。
2、胎傳
患梅毒的孕婦,可以通過胎盤使胎兒受到感染。一般認為,在妊娠的前4個月不發生感染,這可能是由於細胞滋養層的保護作用。未經治療的女性梅毒患者病程超過4年以上,雖然性接觸已無傳染性,但妊娠時仍可傳給胎兒。
3、其他傳播途徑
少數患者可以通過性接觸以外的途徑受到感染。直接接觸如接吻、哺乳等;間接接觸有汙染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餐具、刮鬍刀等;醫護人員及實驗室人員在接觸病人標本時也可因疏忽而受感染。此外,早期梅毒患者作為供血者時,也可通過輸血傳給他人。
女性梅毒的早期症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