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為大家整理了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1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孩子們雖然同情、可憐賣火柴的小女孩,但是對造成小女孩悲慘結局的深層次原因還是不能理解的。比如在“誰是害死小女孩的罪魁禍首?”這個問題上,有的學生說是無情的風雪,有的學生說是她的爸爸,甚至有一個女同學說她恨那個撿小女孩拖鞋的小男孩。對於十來歲的生活在幸福中的這些獨生子們,對於貧富懸殊的不合理、專制社會的罪惡顯然是認識不到也理解不了的。於是我引導學生分析:是無情的風雪嗎?我們中國也有過雪災。虎毒尚不食子,為什麼她的爸爸會變成那樣的爸爸?她們傢什麼會窮成這樣……
在學生多角度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時自然的層層深入到對社會制度的認識: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像小女孩這樣的窮苦人完全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害死小女孩的罪魁禍首,歸根到底是丹麥當時那黑暗的社會制度。開始說“恨那個撿小女孩拖鞋的小男孩”的同學改變了看法,她說:“我仔細想了想,那個小男孩並不可恨,說不定他還是一個沒人管的調皮不懂事的流浪兒,要不然不會在聖誕夜還在大街上跑。其實他和小女孩一樣可憐。可恨的是當時的社會,那個缺少了愛的社會。”
反思本課教學,所定目標基本達成,但心裡還是有說不出的遺憾,因為我總覺得這類課文如此上是膚淺的。安徒生寫這篇童話的目的僅僅是要控訴當時的社會嗎?有人說“他的童話中有對假、惡、醜的揭露、鞭撻,但更多的是對真、善、美的讚揚和嚮往,從而給人以朝陽般的溫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這篇童話如何讓學生體會“對真、善、美的讚揚和嚮往,從而給人以朝陽般的溫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呢?我在學生心靈上點燃的除了對“丹麥當時那黑暗的社會制度”的仇恨,更重要的應該是什麼?此類課文每次如此上完我都會隱隱的有些不安,可在我有限的教學水平上如何改進還在探索中。
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2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紀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傑作。這篇童話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餓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深刻地控訴了當時丹麥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專制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學習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種種幻象?從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靜下來的時候細細反思這堂課,總結了以下幾點成功之處,需改進之處。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情感
創設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推動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因此,我們在課堂中,努力創設情景。上課前欣賞火柴《天堂片斷》,精心設計開課導語。我們從安徒生的筆下認識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在一年的最後一夜,小女孩還在大街上賣火柴,讓我們把思路拉回到19世紀那個寒冷的夜晚……另外,藉助音樂,通過朗讀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景中來。
2.文字對話。領悟課文內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教學時,能夠反覆讀,一次一次地與文字對話,領悟課文的內涵,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裡。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能夠引導學生去體會幻景越是美好,現實越讓人感到悲涼,學生也能領悟到小女孩只能通過幻想來滿足一下她對幸福的渴望,太可憐了。學生在一次次地與文字對話中,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一次次從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現實生活中。深刻體會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3.反覆朗讀,昇華學生情感
在突破難點,領悟課文內涵之後,通過配樂朗讀,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從而對她產生了深切的同情。
二、須改進之處
1.教學目標的第三點: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這一點達成度不高。我想在教學中,如果適時的點撥一下這種寫法應該會更好。
2.課的結尾可以適當有一些拓展,培養學生的愛心,激發學生用筆去表達自己的感受的願望。
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3
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為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能夠讓這些在幸福中生長的孩子們領悟到作者這種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我實施了這樣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抓住重點,讀議結合,落實目標。力求讓學生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
通過學習課文,學生受到了真善美的薰陶和感染。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對愛心的呼喚,這些都是令人震撼、發人深省,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很有指導意義。
在教授時,我注重抓住本組教材的特點:篇幅長、故事性強,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自讀、小組合作讀、集體研讀等途徑,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處、重點難點,進行深入的品讀和感悟。讓學生在讀中質疑、讀中理解、讀中反思、讀中感悟、讀中昇華,將文字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來。
讀一讀
“愛讀書,多讀憶,讀好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非常樂意地去讀書呢?為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我採用了“自由讀、欣賞讀、表演讀、比賽讀”等形式,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讀書中去。比如:描寫小女孩賣火柴時的情景以及小女孩的四次幻象,這些描寫都能深深吸引學生,讓學生飽含深情地自悟自悟,學生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與渴望,更能引起學生對小女孩的同情。
說一說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了讓學生聯絡自身實際,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在課堂上營造氛圍,讓學生髮揮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說一說,議一議: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你的身邊,你打算怎麼幫助她?和小女孩相比,你的生活怎樣?這樣通過學生的述說,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加深,不僅認識自己的生活多麼幸福,還想要幫助更多的如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貧苦的孩子,昇華了情感、
本課的教學還存在的不足之處:
學生的朗讀水平還有待於提高,大部分學生在朗讀時不能準確讀出語氣,不能做到有輕有重,沒注意到停頓,有個別後進生甚至還不能把課文讀通讀順。
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強朗讀訓練,注重語感訓練,課餘時間讓學生多聽課文錄音朗讀,提高朗讀水平。
語文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